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 知识点题库

谚语或俗语作为史料来源之一,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谚语或俗语解读正确的是(    )

谚语或俗语

解读

①法律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法典是人们自由最好的保障

②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判决以证据为准

③苏湖熟,天下足

苏湖地区的粮食丰收了,天下的粮食就充足

④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反对实行精英政治

A . B . C . D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金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江南经济状况如何?

  2. (2) 材料二、材料三反映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变化?

  3. (3) 导致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 .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 . “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C . “苏湖熟,天下足。” D .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南宋时期,南方麦类作物进一步发展,不但“有山皆种麦”,而且部分水田也实行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这反映了当时(    )
A . 政局变化影响农作物分布 B . 对外贸易推动小麦种植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 D . 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朝代时间长短 B . 王朝力量强弱 C . 疆域面积大小 D . 经济格局变化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下列哪一地区的稻米产量最高(   )
A . 黄河流域 B . 淮河流域 C . 珠江流域 D . 太湖流域
读下表,据此可知(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44224760 62.9% 6624296 37.1%
A . 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在唐朝已确立 B . 南方商业不断发展 C . 政治重心南移带动经济重心南移 D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
A . 海河流城 B . 准河流域 C . 长江流域 D . 钱塘江流域
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入宋之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 . 南方人聪明 B . 政治中心南迁 C . 宋代重文轻武 D . 经济重心南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里面,有一篇《地员》,可说是讲土壤的一部专著。它把土壤分类同地下水位高低以及宜于何种作物和植物都联系了起来。它把九州的土壤,就它们的肥沃程度,区分上、中、下三级,每级都包括六种,一共是十八种。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北宋时候,小麦已成为北方人的常食,以至南宋初期的金兵占领北方之后,大批北方人流寓南方时竞引起了麦价的陡涨,从而促进了南方麦作的进一步发展。当时不但“有山皆种麦”,而且部分水田也实行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产生的有利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方麦作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
A . 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B .     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C . 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 . 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中国谚语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谚语

解读

A

“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

“苏湖熟,天下足”

折射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长途贩运的特征

A . A B . B C . C D . D
苏东坡《试院煎茶》中有“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之句。句中提到了宋代著名白瓷产地定州。下列关于古代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汉代开始在此地设定州   ②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③宋白瓷孩儿枕闻名天下   ④元代曾经是中书省辖地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四: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二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
有学者研究指出,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约占全国总额的1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约占8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量上形成了较大优势。这一变化(   )
A . 表明北方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 B . 说明人口分布的地域性不平衡 C . 主要源于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 D . 反映出政府十分重视科举取士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民俗》中写道:“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据史料考证,宋代官府逐渐允许工商阶层服紫,工商阶层也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有些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官府还召集商人到政事堂征询意见。这表明宋代(   )
A .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B . 科举制推动社会风尚变化 C . 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D . 经济发展影响等级观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图3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图4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下表1是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中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区域;年代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表1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

A . 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B . 国家分裂割据政权疆域缩小 C . 经济重心移动经济格局变化 D . 少数民族内侵农业遭到破坏
《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    )
A . 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B . 导致了政区的调整 C . 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 D . 缘于北方移民南迁
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下图是战国和秦汉时期北部地区农牧界线分布图,导致图中农牧界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B . 民族交融程度的加深 C . 农耕生产方式的变革 D . 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