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 知识点题库

在中外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印象也会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他的札记中,中国以一个幸福祥和的国家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

——摘编自凤凰网《外国人看中国2500年——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1. (1) 结合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16、17世纪利玛窦把“中国以一个幸福祥和的国家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鸦片战争前后、20世纪50年代、21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4. (4)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文化交流中的“误读”?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希特勒德国的失败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直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人民还在为之反思。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在经历了这样一种灾难性的集体经验之后,只有克服了简单地把自己当作某种历史过程的牺牲者的倾向,才能够建立一种新的共识,唯有如此,这个民族才能最终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

阅读材料,对上述学者的观点,请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任选一例加以论证。(要求: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1. (1) 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 (2) 联系材料二,三,说明两部宪法有哪些本质区别?材料二,三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3. (3) 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透过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认为“依法治国”方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 (4) 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下表为某一时期连续三年中国经济发展数据统计,对该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
第一年2534亿元+17.3%558.7亿元+24.4%
第二年2104.5亿元-17%419.4亿元-25%
第三年2012.3亿元-4.2%361.3亿元-13.9%
A .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B . 调整“左倾”错误的结果 C . “文革”开始对经济的冲击 D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 . 文化大革.命已全面发动 B .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 .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 国家政治体制的倒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 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 . 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B . 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C . 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D .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该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还有(   )
A .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顺利开通 B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D . “南优二号”培育成功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不少报纸全文转载。时任中央宣传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
A .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B . 社会舆论“百花齐放” C . 开放精神已深入人心 D .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
A . 解放战争胜利后 B . 新中国成立后 C . 1954年宪法颁布后 D . “文化大革.命”后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些措施(    )
A . 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B . 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D . 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
刘少奇被批斗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 . 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 . 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 .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其最主要表现是(   )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B . 造成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C . 公检法无法正常工作 D . 各级各部门遭到夺权风暴的袭击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 .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 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 .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976年同1966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仅增长9.7%,年平均增长不足1%。工业增加值平均只增长7.6%。10年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只增长1.9%。这一数据反映了(   )
A . 世界经济危机及其滞胀波及到了中国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C . 中国对朝鲜和越南的援助拖累了经济 D . “文化大革.命”冲击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1974年,我国铁路运输严重堵塞,当年全国货运量只完成计划的92%,比1973年少运货物4321万吨。但是到1975年4月底,堵塞情况严重的几个铁路局就已经全部疏通,全国20个铁路局中有19个超额完成计划。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   )
A . 二五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B . 过度依赖苏联援助 C . 政治局势影响经济建设 D . 浮夸风气有增无减
代长度,指的是孕有下一代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一般18~24年为一个新的世代;代际一般指的是代际关系或代际效应,代际形成的背后是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演变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

代际名称

出生年代

代际特征

心理

行为

文革一代(50后)

1950—1959

思想保守传统

尊崇传统文化

吃苦耐劳,怀旧,对价格敏感度高,购买力低下。

改革开放一代(60后)

1960—1969

劳动思想根深蒂因

寄厚望子下一代

低调、务实、社会责任感极强,对新产品的接受度不高。

转型一代(70后)

1970—1979

注重理想

渴望成功

经历贫穷,务实、创造,消费注重性价比。

计划生育一代(80后)

1980—1989

崇尚个性

有责任心

积极向上

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做事执着,追求自由平等,对价格敏感度不高。

新新人类一代(90后)

1990—1999

以自我为中心

思维早熟

个性张扬

兴趣广泛,学习力强,依赖网络,对价格敏感度低,易接受新事物。

——摘编自孟莹《有关“代”划分问题的相关研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运用唯物史观对“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选取两代进行解读。(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摘编自人民网《1968年 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并分析时人嘲笑孔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教育方面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949年后,新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下列史事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史事

评价

土地改革

实现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

抗美援朝战争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共八大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文化大革.命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A . B . C . D .
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工业总产值由2 534亿元下降到2 015.3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由558.7亿元下降到361.3 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
A .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B . 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C . 缺乏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 D . 工人干部革命积极性不高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