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汉赋在武帝时代走向创作全盛时期 B . 唐田园派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 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 D . 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世情小说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冯梦龙(1574~1646年)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都进行了创作、搜集、整理、编辑。其作品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古今烈女演义》等,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他的那些记录当时历史事件的著作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他的那些解说经书的辅导教材受到习科举的士子们的欢迎;他的那些供市井细民阅读的拟话本、长篇说部、小说类书,以及剧本民歌、笑话等有更大的读者群。冯梦龙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反对虚伪的礼教,表现了冲破礼教束搏、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

——摘编自《中国古代作家简介》

材料二:塞万提斯(1547~1616年)生活的西班牙,天主教面临新教的挑战,从而使西班牙丧失了整个哈布斯王朝。为了阻止英国的崛起,腓力二世筹建了“无敌舰队”,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当时的西班牙,王权也善用骑士的荣誉和骄傲鼓动贵族去建立世界霸权,而美化封建关系、情节离奇的骑士传奇正适合他们的需要。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这种无耻行径,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歌颂了人们梦想中的社会理想目标。一个世纪后,塞万提斯被其他西方国家“发现”,《堂·吉诃德》作为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赞赏。

——摘编自夏爱华《塞万提斯的可贵坚持》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人文学创作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因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
A . 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 . 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 . 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 . 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的实质是(  )
A .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 .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 .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 .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 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 B . 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 C . 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 D . 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
明代,农工商贩喜好收藏《魏征改诏》、《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书籍,时人亦有“南人喜谈‘杨家将’,北人喜谈《继母大贤》”之说。对此,“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推波助澜者亦有之”。可见当时(   )
A . 文学作品反映了个性解放的潮流 B . 市民阶层迎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C . 统治阶级和民众的思想趋向一致 D . 世俗文化承载了一定 教化功能
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这说明(    )
A . 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 B . 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 C . 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 D . 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清朝文化处于低谷。不过,在当时较为严峻的 社会环境中闪现出的一些文化成就,犹如凌寒独开的梅花,越发显得可贵。下列项中,属于清朝“闪现”的“文化成就”是(   )

①使用铜活字印刷《古今图书集成》

②描募人情世界的小说有更为成功的表现

③徽戏进京,京剧艺术特点已形成

④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希腊是最早产生戏剧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戏剧就进入它的成型和成熟阶段。古希腊戏剧有悲刷、喜剧、“萨堤洛斯剧”(羊人刷)和“摹拟剧”;戏剧的结构完整严密,例如希腊悲剧,一般通过开场、进场、戏剧场面(三至五个)和退场四个部分表演一个曲折完整的故事。古希腊戏剧演出的剧场,宏大精美,比如现存的雅典酒神剧场,可容纳一万四千人左右。尤其是,产生了众多的戏剧作家和作品,出现了世界普遍公认的伟大戏剧家和不朽名著。

——摘编自曹文心《古希腊戏剧早熟与中国戏剧晚成的原因》

材料二  京剧诞生于晚清的成丰、同治年间,即距今约150年之前。它是在中国戏曲发展到巅峰时期。在清代由皇家知识分子和众多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文化工程,做到了化徵、汉、昆、梆诸剧及胡汉夷狄众乐为一体。京剧的内容主张文以载道,剧情多以形象地宣传道德、高台教化为主。形式上继承了传统美学“有无相生”“主象尽意”的写意性。程式性的表演以夸张和象征的方式展示出中国古代社会对善恶关丑的道德取向。强调整体美感的中国京剧形成了与各国戏剧迥然不同的独特艺术风格,是被世界公认的三大戏剧流派之一。

——摘编自吴江《中国京剧文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希腊戏剧和中国京剧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戏剧产生的社会背最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长篇小说在明代初创,且最早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都为历史题材,受到史传(客观记录历史事件)表现手法、选材方式等各方面影响深刻。据此可知,明代小说(   )
A . 迎合了市民文学的发展趋向 B . 与史家修史的原则相一致 C . 追求“写实”的文学创作风格 D . 将小说发展推向了新高潮
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赋——诗——词——话本——小说 B . 诗——赋——词——话本——小说 C . 赋——词——诗——话本——小说 D . 词——诗——赋——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B . 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 C . 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 D . 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
下图是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轴》,画的下部位置上有一处平缓的斜坡,有松树、樟树、柏树、槐树、楠树、榆树六种不同的树木屹然挺立,画面远方隐约可见一座山。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 表现出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的气派 B .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 C . 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D . 表达了文人以画山水寄托对国家分裂动荡之痛
明朝前期,大部分文人收取酬金为他人作应酬性文章,他们不写违心的内容,主要看买主的身份及操行。明朝中期后,撰写应酬性的文章成为文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无论买主品德如何,一律歌功颂德,甚至对平生非常讨厌的人,他们也有求必应。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 文人的职业道德发生扭曲 B . 文人的写作方式发生蜕变 C . 文人的功利主义明显增强 D . 文人的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有研究显示,《西游记》中,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如此之大,吃的菜却非常雷同,绝大部分都是吴承恩家乡淮安的美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中国的饮食文化影响范围较广 B . 小说因艺术性不具备史料价值 C . 时代和个人生活影响作品创作 D . 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宝玉的荔枝色哆罗呢箭袖……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凤姐的大红洋绉裙……冯紫英拿来推销的鲛绡帐……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上述材料反映了雍正年间(   )
A . 中外商贸往来频繁 B .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C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D . 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流行。虽然儒家学者认为它们于现实毫无意义,但是城镇居民却热衷于购买。很多小说几乎没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甚至还有隐晦的色情内容,非常吸引读者。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
A . 小说的艺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B . 文学发展迎合社会发展需要 C . 小说改变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D .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小说冲击
昆曲融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诸般表演艺术形式于一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于世,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昆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的理由包括(    )

①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

②形成了“合一离一合,双线平行”稳定的剧本结构

③“生、旦、净、末、丑”的脚色体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④词曲与以戏文为基础的戏曲相结合,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有学者认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契合,其秘密即在于这种纤细入微的情调,以淡色的瓷器,色彩飘逸的闪光丝绸的美化的表现形式,在温文尔雅的十八世纪欧洲社会面前,揭露了一个他们乐观地早已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由此可见,当时(   )
A . 欧洲社会生活水平低下 B . 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C . 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D . 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