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周边的民族关系 知识点

唐朝和边疆各族的密切联系是建立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民族融洽,迁居长安少数民族有几十万之多,仅突厥贵族被唐政府任命为将军、中郎将等五品以上官吏的就多达百余人。反之各民族和睦相处,和同一家又是唐朝强盛的一个新特点。
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关系密切的几个具体表现:1.各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2.唐朝也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或都督府进行直接统治。3.各族通过和亲、贸易、学习等方式,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联系。

唐朝与周边的民族关系 知识点题库

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 B . 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 . 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 . 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唐睿宗时把节度使制度引入“道”,将军事建制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建制,到玄宗时“道”发展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唐代“道”的职能变化(   )
A . 完善了地方行政机构 B . 增强了中央军事力量 C . 密切了各地经济交往 D . 使中央集权渐被削弱
明、清时期十分重视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这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司制度与唐朝管辖民族地区的口口口口存在继续与发展的关系,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有些土官以世袭故,对内恣肆重税,生杀任情,对中央不服,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土司之间为夺土地、人畜,互相厮杀,经年不解,世代为仇,甚至土司家族内部械斗或是战争。

——据陈绍举《土司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贡献》等资料编写

材料二:顺治十年(1653)四月,入京朝贺清朝入关的五世达赖喇嘛离京返藏,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及大量金银财宝,五世达赖下令重修布达拉宫。此后又多次扩建。康熙帝曾特派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参加扩建工作,布达拉宫成为了历世达赖的驻地。

——据《清史》等资料编写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口口口口”处唐朝制度的名称。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土司制度的弊端,并指出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皇帝。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最初营建布达拉宫的动因。概述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贞观四年,唐太宗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某大臣提出“……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唐太宗卒用其策。这一争论最有可能是(   )
A . 讨伐西突厥政权问题 B . 吐蕃王朝和亲问题 C . 东突厥部众归附问题 D . 印度佛教东传问题
清代布达拉宫的历史是一部清代西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达拉宫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这座无与伦比的宫殿被誉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布达拉宫巧妙地利用了红山的地形而平面布局……就地取材料,利用当地的土、石、木等建筑材料,采用西藏传统的碉楼设计。

——摘自噶特才让《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材料二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之后又经过重建和扩建,……在地震多发的青藏高原,历经风雨,依然稳如磐石。布达拉宫高110米,南北宽300余米,沿山砌平楼13层,以红宫、白宫为中央主体建筑。布达拉宫总体布局基本采用了黄教经学院和宫保建筑的传统布置手法,是西藏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集大成者,是藏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一千三百余年的漫漫长河中,布达拉宫建筑群走过了初生、成长、衰败、重生的过程,既有过繁荣、也遇过低谷。建筑的一次次更迭与变换的过程,恰恰是一段段历史的真实印证。

——摘编自于洋《布达拉宫之营建始末》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及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
  2. (2) 关于布达拉宫,有以下两种观点可供讨论,请选择阐述:①布达拉宫反映了“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②布达拉宫是“一段段历史的真实印证”。侧重解读①请充分运用材料二的信息予以阐述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加以论述。
“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杰作。”这项“建筑创造的杰作”指的是(   )
A . 布达拉宫 B . 北京故宫 C . 颐和园 D . 雅典卫城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A . 对外交往 B . 民族关系 C . 任用贤才 D . 虚心纳谏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会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収展,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万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秱(改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刜年,据《续汉书·祭祀 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乀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釐史·世宗纨》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丽,敀后魏(北 魏)、辽、釐历年(统治旪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収生的发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发化的原因。
  2. (2)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3. (3)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釐“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4. (4) 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玄宗天宝年间,吐蕃乘安史之乱攻略河西诸州并大肆劫掠。848年,沙洲望族张议潮散尽家财,组织各族人民建立义军,抗击吐蕃。他熟读经书,讲究武备。张议潮率领义军,经过三年时间,先后收复了沙州、瓜州、伊州等十一州并入朝告捷,献瓜、沙等十一州图籍。861年,收复凉州。至此,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张议潮掌握了河西军事、行政、财经大权,他推行耕战政策,大力加强守备,保卫胜利成果;同时发展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灌溉。河西地区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张议潮“训以华风,咸会训良”,使得该地区“轨俗一变”,各族人民和睦地杂居在一起。

——据《旧唐书》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议潮的历史功绩。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议潮取得功绩的原因。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A . 轻赋省刑 B .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广开言路 D . 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乾陵无头石像之谜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在陵园朱雀门外,有61尊石人群像分立两旁,这些石像大约建成于武则天去世前后。石像背后刻有文字,表明他们是来自唐朝西部、西北部的少数民族首领,或者是外国使臣,他们都为唐朝的统一与和平外交做出了贡献。石人像与真人一般大小,然而61尊石像的头全部不见了踪迹。那么,这些石人头像为什么被毁了呢?

材料一  据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唐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感到有辱洋人的脸面,所以把石人的头砍掉了。
材料二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明朝时,当地流行瘟疫,病死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认为瘟疫来源可能是这些石人在作祟,所以将石像都砸掉了头。
材料三  1906年,一位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到乾陵考察,回国后写成《长安史迹研究》一书。他认为石像是在明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中倒落的,石像的头也断落了,是后人把这些石像又竖起。
材料四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了里氏8-11级的大地震,八十多万人死于这次灾难。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史称关中大地震。(注:乾陵距离华县100多公里,处于震中)
——以上材料均摘自CCTV-10《探索·发现》栏目之《乾陵无头石像之谜》
  1. (1) 你认为这些石像的原型人物有可能来自哪些少数民族或者是外国?请说明依据。
  2. (2) 武则天为什么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请说明理由。
中国历史一直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并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统治阶级如何“同化、融合周边各族”。
下图中的唐草纹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由忍冬纹发展而来。忍冬纹最早产生于古埃及,经希腊传到印度,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并在唐朝逐渐发展为自由饱满、富丽华美的唐草纹。唐草纹的形成,说明(   )

唐草纹

忍冬纹

A . 外来物品推动观念更新 B . 佛教冲击中国文化 C . 经济往来带动文化交流 D . 唐朝中外交往频繁
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的高昌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唐朝政府的这一举措(   )
A . 说明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开始显现 B . 说明唐朝对天山南北进行了有效管辖 C . 标志着中央政权反击匈奴战争的结束 D . 标志着西北少数民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下列对唐羁縻府州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   ②必须接受唐代都护府的监领

③有利于唐朝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④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下列少数民族中,其首领未接受唐朝册封的是( )

①东突厥       ②回纥     ③靺鞨族粟末部      ④西突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01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掀开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进一步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我国早在唐朝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如图是位于吐鲁番西10千米处的交河故城遗址,唐朝安西都护府曾设置于此。下列关于西域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唐中央派驻西域的最高管理机构 B . 促进西域和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C . 是为控制西突厥而设置的军事机构 D . 它们分别维护天山南北地区的安宁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 . 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C . 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D . 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下表是史籍有关于唐代互市的记载,据此可知,唐代互市是(   )

记述

出处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吐谷浑、突厥各请互市,诏皆许之。先是,中国丧乱,民乏耕牛,至是资于戎狄,杂畜被野。”

《唐会要》

“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练,白色熟绢)蔷綵(綵,彩色丝织物),自外并不得交易。”

《唐六典》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九月,吐蕃遣使入唐,“请于赤岭(今青海湟源县西日月山)为互市,许之。

《资治通鉴》

“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

《明史·食货志》

A . 唐朝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商贸活动 B . 保障唐朝边境永久和平的方式 C . 中原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商贸活动 D . 民族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