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知识点题库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 .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 . 正确地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 .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 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 . 中外合资 B . 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 . 私有化 D . 公私合营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 437个,1962年为38 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
A . 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 . 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 . 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D . 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 (2) 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
  3.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A .  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 . 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 . 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 .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的主要部分是按计划生产,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这表明一些共.产.党人(   )

A . 已经意识到经济体制需要改革 B . 主张彻底变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C . 决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D . 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只是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 (1) 根据材料概况“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对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和相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是(  )

A . 纠正“大跃进”“左”倾的错误 B . 把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C . 确立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D . 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1956年中共“八大”报告指出,“二五”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这个报告(    )

A . 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 B . 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 . 反思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 D .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A .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 .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 .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 .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 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 . 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 . 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 .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于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内地和西部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有472项在中、西部,占68%。

材料二: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剑桥中国史》

材料三:人的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状况唯一的最佳标志,它从1950年的36岁延长到1957年的57岁,比当时低收入国家平均寿命多15岁。学龄前儿童的入学比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随着国家几乎完成了一亿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城市居住条件改善了。私人消费总支出以不变价格计算也大有增加。工资实际上增加了几乎1/3,农民收入增加了1/5。

材料四:


材料五:1965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形成了一个持续长达三年多的三线建设和工业大内迁时期,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建成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请回答:

  1. (1) 请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作者对一五计划的结果作出怎样的评价?有何依据?

  2. (2) 根据材料四,可知从“一五”到“二五”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五,指出50~70年代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幅对联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 计划经济体制的盛行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工业化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29年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从生产技术角度看,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何共同特征?
  2. (2) 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概括实施这一战略的积极影响。
  4. (4)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下图是一张反映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照片,注解是:北京市民将家中的铁制品送去炼钢铁,支援国家建设匹夫有责。对该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有(    )


①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

②造成了群众生活严重困难

③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

④有利于大大提高中国钢铁的数量与质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下图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 . 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 . 大跃进运动客观促动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 . 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这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
A .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 . 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 . 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D . 加快了三大改造的步伐
下列材料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一首《春天的故事》曾传唱大江南北:“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歌曲勾起人们对这位“老人”的深切怀念。

材料四: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三大改造什么时候结束?结束后我国经济发生怎样本质变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或标志着什么?)
  2. (2) 材料二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指的是什么?这种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后出现的?
  3. (3) 材料三中《春天的故事》歌颂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4. (4) 据材料四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