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知识点题库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政要》卷一《君道》。下列选项与该句蕴含哲理相近的有(   )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②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③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

④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戏曲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戏曲主题仍然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严重偏离了青少年的文化需求。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创排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用戏曲演绎中华美德故事。让观众伴随艺术进入到中华美德的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其中《木兰从军》传递的是花木兰骁勇善战、孝老爱亲的故事;《岳母刺字》则讲述了岳母训教岳飞要以国家为重的故事;《带着妹妹上学》讲述了当代青年洪战辉面对家庭重负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年轻女孩徐秀娟爱岗敬业,不惜牺牲生命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目前,该系列剧演出过百场,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观众逾3万人,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创作和演出中也提升了艺术素养和水平。

  1. (1) 有专家指出,《中华美德故事汇》戏曲系列实现了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 (2)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说明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3. (3) 假如某校即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请你拟写两条宣传语。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 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 7%。习.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人民日报》2017年元旦献词指出,我们追求改革的“过程自觉”,久久为功解决长期存在的难题;也讲究改革的“落地效益”,让改革的尺寸之功都能凝结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基于(    )

①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能推动社会进步

②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群众创造历史,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工业总产值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2015年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近年来我国陆续推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材料二:就业是民生之本。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就业渠道;要精准施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困难群体的就业;要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培训带动就业,培养工匠精神,增强广大劳动者适应产业变革的能力。

请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角度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018年下半年,我国顺应企业和群众呼声,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更多清除群众和企业办事烦恼,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我们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

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②实践只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就能够获得成功

③与时俱进地贯彻群众路线,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按群众的意愿进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下面漫画《这伞我也有份》(作者:尹正义)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对立统一观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7年10月18日,习.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

  1. (1)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探索和形成过程。

  2. (2)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请就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大精神“群众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业的嘉年华、农民的欢乐节、丰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

材料一: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

材料二:“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意义重大,全社会高度关注。作为丰收节的主要组织者,农业农村部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因地制宜办节日、节俭热烈办节日、开放搞活办节日,牵头组成“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创造,将活动重心下沉到县乡村,真正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

  1. (1) 结合材料,请从党和政府角度分析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理由。
  2. (2)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如何让农民真正成为丰收节的主角。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政府的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一些地方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要求时时留痕、处处留痕,不看实地看材料,不看做的看写的。2018年11月26日,习.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现在的“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迹”不重“成绩”,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这些问题既占用了干部的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改变。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官僚体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行政文化。其中,既有“光明正大”“公正廉洁”等优秀的行政文化,又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文化糟粕。时至今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腐朽文化依然没有被彻底清除。因此,塑造优秀的、健康的行政文化已成为迫切需要。

  1. (1) 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简要分析重“痕迹”不重“成绩”的管理理念。
  2.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文化糟粕没有被彻底清除的认识。
  3. (3) 我国应当如何塑造优秀的、健康的行政文化?请你提供两点建议。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各部门的决策最终都要通过基层组织来实施。其中村(社区)无疑是管理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基层不作为无疑会让这“最后一公里”出现堵塞。为此需要(    )
A . 抓住事物重点,治理畅通无阻 B .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C . 重视量的积累,防止功亏一篑 D . 立足事情全局,难题迎刃而解
A县B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民收入低,精神生活贫乏。县政府扶贫工作人员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分头走村入户,了解到许多村民想发展山羊养殖和药材种植,不少村民喜欢越剧、书法和绘画,但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等困难,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特长难以发挥。为此,县政府划拨专项扶贫资金,一方面用于创办村越剧团、书画室;为贫困村民参加基本医疗、养老保险提供补助;另一方面举办养殖和种植培训班,组织村民发展高山药材、养殖。几年后,B村经济发展,村民收入增加,精神面貌大为好转。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国家财政的相关知识,说明A县政府的扶贫举措对“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意义。
  2. (2) 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A县政府在促进B村经济发展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2月下旬,湖北武汉陆续出现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牵动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心。

材料一习.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材料二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坚持统筹协调,做出全面部署,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为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怎样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快步迈进高铁时代的今天,某省西部山区仍有4趟没有空调、没有餐车、没有卧铺的绿皮“慢火车”,每天载着沿线群众穿行在脱贫攻坚片区。“慢火车”停靠途经的每个县乡小站,为沿线的菜农、果农、居民、铁路职工和学生提供交通服务,又因票价便宜,被誉为“扶贫公益慢火车”。运行“慢火车”(   )

①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体现

③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正确处理了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民事单行法律相继出台,加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对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权利的保护要求更加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编纂民法典作为重大立法任务,民法典立法大幕开启。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大到国家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小到高空抛物、“套路贷”、霸座、手机APP收集信息、网络虚拟财产等,几乎所有民事权利保护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编撰和实施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健全完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标识,要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还需要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

我国民法典的编撰和实施,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英雄来自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
地处海拔近3千米的大山深处的某村因土地贫瘠、饮水困难,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搬迁前,当地政府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自主选择房型;搬迁中选出村民代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搬迁后组织大家参加技术培训,一户一策扶持发展种养业,实现了全村脱贫。这些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②人民群众的意见是检验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推动社会进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最大程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习.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实地走访和调研社区、医院、科研院所,多方听取汇报,汲取意见和建议。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快递员冒疫奔忙,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

  1. (1)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党中央是如何做到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
  2. (2) 如果你是一名社区抗疫宣传员,请为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拟定两条宣传标语,单条不超过14个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于2020年9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主席发表讲话,他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人民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历

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

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材料二: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立足全局、着眼大局,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

控,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生产生活。

  1. (1) 结合材料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对材料一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角度,谈谈党中央疫情防控措施的方法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