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知识点题库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A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如果要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

A . “清王朝自求运动” B . “民族工业的春天” C . “实业救国的浪潮” D . “近代工业的起步”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

A . 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 . 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C . 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 . 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化工企业创办时间表

时间

1895以前

1896—1900

1901—1914

1915—1922

1923—1929

1930—1932

1933—1935

家数

0

1

7

12

31

26

15

化工企业组织时间表

组织形式

个人

合伙

无限公司

两合公司

股份公司

股份两合

国营

家数

25

24

6

0

33

2

2

——据《实业部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材料二:国立大学,从前向无化学工程科,仅各省工业专门学校,如北平工专、杭州工专及苏州工专等学校,设立化学工程专修,科如制革、纺织、染色、油漆及制纸等科。近数年来国立中央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浙江大学均已设立化学工程科。但是国内化学工程人才,大部系国外留学毕业。

——据(民国二十五年)庄前鼎《国内工程人才统计》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化学工业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化学工业发展的原因。

如图为近代中国机械进口数据统计图,下列对此图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 . 传统手工业基本被机器生产所取代 B . 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 列强放松对中国机器进口的限制 D . 民族工业在甲午战后得到较快发展
下面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从这张图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当时(    )

_x0000_i1026

A . 轻工业的上升势头明显 B . 重工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 C . 轻重工业发展比例渐趋平衡 D . 工业分布开始向内地集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1895=100)

棉纺织业

纱厂纱锭数(枚)

14653

69564

474.7

机制面粉业

产量(万包)

2047

6766

330.5

缫丝业

出口量(担)

3039

4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69

45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3

29270

368.5

卷烟业

资本额(万元)

85

154

181.2

火柴业

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产量(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产量(吨)

89

145

162.3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二:(中国)实业……在棉铁,而棉尤宜先。至于铁矿需本(资本)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瞻贫民之生活。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实业之梦——张謇传》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实业救国”的主张。其救国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说明理由。

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C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 .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B . 爱国人士“实业救国” C .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 .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

A .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 .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 .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D .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A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大众传媒的变迁 C . 思想领域的变化 D . 民主政治的发展
据材料显示:我国的民族工矿业到1901年仅有156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就达700多家,资本总额拥有1.3亿元,产业工人增加到60万人。20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高峰。“新高峰”出现的重要背景是( )
A . 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 B . 清末新政的实行 C . “实业救国”的兴起 D . 辛亥革命的鼓舞
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    )
A .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 .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C .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据统计,1920年上海114家民族资本机器工厂中,30%的工厂不使用动力,靠人力发动。河北承德平泉承平银矿、湖南平江洞金矿等在采用部分机器后,因为太费钱又相继改用土法。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 上海民族工业最为发达 B . 民族资本家反对学习西方技术 C . 民族企业生产的落后性 D . 民族工业受列强排挤打压严重
观察下表,表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年份

1893年

15.

81.8

2.6

1910年

39.8

41.4

18.8

A .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B . 手工制品、原料、机器产品 C . 机器产品、原料、手工制品 D . 原料、机器产品、手工制品
189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已颇具规模,有织布机500台,纱锭2.5万枚,工人4000人。营业兴旺,纺纱利润尤为丰厚。经李鸿章奏准织布局享有特别专利权,规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据此可知,上海机器织布局( )
A . 得到西方势力支持 B . 成为民营纺织业代表 C . 阻碍了现代化进程 D . 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工业4.0”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概念,颠覆了以往制造业的新思维,也改变了国家间的力量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拉开帷幕,其交通领域的发明是什么?简述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和外部优势各是什么?
  2.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引领这一次变革的主要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分别有何创新。
  3. (3) 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外因是什么?并简述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主要原因是(   )
A . 西方列强的侵略 B . 封建主义的压迫 C . 自然经济的阻碍 D . 洋务企业的排挤
1899至1911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9350万银元,厂矿企业410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 . 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 B .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