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 知识点题库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是(   )
①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④节制资本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 .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 .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C . 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 . 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 .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 .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 .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 .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 . 认为需要反对帝国主义 C . 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 . 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 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 . 实行“三三制” C . 实行双减双交政策 D . 开展整风运动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 . 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 .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 . 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 . 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    )

A .   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B .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 . 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D . 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4—1914年间,中国各种报刊、杂志中对“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人民统治

与君主制相反的制度

君主

1864年—1894年

12

323

10

1895年—1900年

149

640

7

1901年—1908年

391

1210

0

1909年—1914年

76

490

3

根据材料,任意提取两个阶段近代社会民主观念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语言简练,说明理由充分,符合史实。)

社会变革是中国近代化的前提。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过程中,中国近代不同的阶级、阶层、政治集团为了摆脱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主张向西方学习,先后对中国社会提出一系列改革设想。l9世纪末,下列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社会进行最彻底变革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康有为 C . 孙中山 D . 李大钊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过程似乎是容易些了,更多的困难留给了革命之后。由于清王朝不是由长期的剧烈革命斗争推翻的,因此也就没有为革命派在战争中创建一支坚固而强大的军队创造条件。在当时,虽然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南方的一些省份,独霸一方的实力派们曾纷纷站到革命一边,但对于手中没有什么实力的南京临时政府来说,要控制和指挥这些军事力量是相当困难的。孙中山个人的威望和影响是形成临时政府权威基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轻而易举”的革命无法为形成这样的领袖提供舞台。因此,利用领袖个人感召方来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权威基础的条件并不充分。在上述条件下,南京临时政府只维持几十天,就不得不将权力移交给袁世凯,这就毫不奇怪了。

——摘编自马平安《(中国近代政治得失)导言》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不得不将权力移交给袁世凯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

根据示意图,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关于核定地价,孙中山明确提出两个条件:第一,按价征税,税率为百分之一;第二,当国家需要土地时,可随时按地契之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孙中山这种设想的考虑是(    )

A . 防止社会革命爆发 B . 消除按面积纳税弊端 C . 防止地主垄断土地 D . 防范地主弄虚作假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了顺应这种世界潮流,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并和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那么国共之所以能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

A . 三民主义 B . 新三民主义 C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 .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是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请回答:

  1. (1) 概述中国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派别及思想)。

  2. (2) 就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心态层面”的历史事件各举出一例。

  3. (3) “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

A . 师夷—器物一制度一思想 B . 器物一师夷一思想一制度 C . 师夷一器物一思想一制度 D . 器物一制度一师夷一思想
孙中山说:“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我希望看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获得改善,而不愿帮助少数人去增殖他们的势力,直至成为财阀”。为此他提出了(    )
A . 民族平等 B . 节制资本 C . 创立民国 D . 废除私有制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 . 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 . 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 .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 . 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    )
A .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 . “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C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山西太原县前清举人刘大鹏在辛亥革命后一直以“清代遗民”自居,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才逐步放弃“大清”和“民国”的区分,而基本以“中国人”为其身份认同。作为例证,这一变化可说明(    )
A . 传统士大夫思想保守 B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国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1928年4月,国民政府宣告“为发扬精神起见”,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张学良发文指出“统一已成,政治及应划一”,东北各级机关人员一律着中山装。这表明(   )
A . 服饰具有政治认同意义 B . 服饰是民族身份的标识 C . 生活呈现全盘西化倾向 D . 国家对社会风尚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