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技术的应用 知识点题库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①“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②“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③“物体在发射辐射与吸收辐射时能量的交换或变化,是以一定数量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④“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A . ①牛顿②爱因斯坦③普朗克④达尔文 B . ①爱因斯坦 ②牛顿③玻尔④达尔文 C . ①伽利略②玻尔③爱因斯坦④达尔文 D . ①牛顿②伽利略③普朗克④达尔文
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变成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

A . 电脑 手机 B . 报纸 收音机 C . 热狗 麦当劳 D . 汽车 电影
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


A . B . C . D .
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  )

A . 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 . 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 . 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 . 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1903年,梁启超曾记载:(此电)由大西洋发,循前此欧洲与东方通行之旧线至马尼刺,复由马尼刺用新海电至旧金山,经美洲大陆复还纽约。发电时十一点五十五分,接电时间十二点四分三十秒,相距仅九分零三十秒。他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项新发明(  )


A . 电报 B . 电车 C . 电动机 D . 电磁感应
一部网络小说中曾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过去,正在室内与大物理学家牛顿闲谈,天色渐晚,牛顿起身拉亮了身边的台灯……”由此可知(  )

A . 小说作者出现了低级错误,他并不了解历史 B . 牛顿已经发明了电灯 C . 主人公回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 . 电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

A . 17世纪后半期 B . 18世纪60年代 C . 19世纪后半期 D . 20世纪中叶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 .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 .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C .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 .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A . 蒸汽机 B . 轮船   C . 汽车 D . 电视机
19世纪30、40年代是由电瓶供电的“弱电”时代,而到19世纪末则进入到了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电的“强电”时代。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技术是()

A . 发电机的发明 B . 电动机的创制 C . 电磁感应的发现 D . 内燃机的发明
   以科技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不去维也纳、柏林,不去圣彼得堡,也可以不去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也不管他是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当时,“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

                  ——(法)普罗夏松《巴黎1900:历史文化散论》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2010年日本GDP数据为5.4742万亿美元,中国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GDP数据为5.879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自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以后,这一保持了42年之久的座次首次让位中国,中国由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GDP大国。

——周俊生《应冷静客观看待中国经济世界位次变化》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使法国巴黎成为“世界的神经中枢”的三位思想家?他们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政治智慧?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崛起为 “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科技因素。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如何加强软实力建设?

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科学技术突破

社会发展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大企业时代

C

铁器、牛耕运用推广

中国开始进入农耕时期

D

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

A . A    B . B    C . C    D . D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 .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 .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 .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 .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916年5月,德国海军某舰队在遭遇英国海军舰队时,试图迅速通知远在40海里外的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前来增援,应该选择的通讯方式(   )
A . 有线电报 B . 电话 C . 无线电报 D . 信件传递
电报、电话、汽车和汽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193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300多个。这表明电影(    )
A . 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 B . 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C . 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D . 成为影响最大的媒体
由于西门子等科学家的贡献,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不断改进,发电厂最初在城市中心建立,为附近照明供电,随着时间推移,发电厂逐渐迁移到很远的郊区由电线输送到城里各工厂、千家万户。其意在说明电力的应用
A . 改变了机器对蒸汽的依赖 B . 解决了工业化带来的压力 C . 体现出科学与市场的结合 D .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马可尼1895年发明无线电报,次年获得专利。1897年5月2日《时务报》刊文介绍。1899年初,中国购买了几部马可尼旧火花式无线电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马口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各舰艇上。这说明(   )
A . 清政府开始汲取甲午战败的教训 B . 当时中国无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 C . 科技在国际间传播速度加快 D . “师夷长技”始终是救亡图存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