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这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改变了农村落后的面貌,使农村经济朝着朝着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产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和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就要对农副产品实行贸易垄断即统购派购的制度。为了确保在低价统购派购的条件下农民仍然能把资源投入到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农产品生产中,就要求作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使国家能够以行政力量直接控制农业的生产。按照这种逻辑,实行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之后,(1953年)农业集体化运动随之开始并不断加速……

——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材料三: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说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指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三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你对福利制度改革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材料一: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材料二: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1933-1937)》

材料三: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原因及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农村经济经营形式的改革以及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人民公社原有的一系列经济职能分散。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979年8月,四川省广汉县开始人民会社改革试点,拉开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序幕。人民会社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由政社合一改为政社分设。具体来说分为三个层次:一,将人民公社的政权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原来有人民公社行使的基层政权职能由新成立的乡政府或镇政府行使;二,撤销作为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但生产大队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可以保留,成立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三,生产大队成了独立的自负盈亏的集体经济组织,其名称或保留,或采用农村生产合作社等其他名称。废除人民公社的过程从1979年试点到1984年基本结束,历时5年多,是一个逐步推开、分层次完成的渐进过程。1984年年底,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完成建乡工作,人民公社改革基本完成。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评论到: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却把这儿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材料三:1956年3月31日,安徽省私营工业中,实行公私合营的已达到全省10人以上私营工业总户数的99.1%;10人以下的私营工业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私营商业中,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达到私营商业总户数的76.9%。私营交通运输业中,汽车、轮船已全部公私合营。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划资本家7241人,其中工业资本家及其代理人3506人。对资本家的代表人物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工商业联合委员会的567人。由于缺乏经验,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曾发生盲目并厂并店、实行固定工资、不适当地改变原来某些经营制度等混乱现象。

材料四:1985年2月4 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加快推行厂长负责制,实行目标管理;搞活企业主要面向内部,向经营型、开拓型转变,在企业内部继续推行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扩大横向经济联系。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分析他们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分别对世界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3. (3) 根据材料三,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通过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1952-1990年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份产量
195216 392
195820 000
195917 000
196114 750
196216 000
198440 712
199043 500

材料二:中国某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数曲线图

  1. (1) 材料一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各呈现怎样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从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指出20世纪80年代引起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

    江西多宝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材料二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三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

  1. (1)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怎样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发生的变化。
  3. (3) 有专家指出,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4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4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
在三年困难时期,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正在实行责任田。这说明了( )
A . 农村“左”倾错误得到彻底纠正 B . 生产责任制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C . 中央经济的调整在农村作用明显 D . 家庭承包责任制有其历史积淀
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A .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 .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这一现象应出现在20世纪(   )
A . 60年代末期 B . 80年代初期 C . 80年代中后期 D . 90年代初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的富裕是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唐)吴兢《贞观政耍》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

——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1983年中央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6年,中国农村结束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初政府实现“乡间富贵”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
表4:中国农业增长统计(%)

年份

1952—1978

1978—1984

农业

2.9

7.7

农作物

2.5

5.9

谷物

2.4

4.8

形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广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历史概念”上承历史事件,下联历史规律,是史实与规律间的中介和桥梁,也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顾炎武提出的“众治”倡近代民权思想之先河 B . “商业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唯一途径 C . “代议制”的核心是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D .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1979-1980年,各地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一类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这些政策实行后,多数农民增产。由上述现象可知(    )
A . 农民因获得了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提高 B . 对旧体制的改革促使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C . 观念和政策上取得了突破但实践上却受阻 D . 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对城市改革的影响较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755年,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近900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

——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清代康乾以降,政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量较小,单向的粮食进口贸易主动权完全操于中国之手。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国内粮食没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衰败之中。

——摘编自徐畅《表象与事实:近代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研究》

材料三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2.6%。中国能比较稳定地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自1982年开始,中央连续多年发布聚焦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出台了有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耕地制度、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涉农资金支持等多项政策。2002年修订通过的《农业法》对粮食安全进行了立法保障。2015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面。

——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粮食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有利条件。
1987年邓.小平在谈到农村改革时讲道:“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邓.小平这一谈话意在(   )
A . 把成功的改革经验加以理论化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肯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绩 D . 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只有集体经济才是社会主义方向的观点。包产到户后农民手里有了富余的农副产品,需要拿到市场上出售,换成货币购买其他商品;自主经营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更需要通过市场决定产销。这反映了(   )
A . 农业生产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 B . 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 C . 农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尝试 D . 农村改革使市场经济呼之欲出
2015年7月8日,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标志着该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   )
A . 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B . 市场经济体制在小岗村已经确立 C . 这18户农民已经拥有土地所有权并可以进行土地买卖 D .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 . 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 . 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 . 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 . 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观察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棉花 猪羊牛肉 水产品
1978 30477.0 216.7 856.3 465.5S
1980 32056.0 270.7 1205.4 449.7
1985 37911.0 414.7 1760.7 705.2
1990 44624.0 450.8 2513.5 1237.0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 B .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进一步提升 C . 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扩大 D . 中国自主制造的实力大大提高
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图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以上文字材料摘编自《四川日报》(2009年8月13日)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