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的要求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性挑战考验人类文明成色。当前,国际上不时出现“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的喧翼,新冠肺炎疫情甚至导致一些国家加刷社会撕裂、种族冲突。国际形势越是错练复杂,越是说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明和谐共生的任务十分迫切。2020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提出“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重大偶议。他指出,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夯实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民意基础。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是偶议者,更是行动者。上合组织媒体峰会促进媒体合作,妇女论坛开辟合作新天地,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减灾等各领城合作扎实推进;继续办好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活动,在未来3年为各方提供600名青年交流名额,培养相知相亲的青年一代。

  1. (1)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知识,说明提出“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倡议的必要性。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的举措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启示。
  3. (3) 请就促进文明互学互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夜幕降临,广州江南大戏院里,座无虚席,观众们等待着广州粤剧团的传统粤剧剧目《白蛇传》开演。为让古老粤剧增添青春色彩,近年来广州粤剧团与时俱进、求新求变。《鸳鸯剑》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经典剧本,如何把老剧本改编出新意,需要下大功夫。广州粤剧团在改编中直面痛点,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声乐唱法、在音乐使用上结合时尚元素;剧组在编排中增加了武戏场面,多了一场小旦踩跷;此外,在音乐配器方面,把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戏曲的梆黄相结合,主题曲《剑歌》的编曲则加入了钢琴,使传统老剧唱出了新味道,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表演结束,直到谢幕、散场,许多观众都不愿离开,这就是艺术带给人的心灵震撼。要让古装剧更适应现代审美,与时俱进,不脱离现代人的思想与价值观,才有感染力。

“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是剧团一直坚持的理念粤剧团团长吴非凡认为,让孩子成为粤剧艺术的接力者,打开他们的艺术视野,让岭南文化在孩子们中间薪火相传,就是让粤剧焕发活力的最好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老剧是如何唱出新味道的。

讲究平衡中和的中医与基于理性逻辑、定量实验的西医分别根植于东西方不同

的文化土壤,此次同仇敌忾克疫魔,双剑合璧荡疠气。这说明(   )

A . 文化发展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 .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 . 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D .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频繁。2019 年 12 月,中民族舞剧《孔子》首度在莫斯科上演。舞剧以刻有孔子经典语录的竹简为舞台背景,通过演员的跹舞姿,形象演绎了孔子周游列国的传奇故事,生动阐释了孔子想的大同世界。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带来了真正的中国风,深受俄罗斯观众喜爱。这表明(    )

①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②不同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内涵

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④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孔子的诞生地济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无处不在。

近几年来,济宁市累计评选出各类道德模范、济宁好人等先进典型800余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市民心中树起时代标杆。在孔子博物馆,社教体验、网络直播、志愿讲解等运营新模式给儒家文化带来充满朝气的时代面孔,继立体、三维“网上展示馆藏文物”后,如今又推出多项数字化展览平台,各种人才、技术、超前的运作理念等资源要素也快速汇集。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平台,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在曲阜尼山揭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为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文化活动齐名的国际儒学研究交流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济宁市在传承中华优秀统文化中的成功做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月20日,习.平总书记在考察冬奥时,首次公开提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要加快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整合、融合,更加突出“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形成冰雪运动的中国特色和品牌。

假如你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以北京冬奥会为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写一篇发言稿,题目自拟。

要求:①主题明确,逻辑层次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③发言稿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校名、姓名等信息。

第20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上,各具特色的民族节目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中外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视听盛宴。这体现文化(   )
A . 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 . 只有共性规律,没有个性特征 C . 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 D . 因多样而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9日,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圆满闭幕。本届服贸会在展览展示方面实现了综合与专题、线上与线下、室内与室外的三个结合,吸引了境内外5926家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参展。特别是,参展企业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金融创新工具,赋能新产业、新应用,行业融合发展、转型提质特征明显。在综合展区,全球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新业态、新趋势、新成就集中亮相;在8个专题展区,各行业内的国际一流技术、标准、服务和产品争奇斗异,大放异彩。人们在线上或线下可以领略来自世界各地特色产品的“异域风情”,更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震撼。服贸会不但是各国的经济贸易合作的平台,也是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传播的舞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服贸会在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

7月16日,国家主席习.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习.平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下列做法契合习主席讲话精神的是(     )

①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

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各民族优秀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③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④交流互鉴必须立足国情,“洋为中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我国各地博物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组织实施博物馆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某班组织撰写一篇相关新闻报道,以下适用的观点是(   )
A . 创办开放的博物馆,在交流交融中实现共赢 B . 建设人民的博物馆,讴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 C . 打造有活力的博物馆,在文化创新中走向趋同 D . 发展有价值的博物馆,在合作中追求经济效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平指出,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促进民心相通。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传统艺术丰富多彩。缅甸素以传统、独特的民族舞蹈而名扬海内外;老挝的万象市塔銮节、占巴塞省瓦普庙节、沙耶武里省大象节等传统节日更是洋溢着传统文化气息;柬埔寨的吴哥窟、柏威夏寺、三波坡雷古寺等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折射出引人瞩目的光辉;中国的京剧、剪纸、刺绣等传统戏剧和技艺广受东盟国家的欢迎。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不断深化,双方文化交流合作也在提质升级。我国通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共建,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进东盟,同时将东盟优秀文化“请进来”,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广泛开展人文交流活动。

在第十七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国家主席习.平提出,中方愿同东盟各国携手合作,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增强了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融合。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中,中国与东盟不断增加投入,收获了诸多成果。在文化合作中所激发出的创意正能量,必将产生意想不到的乘数效应。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阿联酋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山东活动周将于 2022 年3月 22 日一24 日举办。迪拜世博会山东周形象标识(LOGO)整体采用传统印章形式,融合中华福文化理念和传统年俗纳福迎祥的喜庆氛围,寓意山东与世界命运相连、交流互鉴、协作共生。字体设计形似飘扬的丝带,意指"一带一路"。该设计(   )

①扎根民族文化土壤,拓展中华文化内涵

②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借鉴外来有益文化

③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当今时代实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材料:2021年1月17日,由墨西哥梅里达市政府、成都市外办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华人华侨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周”活动落下帷幕。本届“中国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由成都艺术剧院提供的节目视频在梅里达市政府的社交账号上播放。水袖舞、蹬技表演、川剧变脸等精彩节目,吸引了不少墨西哥民众。梅里达市市长雷南·巴雷拉表示,本次活动促进了不同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使中墨两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墨文化的交流?  

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这说明进博会(   )

①作为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②能通过商品的交换交流蕴含在商品中的丰富文化

③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0年10月22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文化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中国的副部长张旭与东盟各国部长或代表围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落实2019-2021年东盟-中国文化艺术合作工作计划,提升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品牌影响力,培育中国东盟文化合作新的增长点进行深入探究。由此可见(    )

①世界各国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走向趋同是各国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③文化交流应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载体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司水灵物、通天神兽、吉祥瑞符、人杰喻体、权威象征、和平使者,整体上是善与美的象征;而在西方,Dragon是喷火怪兽、害人邪魔、恐怖象征、罪恶载体,整体上是恶与丑的象征。因此,将中国龙翻译成“Dragon”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被一些不怀好意者利用以攻击、侮蔑、妖魔化中国。这说明翻译要考虑到彼此的(     ) 

 ①社会实践 

 ②科技水平 

 ③文化心理 

 ④道德伦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唐宫夜宴》是以唐三彩伎乐女佣的形象为基础创作的古典舞,它吸纳西方歌舞剧表现手段,将《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名画融入场景,在舞者的举手投足中展现了大唐风华,一经亮相便好评无数。这启示对待外来文化应(   ) 

 ①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③基于国情进行学习借鉴 

 ④坚持“中为洋用”发展中华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   )

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习.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前进道路上,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人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这启示我们要(   )

①坚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②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③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坚持文化多样性原则,在交流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约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守望汉字文化,要以敬畏之心守护经典,让甲骨文沉睡于博物馆

②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

③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人们无须回看历史,而要重开人文新境

④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