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含义、特点及形式 知识点题库

2020宅家、宅家、宅家“网络上课,在云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流行用语了,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 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蹉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 )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
A . 感觉、知觉、表象 B . 意识、认识、真理 C . 概念、判断、推理 D . 主体、客体、过程
成语“头会箕敛”说的是秦朝官员按人头用簸箕到老百姓家随意敛收粮食。但考古发现了秦朝一个铜箕(如下图所示),上面铸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证明簸箕是个量器。这就表明不管秦朝把征收粮食的比例定得多高,也不可能说拿着簸箕随便装,是有尺度的。由此可见(   )

①铜箕作为文化遗产,见证奏朝当时的社会状况
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考古可以推测过去

③认识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观与客观应实现历史的统一
④铜箕文化价值得以肯定,必须认同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1年6月1日,教育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指出,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扭转在学校教育问题上的不良价值取向

②重新定位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发展上的作用

③尊重了教育规律,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④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大举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青少年偏爱网络阅读,他们认为电子书携带方便、内容新颖、时效性强。中老年则偏爱纸质阅读,他们认为纸质书具有电子书不具有的厚重感、人文情怀、收藏价值。这说明( )

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选择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必然会不同

③价值观不同,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选择的对象也会不同

④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日前,全球首个公共交通全面电动化的实际案例——“深圳经验”发布后,世界银行向 其 189 个成员国进行推广,以推动各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及公交电动化进程。这体现了(   )

①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②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③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④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2021年,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专家表示,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监督、代表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不少新经验新成果,需要在法律中予以体现。全国人大修改这两部法律说明(   )

①新旧法律作为矛盾双方相互对立推动法律的运动发展

②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③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长期以来,人们关于月球样品的研究成果并未发现月球存在比29亿年年轻的岩浆活动。嫦娥五号在月表最年轻的月海玄武岩区域采集月球样品。2021年10月8日,有关该样品的首篇学术成果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约10亿年。由此可见(    )

①研究对象的具体状况影响认识的结果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既有观念的影响

③先进的认识工具能促进人们获得新知   

④认识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B .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C . 理性认识是高级的、正确的 D . 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漫画(即使人再多,也打不动影子)蕴含的哲理是(   )

A . 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 . 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 . 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 . 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科学论断首次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是丰富的、磅礴的、鲜活的,它包含着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革故鼎新的突破精神、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善于借鉴的学习精神……40年砥砺前行,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精神。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顺势而为、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开拓创新的实践探索。新时代改革开放面对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我们就要不断与时俱进,继续大胆试、大胆闯,不怕犯错,同时要增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阅读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我们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原因。

李克强总理指出必须用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2022年的各项工作,其中习.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属于(    )

①意识    ②认识    ③真理    ④科学理论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面对独特的春日景色,文人墨客写下许多名词佳句。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烘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中用充满生活情趣的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勾画出生机勃勃的乡村春景。可见(   )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意识的目的性和选择性成就作品特色

③实践中的体验赋予诗歌真理性       ④发挥意识作用能为创作融入神韵意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与人类相比,同为哺乳动物,鹿拥有可以完全再生的器官鹿茸;同为脊椎动物,蝾源拥有断尾重生的能力。虽然人体也拥有具备再生能力的干细胞,但随着年龄变大,其再生能力会逐渐减弱。中国科学研究团队从鹿和蝾螈中得到启发,通过多次科研实验,宣布找到了能逆转人类干细胞衰老、促进多种组织再生的分子,从而为延缓人体衰老开辟新的路径。这表明( )

①间接经验是认识发展条件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

③认识具有目的性与创造性

④真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肯定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最重要成果。决议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1. (1) 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必要性。
  2. (2)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运用所学的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3) 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必须学习和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请你就如何组织学习和宣传好决议提出两点看法。
下侧漫画中的领导高呼“一律抓紧抗旱”该领导错在他不懂得(   )

A . 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B . 认识要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 . 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才能达到本质 D . 对同一确定对象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之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该观点:(   )

①合理性在于正确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②合理性在于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③不合理性在于否认了知和行两者的区别      

④不合理性在于颠倒了认识规律的起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习.平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对人民民主的性质、内涵、目的、特色、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系统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明确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体现了(    )

①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和指导          

②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

③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         

④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平经济思想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中国发展更加聚焦“美”,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经济学,在广表大地绘就美好生活、美丽中国、美美与共的高质量发展画卷。这说明习.平经济思想(    )

①把握了当今时代的脉搏,是指导社会实践发展的真理

②坚持从科学理论出发,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③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是科学理论

④以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