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 . 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 . 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 . 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 . 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是

A . 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 B . 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 .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D . 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

A . 夺取地主土地 B . 收买地主土地 C . 土地国有政策 D . 国家核定地价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①:2005年4月27日上午9时,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拜谒中山陵。

图②:2009年6月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成员前往南京中山陵。

图③:2010年1月2日消息,台北“故宫”博物院元旦当天举行“孙中山铜像归位典礼”,马英九、“行政院长”吴敦义、“故宫”指导委员会召集人林百里和孙中山侄曾孙孙必达等人均应邀出席。

  1. (1) 图①中,国民党主席连战在拜谒中山陵时曾说:“中山先生……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请简要阐释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理念。

  2. (2) 图②中,吴伯雄强调了“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山精神”应包含哪些方面?

  3. (3) 图③中,“国父铜像”几个大字清晰可见。那么,孙中山先生被尊称为“国父”的原因是什么?

  4. (4)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日斗争。观察木版画《豆选》,画中的场景描绘了(  )

A . 国统区普通民众的政治生活 B . 沦陷区人民的悲惨处境 C . 根据地人民生活环境的困苦 D . 边区人民基层选举景象
孙中山是一位奇特的人物,他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文人。他13岁来到美国投靠哥哥在一所教会寄宿学校读完了中学。之后,他曾获得医学学位。总之,他受的教育是很好的,他完全可以凭着这点获得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同穷人在一起,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这些经历(     )

A . 为他将来提倡的民生主义奠基 B . 增加了他反对清政府的决心与勇气 C . 注定了他要学习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D . 为国民革命运动埋下伏笔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 . 民族主义思想 B . 民权主义思想   C . 民生主义思想 D . 国民革命思想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近代历史某一专题后的总结,该历史专题的主题是(   )

A . 抗争 B . 探索 C . 屈辱 D . 复兴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中认为,“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值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说明孙中山(    )

A . 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 . 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C . 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 . 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且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底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底民权,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则,国内底政治及民族底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底先例……我们抱三民主义的革命党,又与各国的革命党不同……查美国既离英国独立,完全是为民权主义,不是民族主义。法国大革命却又是抱民权主义合民生主义的。他们两国的民权革命业已成功,但法国的民生主义却是失败,所以他们两国目前完全是要讲民生主义了。美、法底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可称成功,而社会问题没有解决,亦就在此伏着个革命底导火线。回头再看我们中国底现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党人革命数十年,只可说达到半个民族主义。他人底民族、民权均达目的,我们则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这个即是与美、法不同之点。又如俄国底劳农政府,或日苏维埃政府,乃注重民生主义,而无民族主义的意味;至民权一层,乃其附属品而已。此亦与吾人不同。——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及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借鉴。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关系。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    )

A . 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 . 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C . 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 . 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群英(1871-1937),湖南衡山人。女儿与丈夫离世后,她冲破封建礼教,回到娘家。此后,她阅读了《妇女之苦总论》《天演论》《革命军》等著作。她是同盟会唯一的女缔造者。在辛亥革命中,担任女子北伐队长,投入攻克南京之役,孙中山赞她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授予“二等嘉禾章”。民国成立后,为反对袁世凯操纵临时参议院,否认“男女平权”的主张,她创立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发起和领导了女子参政运动,向封建礼教展开猛烈冲击,时人叹为“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晚年,她从事办学办报,旨在提高妇女文化知识,增进妇女参政能力。一生中创办了《女权日报》等五种女子报刊,创办了“中央女学校”等十所女子学校,被时人誉为“女界孙黄”。

——摘编自周亚平《唐群英与近代女权运动》

  1. (1) 根据材料,概括唐群英的主要活动。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群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

A .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C .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D .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空想”主要是因为(  )
A . 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 . 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 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 . 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中山不死,国共求同”是北大学生欢迎连战时打出的标语。孙中山为国共“求同”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A . 领导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 召开国民党一大,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 C . 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 . 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迫使袁世凯下台
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严重激化了统治危机,因此历代政权都采取了抑制兼并的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 北魏实行“均田制” B . 明朝的“鱼鳞图册” C .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八十年间,中国社会相应出现了六种社会思潮,他们依次是地主阶级革新思潮、太平天国革命思潮、洋务思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空依次应该填上(    )
A .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潮 B .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C .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潮 D .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潮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由追求“富国强兵”,到“兴民权”,“开民智”,再到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这一演变(    )
A . 说明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 B . 得益于资产阶级的大力宣传 C . 遵循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方针 D . 推动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下表是政论片《复兴之路》第一集《千年局变》的部分场景,据此可知(   )

场景一

张之洞著《劝学篇》,强调“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场景二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场景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高呼“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 . 近代民主意识日益高涨 B .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C . 民族意识已经全面觉醒 D . 民族危机推动救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