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题库

英国人杜麦思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思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 . 察举制的实行 B . 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 . 科举制的推行 D . 军机处的设置

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朝代( )

A . 明代 B . 唐代 C . 宋代 D . 元代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

A . 行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察举制
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

A . 秦汉三公制 B . 隋唐三省制 C . 宋代三司使制 D . 元代的中书省制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制度,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②行省制③州郡县制④道州县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②③ D . ④③②①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都察院   ④军机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祖宗之法”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治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①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英国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事件

1688年

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专制王权

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8世纪初期

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

18世纪中期

逐步形成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1. (1) 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①②。你如何认识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政治变革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这一观点体现在美国哪些制度上?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康有为对待“祖宗之法”的看法。简要评论这些看法。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 .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 .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B .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 “立嫡以长不以贤” D .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 . 废分封,置郡县 B . 建立法律体系 C .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 实行科举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1893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材料二

科举制的废除,使得精英开始多元化了。不再往国家流动,而是流落到民间,国家与精英的关系在1905年后出现了疏离。在某种意义上,清政府是毁在废科举上。说得绝对一点,不废科举,何来“辛亥”?没有“(19)05”,何来“(19)11”?科举的废除还造成一个后果,民国找不到使得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方式,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的胜利乃是地方士绅的胜利,中央不再能控制全国。此外,科举废除后,这套比较具有公平性的选官制度没有找到替代品,结果吏治大坏,任人唯亲、派系政治等泛滥成灾。所以科举的废除在某种程度上比辛亥革命更重要,它倒是一场真正革命,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005年许纪霖在“科举废除百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 (1) 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利弊。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废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科举时代流行着“科名以人重,人亦以科名重”(科名: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的格言。这句格言说明了科举制(   )

A . 其人才选拔标准仍无法摆脱“门第”束缚 B . 因其人才选拔方式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C . 助长了追求功名的不良社会风气 D . 养成了知识分子不务实际的学风
吴晗在《历史的镜子》一文中指出:“过去的两千年的政体,以君主为领袖,用现代话说是君主政体,固然不错,说全是君主专制却不尽然。”下列说法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 B . 汉代察举制度 C . 唐门下省封驳制度 D . 明代内阁制度
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此现象(  )

A . 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B . 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 C . 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 D . 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日衰,特别是代德时期,中央权阉横行,地方藩镇跋扈,使朝政日紊,皇权不振。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即位。在其周围聚集了一批志在革除贞元弊政,重振大唐帝国雄风的仁人志士。在顺宗的支持之下,以王叔文、王为首的革新派雷厉风行,大胆改革。其内容有五:制宦官,抑藩镇,擢贤良,收财权,革弊政。改革内容切中时弊,如果能长期贯彻执行,其效果自不待言。可惜好景不长,顺宗在位仅及七月,即被宦官及部分守旧官僚赶下台来,革新亦告失败。宪宗登基,面临的是与顺宗时同样的社会问题,颇有抱负的宪宗一上台,遂遵循了永贞党人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元和国策 ,从而完成了永贞党人的未竞之业,并因此成就了“中兴”之美名。

——贾艳红《论唐宪宗对永贞革新之继承与发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永贞革新”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贞革新给唐朝带来的影响。

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帏之批评:“不经风阁鸾台,何名为敕!”“风阁鸾台”指的是(    )

A . 尚书省与中书省 B . 中书省与门下省 C . 门下省与尚书省 D . 尚书省与吏部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 . 宗法制的终结 B . 察举制的完善 C .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 科举制的推行
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对于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 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 . 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势力 C . 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 . 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美国学者克拉克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于(    )
A . 汉朝 B . 魏晋南北朝 C . 隋朝 D . 唐朝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