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材料二  考古发现西汉铁农具的地区,黄河流域有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长江流域有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珠江流域有广西、广东、贵州等。发现的铁农具主要有犁铧、铲、镐、锹、锄、镰、耙、刀等。在不少地区还发现了铁犁壁,证明了我国使用此种农具的时间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

材料三  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河水冲力转动机械,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提高炉温,“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的发明,是冶炼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在欧洲,直到12世纪才开始应用类似的机械。铁器铸造方面,东汉时已熟练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即把若干泥范叠合起来,装配成套,一次就能铸造几个或几十个铸件。与战国时期比较,叠铸技术有重大改进,由原来的双孔浇铸,改为单孔一次浇铸。叠铸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原料。冶铁效率和铸造技术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铁器的普遍使用。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东汉时期铁制用具已普遍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请回答:

  1. (1)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冶铁业和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2. (2) 东汉时期在冶铁技术方面有哪些突出成果?

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明初规定盐商必须赴边塞纳粮,由官府酬给盐引,商人持引至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方可贩卖取利,这叫“开中法”。到明中期,开中法逐渐废弛,改行折色制,规定商人只要交纳现银,即可办引行盐。这一变化(    )

A . 反映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 . 导致“民日贫,财日匮”困窘局面 C . 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 . 严重挫伤了盐商运粮换盐的积极性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 .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 .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 . 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请回答: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汉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这是(    )

A . 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B . 封建制生产关系 C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明代沈思孝曾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藏。”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 晋商主要靠专卖权致富 B . 晋商组织的发展出现新特点 C . 晋商经营的票号业相当发达 D . 晋商中出现了雇佣关系
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故事中可以看出(    )
A . 湖广襄阳商品经济发达 B . 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C . “苏湖熟,天下足” D . 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
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
A . 农本思想被否定 B . 重商主义盛行 C . 传统义利观废弛 D . 抑商观念削弱
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増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 . 残酷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 . 商品经济冲击农业生产 D . 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在《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一文中写道:

新航路开辟后,引种到中国的美洲作物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虽然它们传入时有先后、途径不一,但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适应了

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有关知识,评述该历史现象。

下面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表

品种

传入中国的时间

备注

玉米

16世纪

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

番薯

16世纪

自菲律宾传入中国

马铃薯

17世纪

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

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

A . 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B . 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 .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 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昆山(   )
A . 女尊男卑的社会秩序 B . 资本主义的萌芽 C .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 .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明初,政府在江南地区大量设立官田,官田多留于贫穷,民田多归豪吏,下表为这一时期苏州、松江官田和民田比率表。

地区

官田

民田

田额百分比

税粮百分比

田额百分比

税粮百分比

苏州

62.99

94.7

37.01

5.3

松江

84.52

94.3

15. 48

5.7

明政府的这一做法(   )

A . 刺激了江南经济的恢复发展 B . 遏制了地主和官僚势力的膨胀 C . 巩固了江南经济的重心地位 D . 加强了政府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市镇及其四乡,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出产“濮绸”闻明的濮院镇,四乡农家的经营重心己由农业转移到蚕丝织业.即从农业转移到乡村工业,而把农田耕作看作副业。这种变化表明江南市镇(   )
A . 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 . 重农抑商政策己有所松弛 D . 已经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的特征
《龙氏族谱》记载嘉靖十四年顺德县大商人龙翠云“以贩棉为业”,资本充足后,便“以其余蓄分置产业”,其中“置田产拟拾余顷”。往往商人在需要资本周转或投资其他经营项目利润更为可观时,会将土地出卖来筹集资金。如:厦门商人见出海经营可以“获利数倍,数十倍”,便有“倾产造船者”。由此可见
A .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B . 商业资本较为活跃 C . 对外贸易交往较为频繁 D . 土地资源价值高昂
下图所示为1402 ~ 1622年明代农业在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变化情况(单位:%)。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图片_x0020_1737767063

A . 农业比重持续下降 B . 经济结构趋于稳定 C . 农业经济地位牢固 D . 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和传统行政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叠加,改变了城市间联系的松散性、封闭性,同一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的城市,以经济为纽带形成更为紧密的关系。据此可知,当时(      )
A .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 . 新的生产关系发展的较快 C . 区域性市场网络逐步形成 D . 地区间长途贩运开始兴起
明中后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他们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人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由此可见,明中后期(   ) 
A . 商人财富得到国家认可 B . 抑商政策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C . 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D .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材料二:一位外国人在考察了湖北地区种植情况以后说:是处播植,如所见小麦、油菜、蚕豆各种子,并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甚至杂有草种。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见棉花较美国远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太酸。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外国耕地多用马,中国马少,倘不能改用,宜用壮健之牛,或一犁双牛,较可得力。至农具尤亟应改制精良,庶几事半功倍。这种说法大致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状况。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材料:明代江南田赋繁重,农民大批逃亡,赋税拖欠。明宣宗派周忱以江南巡抚身份调查处理税粮积欠问题。当时江南田粮运送北京,有军运,有民运。“军船给之官,民则僦(租赁)舟,加以杂耗,率三石致一石,往复经年,失农业。”他与漕运总督陈碹议定,改由民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再则漕军接运至通州。运输要加耗,“豪有力者只供正额,而一切转输诸费,其耗几与正额等,乃独责之贫民。”对此,他创“平米法”,不分大户、小户,均按正米及耗米合计。后来,他对原来税重的地方征收金花银,田赋实物税粮改折为白银,对纳税者免除了运输等盘费与麻烦。他还推行了一系列其他辅助措施。在他去职后,江南人民怀念他的政绩,给他建造生祠,他的改革还为明朝中后期赋役改革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周志斌《明代周忱苏松赋役改革述略》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忱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忱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