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经济思想出现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A . 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 . 商业经济繁荣发展 C . 农商并重格局形成 D . 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用丝做衣料                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③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④③②
下面是摘自柳斌《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衰落原因分析》中的中国古代粮食相关情况统计表。这表明(    )

时期

粮食亩产

(公斤/亩年)

人均占有原粮

(公斤/人年)

劳动生产率

(公斤/劳动力年)

战国中晚期

180.0

460.5

1659.0

西汉末

132.0

496.5

1759.0

170.6

628.0

2262.0

154.5

579.5

2087.5

173.0

559.0

2013.5

清中叶

183.5

314.0

1131.0

A . 明清之际耕地抛荒严重 B . 封建社会人们生活改善不大 C .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停滞 D . 唐朝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明朝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写到:一个徽商事先将一女子“认做自己女儿,不争财物,反陪嫁妆,只贪个纱帽往来,便心满意足”。这反映了明朝(    )

A . 商帮热衷于“认干女儿” B . 徽商采用金钱行贿获得乌纱帽 C . 小说创作的想象力丰富 D . 商人通过联姻取得与官员联盟
在明代,书生一旦中举即可授官食俸,退休后仍为缙绅,终身享有免税特权,并且可以泽及子孙。小户农民经常利用这一规则,携带财产投靠缙绅府下。这会导致(    )

A . 土地集中的现象愈演愈烈 B . 科举取士的范围不断缩小 C . 税收对象上移到缙绅阶层 D . 分封贵族的现象层出不穷
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这说明(  )

A . 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 B . 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 C . 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 D . 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
明朝景泰年间,政府开始实行“纳监”制度,即只要向政府级纳一笔钱粮,就可以进国子监读书,出监之后还可以做官。据统计,明代弘治末年,1200名京官中有八百余人的官衔是“纳监”来的。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吏治由清明逐渐到腐败 B . 儒士备受社会冷落 C . 此举利于商人地位提高 D . 政府财政倚重商业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成祖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病死于榆木川。同年八月,仁宗朱高炽'即位。朱高炽'一反其父的所作所为,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仁宗—上台,施行“恤民之政”宣布停止北征、宫使采买、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等劳民伤财之举。仁宗以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等正三品官员兼任大学士。其后,仁宗又复设官品高达一品的公孤官虚衔,并授之以内阁大学士,使阁臣的权位远远高过部权。宣德时,阁臣已获得票拟权,开始直接参预处理国家政事,阁权已相当于相权。仁宗即位三月,即下诏礼部将“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锦衣卫、浣衣局及习匠、功臣家为奴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这也成为仁宣两朝推行文官政治的一个辅助措施。仁宗时,还平息了与北部边疆鞑靼部、兀良哈部的战端,恢复了往来边市贸易。尽管仁宗在位时间甚短,但其所施行的政策却为宣宗一朝所继承,以致后代史学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仁宣之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指出明仁宗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仁宗改革的意义。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
A .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 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 C . 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 . 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官员“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路”便辞官经商,读书人“为士不振”便“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图几分利息”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专制制度的松弛 B . 社会风尚的变化 C . 市民阶层的产生 D . 理学思想的影响
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并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穑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时(  )
A .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 . 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 C . 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 . 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
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明代有人提出“二十四民”之说,新添了“蓖头”、“修脚”、“修容”等“不稼不穑”之民。由此可见明代(   )
A . 自然经济趋于崩溃 B . 城市经济显著发展 C . 阶层流动不受限制 D . 社会风气极度奢靡
明朝中期,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乳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这反映出上海县当时(   )
A . 纺织业发展改变了劳动分工 B .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 . 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 D . 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棉花品种主要是亚洲棉,来自印度。秦汉时期,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到达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在古代先民的辛勤培育下,亚洲棉逐渐适应中国环境,棉花产量和品质逐渐提高。南宋时期,棉布虽未撼动桑麻织品在衣被市场的重要地位,但棉花种植已深入到长江流域。元朝统一后,随着南方棉纺织技术向北方迅速推广,棉花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江南地区“夏税则输以木绵布绢丝绵等物”。明清时期,“松江织造之精,誉满全国,产布之盛,衣被天下”。

——摘编自宋鑫秀《元代植棉研究》

材料二:陆地棉原产美洲危地马拉和墨西哥高原地带,纤维长、韧度强、适合机器纺织。19世纪80 年代初,李鸿章在上海筹办机器织布局,传统棉花绒短而缺乏弹性、加之产量较低,难以满足机器纺织的需要。1892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有规模地引种陆地棉,输入湖北种植。但引种初期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棉种退化迅速,引种效果差强人意。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央农业实验所成立,陆地棉的科学引种与驯化改良才取得了较大突破,并逐步取代我国传统棉种。

——摘编自羌建《美洲陆地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棉花广泛种植的原因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棉花种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从《明史》所载田赋征收的品目来看,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这一现象(   )
A . 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B . 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转型 C . 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特点 D . 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化 
明中叶以后,浙江常山地区丁壮“屏(摒)耒耜而事负载,以取日入佣值”,安徽徽州许多农民“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福建古田县壮年农民也“多佣之四方”。这表明上述地区(  )
A . 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 . 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 C . 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 . 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下表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政府收入构成情况(单位:两)。表中现象印证了当时(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 . 政治统治较为清明 C . 税收对象以土地为主 D . 海禁抑制商业发展
粮食问题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安全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

时期

战国晚期

西汉晚期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中期

耕地面积(亿亩)

0. 9

2.38

2.11

4.15

4.65

7. 27

粮田面积(亿亩)

0. 85

2.24

1. 99

3.9

4.2

6.18

人口(亿)

0. 2

0.6

0. 53

1.04

1.3

3. 61

人均粮田(亩)

4.26

3.76

3.76

3.75

3. 23

1. 71

粮食亩产(公斤/亩)

108

132

167

154. 5

173

183.5

人均占粮(公斤)

460. 5

496.5

628

579.5

559

314

——摘编自吴慧《农道:解读中国粮食问题》

材料二: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年-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6万公担(1公担=100公斤),到1909年-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2公担,增加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08万公担。面粉进口则由1864年的0.63万公担增至1900年16.91万公担。其次,广州开埠后也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自1912年至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食8亿斤。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米源源不断以低价向福建倾销。

——摘编自汪德平《近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2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年到1954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则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

——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和经验》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成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粮食生产的认识。
下表为明朝士人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统计表:

田赋类

漕运类

水利类

荒政类

盐政类

钱法类

13种

57种

50种

22种

30种

4种

表中信息反映出,明朝(    )

A . 传统经济出现突变 B . 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C . 国计民生得到士人重视 D . 政府重视经济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