铁的吸氧腐蚀 知识点

铁的吸氧腐蚀:是指在中性或者碱性环境下,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原电池而损耗的过程称为吸氧腐蚀,是铁腐蚀的最常见的一种腐蚀。

铁的吸氧腐蚀 知识点题库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如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中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已知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a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B . a中正极反应方程式是:O2+2H2O+4e═4OH C . a、b试管中生铁块中铁都作电池的负极 D . 红墨水在一段时间后,两边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如图装置中具支试管内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小试管内为红墨水.观察:开始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回升,略高于小试管液面.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

A . 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阳极 B . 导管内液面下降时,碳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 . 具支试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 D . 生铁片既发生析氢腐蚀,又发生了吸氧腐蚀
某学生在A、B、C、D四只小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然后装配成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时间/波动

0

0.5

1.0

1.5

2.0

2.5

3.0

A瓶(盛干燥铁丝)

0

0

0

0

0

0

0

B瓶(盛沾了食盐水的铁丝)

0

0.4

1.2

3.4

5.6

7.6

9.8

C瓶(盛沾了清水的铁丝)

0

0

0

0.3

0.8

2.0

3.5

  1. (1) 导管中水面为什么上升?
  2. (2) 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小烧瓶代号):
  3. (3) 实验中的铁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的(填腐蚀类型),正极的电极反应为,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3.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个小烧杯,然后在右盘上添加3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 固体

B

制Fe(OH)3 胶体

将FeCl3 浓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

C

除去Cu中混有的少量Si

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A . A    B . B    C . C    D . D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

分别进行的操作

现象

i. 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

______________

ii. 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 溶液

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1. (1) 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

  2. (2) 查阅资料: 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实验

    滴管

    试管

    现象

    溶液

    iii. 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iv. 1.0 溶液

    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v. 溶液

    无明显变化

    a. 以上实验表明:在条件下, 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 为探究 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

    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 的作用是

  3. (3) 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 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填字母序号)。

    实验

    试剂

    现象

    A

    酸洗后的铁片、 溶液(已除

    产生蓝色沉淀

    B

    酸洗后的铁片、 混合溶液(未除

    产生蓝色沉淀

    C

    铁片、 混合溶液(已除

    产生蓝色沉淀

    D

    铁片、 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

    产生蓝色沉淀

  4. (4) 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设计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
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
  1. (1) 甲同学设计了 A、B、C三组实验如图: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中铁钉生诱;b中铁钉不生锈;C中铁钉不生锈。

    ①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

    ②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③实验B所用的水要经过处理,植物油的作用是

    ④实验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2. (2) 乙同学为了达到同样目的,设计了实验d如图所示:

    发现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液面升高,其原因是,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水对铁钉生锈产生影响。

有关远洋轮船船壳腐蚀与防护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在船壳外刷油漆进行保护    B . 可将船壳与电源的正极相连进行保护 C . 可在船底安装锌块进行保护    D . 在海上航行时,船壳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 . 2H++2e=H2 B . Fe2++2e=Fe C . 2H2O+O2+4e=4OH D . Fe3++e=Fe2+
炒菜的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反应是(    )
A . 2Fe+2H2O+O2=2Fe(OH)2 B . Fe-3e-=Fe3+ C . O2+4e-+2H2O=4OH- D . 2Fe(OH)3=Fe2O3·xH2O+(3-x)H2O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模拟吸氧腐蚀 B . 电解法制氯气 C . 铁的防护 D .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图甲,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B . 图乙,保护水体中的钢铁设备 C . 图丙,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D . 图丁,测定中和热
装置甲、乙、丙的烧杯中都盛有稀硫酸。
  1. (1) 装置丙中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装置乙中被腐蚀的金属是(填元素符号),比较装置甲、乙、丙中纯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图片_x0020_191058736

  3. (3) 图丁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图片_x0020_196644401

    ①该电化学腐蚀的类型为腐蚀。

    ②图中A、B、C三处附近的区域内,腐蚀最严重的是(填序号)。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A .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 . 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 . 炒菜的铁锅未洗净极易生锈 D . 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以 为电极,稀 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

    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若有 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g。

    ③若将稀硫酸换成浓硝酸,其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2. (2) 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分解海水时,实现了从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 (3) 有人以化学反应: 为基础设计一种原电池,移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靠人体内血液中溶有一定浓度的 进行工作。则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锌,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4. (4) 常温下,暴露在空气中的生铁容易发生吸氧腐蚀,请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苯中的苯酚

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

电解精炼铝

实验方案

A . A     B . B     C . C     D . D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实验室为研究原电池原理,将 a和b用导线连接,设计如图装置。

    Cu 电极为原电池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为

  2. (2) Zn 电极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 (3) 溶液中 移向极(填“Cu”或“Zn”)。
  4. (4) 当 a 和b不连接时,形成原电池(填“能”或“不能”)。
  5. (5) Ⅱ.将除锈后的铁钉(含有少量的碳)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下图所示的具支试管中。

    几分钟后,可观察到右边导管中的水柱(填“升高”或“降低”),水柱变化的原因是铁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中的(填“析氢腐蚀”或“吸氧腐蚀”)。

  6. (6) 该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7. (7) Ⅲ.如图X是直流电源,Y池中c、d均为石墨棒,Z池中e、f均为铜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的溶液显红色。

    直流电源上 b为极(填“正”或“负”)。

  8. (8) Z池中e 为极(填“阳”或“阴”)。
  9. (9) 连接 Y、Z池的线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de(填“→”或“←”)
  10. (10) Y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11) Z池中,e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

选项

生产活动

化学原理

A

古代科技:我国古代湿法炼铜

发生置换反应

B

现代建筑:港珠溴大桥的钢铁护栏涂刷防锈漆

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C

科学研究: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主要利用蒸馏原理

D

民间艺术:五颜六色的烟花

金属和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下列有关科考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外壳镶嵌一些铅块可提高科考船的抗腐蚀能力 B . 停靠期间可将电源正极与船体相连保护船体 C . 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船体时,正极反应式为 D . 科考船只采用电化学保护法提高船体抗腐蚀能力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
A . NaCl溶液具有导电性:NaCl=Na++Cl- B .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2Na+O2Na2O2 C . 钢铁在海水中发生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Fe-3e-=Fe3+ D . Na2CO3溶液显碱性:CO+H2OH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