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知识点题库

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双边关系。

材料一 中美两国互利共赢的经济关系是两国关系和平稳定的“压舱石”。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从对美贸易中获益很多,美国同样也从中国获得了巨大收益。2009年以来中国对美货物贸易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

注:①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若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贸易逆差;反之叫顺差。

②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多为技术含量不高的中低端产品。近年,中国服务贸易长足发展,但总额尚不足美国的一半。

③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等影响了出口到中国产品的总量。

材料二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内涵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认为两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习.平主席指出,中国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中美两国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

注:“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反映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2. (2) 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如何打好应对当前外贸形势的“组合拳”。

  3. (3)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论证中国发展中美关系主张的合理性。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说过,一个人献身于学术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一些乐趣,也会得到常人所不能享受到的一些乐趣。下列选项中,与王选的观点一致的有(   )。

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习.平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从哲学上看,底线思维强调的是:(    )

①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   ②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未雨绸缪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④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东深圳、东莞考察,在考察深圳大族激光公司、东莞欧珀数码产品公司时强调,“中国制造”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中功不可没,但要看到,我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还处于中低端水平新形势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中国不仅要做制造业大国、强国,而且要生产出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新产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打造品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质量提升的过程,服务改善的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

    李克强勉励企业要对照国际领先企业弥补差距,紧扣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产品,优化营销策略,提升综合竞争力,强调“中国创造2025”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让我们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让新的动能改造传统动能,更重要的是让新的动能挑大梁。

材料二:强大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基石。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数以亿万计的各类制造业人才是关键,而精神是统领。“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要依靠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科技支撑。“中国制造”要实现弯道超越和自我突破,在根本上要依靠由亿万人构成的劳动者队伍及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气度,这就需要发挥精神的统摄和引领作用,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制造的内在精神动力。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建设制造业强国,必然要求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本的作用。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中发展科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

  3. (3) 请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提出两点建议

2016年11月30日,习.平发表讲话指出,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从辩证法角度看,这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    )

①要坚信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②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下列两则材料均选自十九大报告,按要求完成作答。

材料一: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材料二: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1. (1) 材料一中蕴涵了多条哲学道理,选择其中两条唯物辩证法哲理加以说明。
  2. (2)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们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

材料一: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二号”登月舱在月球安全着陆,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梦想,使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太空是包含着大量激动人心、亟待探索的未知领域,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伴随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人类还将由此前往新的“技术疆界”,而新技术又将推动人类抵达新的“应用疆界”,促进通信、导航、天气预报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微重力环境下新材料、新物质的研发制造,从而让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受益。

【航天强国、梦想启航】

材料二:2017年4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巨大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航空航天发射成本和安全性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以航天强国建设为统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突破口,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太空的需求,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不忘初心、践行承诺】

材料三:为热烈庆祝“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引导广大同学在科技创新中争当先锋,某中学举办了系列科普展和“弘扬航天精神”主题教育座谈会。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类对太空探索所蕴含的哲理。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实施航天强国战略的合理性。
  3. (3) 请从实践观和发展观角度,就中学生睿和“弘扬航天精神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要求:每个角度各选一个方法论建议、言简意赅、观点明确。)
“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有关的商业、服务业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对新业态产生疑惑。这要求我们(    )

①密切关注实际,敢于破除成规陈说

②分清主流和支流,但不忽视支流

③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

④抓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英国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水源。”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理解,符合上述观点的哲理是(  )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和事物发展的进程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④关键部分的作用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说明(    )

①促进事物发展需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提出,预计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在这一新的时期,城镇化将取代工业化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这表明(    )
A . 要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 . 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决定着事物性质 D .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过去五年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同时也提出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材料体现了(    )
A .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B .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 .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 .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年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进脱贫攻坚工作。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这表明是(   )

①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交替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方面

④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20年8月,习.平总书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这启示我们(   )

①正视矛盾、直面问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住主要矛盾

③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④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20年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要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为此,需要我们(   )

①把握主要矛盾,从公共卫生领域最薄弱的环节入手

②立足关键部分,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投入

③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深化国家公共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

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加快构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法律体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

①要埋头苦干,促成事物的质变

②要创新思维,着力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立足根本,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

④要修身筑本,把握矛盾的主要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某市,是齐鲁文化重要的发祥地。该市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该市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他们利用自身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区位优势,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研究制定本市文化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文化经济特区”,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两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该市建设文化强市的成功做法。

漫画《新兵器》(作者:张运河)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警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的需要     

 ④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