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知识点

1、三国鼎立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后在229年于建业称帝,国号吴。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在洛阳一带展开长达16年的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幸存的中原人口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而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3、东晋的兴亡
东晋建立与统治:316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4、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朝代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知识点题库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 . 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 .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 . 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 . 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金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江南经济状况如何?

  2. (2) 材料二、材料三反映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变化?

  3. (3) 导致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建安元年,曹操在许县试行屯田制度,当年“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正式在各地推行《置屯田令》。屯田的主要方式有“军屯”和“民屯”。军屯始于西汉,民屯则是曹操的首创,将闲散的劳动力安置为50人一屯,分配在收归国有的荒废农田上进行耕作,“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为保证屯田制度的顺利实施和加强管理,曹操颁布“重(禁)豪强兼并”的法令,禁止豪强兼并土地和控制劳动力,使得“流民归还,关中丰实”。设立了“典农部”,专门管理屯田事务,在地方也设置专门机构来保证屯田的有序实施。大兴水利,治河修渠,构建起科学的灌溉体系,使得“以溉稻田,官民有蓄”。同时,还改进灌溉工具“翻车”和“耧犁”技术。

——摘编自孙金刚、孙晓平《枭雄曹操的经济政策述略》

  1. (1) 根据材料,概括曹操推行屯田制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推行屯田制的意义。
秦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    )
A .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B . 中央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 C .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 D . 社会结构日益变化与更新
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
A . 提升民族认同 B . 化解民族矛盾 C . 继承华夏传统 D . 促进民族融合
《北齐书》记载了当时一种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初锋利。这种技术被称为(    )
A . 灌钢法 B . 镶嵌工艺 C . 炒钢技术 D . 高炉炼铁
从西晋灭亡至隋朝建立,曾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氐族的成汉     ②氐族的前秦     ③鲜卑族的北魏     ④鲜卑族的北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考古工作者曾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发现了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其内容与《魏书》(二十四史之一)记载相同,证明该洞就是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据此可知 (    )
A .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靠 B . 官方史书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C . 文物和文献可以相互印证 D . 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得以推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先秦的政治文明

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

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经世与玄思——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

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

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A . 匈奴族 B . 鲜卑族 C . 契丹族 D . 女真族
有关三国历史家喻户晓,下列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 曹丕称帝定都洛阳改国号魏 B . 孙权定都建业国号为吴 C . 司马昭发兵,西晋灭蜀 D . 刘备定都成都仍用汉的国号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并未中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当时内迁的种族很多,虽然他们未必全部 进入中原地区,但入居中原地区的也不在少数。 所谓“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 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都是实际情况。

材料二: 西晋永嘉以后二三百年间,进入中原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对于汉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异常残酷。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下,汉族人民联合被压迫的各少数兄弟族人民,自始就没有停止过反抗。此外,在每逢少数民族贵族族统治权动摇之际,北方通向江南国境的封锁线上,偶然绽裂出一个缺口,那些本来“南向而泣日夜以”的中原人民,就“北顾而辞”,像潮水似的越渡江,奔向江南了当然,江南广阔而肥沃的耕地的辟,也是对北方人口南移的一种吸引力。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内迁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人口迁移区域的差异,并说明中原人口迁移的影响。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各民族之间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摘编自西汉《盐铁论·刑德》

材料二   北魏高祖太和十二年(488年)诏: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又无期亲者,仰案后列奏以待报,著之令格(古代律法)。

——摘编自《魏书·刑罚志》

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

——摘编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材料三   设计存留养亲制度,使子孙能够尽到对直系尊亲属的养老送终义务,有力地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并进而通过构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的家

族伦理关系,来促进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和谐······传统的“无讼”思想,在当代表现为通过调解

制度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杨鹏程《礼法结合: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本线索》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期的司法审判标准。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高祖时期判案标准的新变化。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从图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国家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②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③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    

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北方优势明显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
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

A . 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 B . 汉族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影响 C . 人民生活普遍安定富足 D . 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 .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 .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 .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 . 东汉    蜀    前秦 B . 秦    西汉    梁 C . 蜀    东晋    梁 D . 蜀    东汉    隋
公元494年,数十万军队连同其家眷,从长城脚下一路奔袭至黄河南岸,并在洛阳及周边定居下来。这场远征的“策划人”拓跋宏感叹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这次官方主导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行动(    )
A . 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大交融 B . 旨在实现南北朝的统一 C . 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通行 D . 削弱了西域的国防力量
魏晋以来,农民耕种地主和官府的土地,完全交纳实物地租。官吏俸禄由汉代的一半给货币,基本上改为全部给谷帛等实物,只有北齐官棒有三分之一是以钱支付的。据此可知,当时(   )
A . 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B . 小农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 . 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D . 农民和手工业者负担加重
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
A . 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B . 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 改变了地方的行政制度 D . 推动了均田制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