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 . 电话 B . 电子邮件 C . 邮寄信件 D . 电报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 . 娱乐大众 B . 报道国内外大事 C . 宣传政治主张 D . 传播商业信息
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是(   )

A . 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 . 遗传工程的发展 C . 因特网的发展 D . 航天事业的发展
1905年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电影

A . 《定军山》 B . 《风云儿女》 C . 《渔光曲》 D . 《霸王别姬》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 .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的根本动力 B .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下列关于影视事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风云儿女》的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B . 《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走向辉煌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走向辉煌 D . 1958年,上海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2011年3月11日,日本突然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15分钟后,这一不幸的消息已传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 )

①报刊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898年创办的中文报刊表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6

11

7

63.6%

1897

49

45

91.8%

1898

47

39

83%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办报馆。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风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1. (1)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19世纪末中国国内报刊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二十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了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

A . 报纸和杂志 B . 铁路与飞机 C . 广播和影视 D . 网络与漫画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 . 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B . 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第二手史料 C . 可能会刊登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D . 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第一手史料
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立即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

A .  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申报》的刊物 B . 在报纸上看到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建成的消息 C . 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 . 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上海航线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 )

A .   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B . 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 标志着地方电视台的纷纷建立 D . 体现了电视技术的迅速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 )

A . 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 B . 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 C . 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 D . 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 . 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 B .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 .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 .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初的电话并没有拨号盘,所有的通话都是通过接线员进行,由接线员将通话人接上正确的线路。拨号盘始于20世纪初,当时马萨诸塞州流行麻疹,一位内科医生因担心一旦接线员病倒造成全城电话瘫痪而提起的。电话发明后的几十年里,围绕着电话的经营、技术等问题,大量的专利被申请,干电池的应用缩小了电话的体积,装载线圈的应用减少了长距离传输的信号损失。1906年,LeeDe发明了电子试管,它的扩音功能领导了电话服务的方向。后来贝尔电话实验室据此制成了电子三极管,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948年7月1日,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这不仅仅对于电话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其后几十年里,又有大量新技术出现,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和光纤的应用,这些都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部分区县还在使用干电池为动力,没有拨号盘的手摇电话机。

——摘编自《电话的故事》等

材料二:高昂的国际电话费往往令商家苦恼万分。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网络电话似乎是其中的答案。然而,须注意的是,国际网络电话的可靠性往往较低,而且面临诸多的法律问题。“国际网络电话”是一种透过国际互联网络传输信息的电信服务,一切在电话线上可完成的电信工作,如电话、传真、留言信箱及手写白板等,国际网络电话都可一一办到。

——《互联网电话——发展之路尚漫漫》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话出现的相关时代背景,并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外电话技术的发展。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互联网电话的特点。

  3. (3) 根据以上材料中关于电话发展的历史,分析电话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 .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 .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 .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 .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假如你生活在1911-1913年的中国,你不可能见到的历史现象有(    )
A . 废止缠足已成为国家的一项法令 B . 有生以来,度过了第一个国庆节 C . 通过电视了解到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 . 在外出时,被人强行剪掉了自己的辫子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两份报纸发行的广告量.据下表推断(    )

时间

广告量

报纸

1926.12

1390.11

1932.5

1934.6

《申报》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30

29

43

17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27

21.8

53.8

22.4

《商务日报》

洋货商品广告量(条/天)

15

15

17

20

占总商品广告比例(%)

41.7

46.8

41.5

38.5

A . 传统的生活物资被洋货取代 B . 重庆报刊业的西化程度较上海高 C . 重庆广告业比上海更加发达 D . 重庆地区民族工业发展弱于上海
1984年,伴随着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热播,内地掀起了第一轮“金庸热”。金庸小说一夜之间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仅仅一年时间,全国约有14家出版社,出版了将近20种金庸小说单行本。这最能说明(    )
A . 文学发展受制于电视艺术的普及 B . 电视艺术影响文学的走向 C . 文学和电视艺术都是现实的反映 D . 电视和文学相伴而生
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制定的《战时电影事业统制办法》规定:“中央电影摄影场会同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联合上海各影业公司各组—总机关,由中央电影事业处负责总其成,指挥及分配全部工作。"这一规定旨在(    )
A . 强化对思想的引导 B . 促进电影产业发展 C . 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D . 巩固抗日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