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知识点题库

多年来,广西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告诉我们(   )。

A . 各种思想文化总是相互冲击、交汇、融合  B . 各地区必须根据各自的特点,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C . 文化市场越活跃,越需要加强管理        D . 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兖州市把市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动员全民参与。全市10个镇(街)普遍成立了民间艺术团,开展了“我的好邻居”摄影大赛、“乡村少年宫”、“牵手关爱”活动、“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兖州城乡公共文明指数不断上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不断攀升。兖州市的做法表明(  )

①建设和谐文化,要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建设和谐文化,就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③建设和谐文化,重在参与

④培育文明和谐的新乡风,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环节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近年来,我国每两年评选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至今已有162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在新时期评选、表彰、宣传和学习道德模范( )

①有利于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材料一 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通过审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西湖景观初具规模距今已有2000年,中国有信心再保护西湖2000年。在杭州西湖申遗文本中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为:“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材料二 十多年前,杭州西湖坚持还湖于民的理念,在全国率先尝试免费模式,众多游客慕名而至。杭州西湖也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免费的5A级景区。十多年间,整个西湖景区免费开放公园景点及博物馆、纪念馆共52处,占景点总数73%。2012年杭州市共接待国内游客突破8000万人次,达8236.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增速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1253.17亿元,增长17.8%。全市收费公园景点接待游客5811.03万人次,增长5.5%,实现门票收入19.3亿元,增长11%。

有人认为文化建设应该由政府主导,也有人认为文化建设应该由市场主导,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当前,文化市场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①选择有个性又具有新潮的文化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③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④追求高价位的文化生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做好文化工作,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凝聚群众,讴歌新生活,展示新形象;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社会精气神;要利用各种节日和其他文化活动,叙邻里之谊,促邻里相帮,传人间真情。这表明,文化发展要(    )

①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②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管理和积极引导

③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④把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化成果相结合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这是基于(    )

①文化建设应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践行群众路线要求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生力军

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形成精神财富的源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6年8月22日至23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会议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利于(    )

①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消除乡村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群众生活的一切困难

③满足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传递正能量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奏响主旋律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央视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已走过了十一个年头,110多位让观众心灵震撼的年度人物事迹,传递着巨大的道德正能量。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榜样作用

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因为(    )

①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家风家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

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平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

    习.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1. (1)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谈谈对“中国梦”与“家庭梦”关系的认识。
  2. (2) 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请你为推动幸福家庭建设,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
“质文沿时,崇替在选。”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同步伐,这是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诞生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文化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扎根于人民的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五项使命任务要求我们()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和取缔落后文化

②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③坚持用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

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更加崇高的责任、更加神圣的使命。“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习.平总书记2018年8月27日下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指明前进方向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我们面对的,既是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又是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各种思潮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活跃性、差异性愈加凸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巩固共同理想信念的任务更加艰巨。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不仅不能放松,还要进一步抓紧;意识形态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站在历史新方位上的宣传思想工作,正在谱写新的篇章。我们要牢记习.平总书记总结的“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牢记“举旗织、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其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航标指南和根本遵循。

  1. (1) 加强思想文化宣传工作需要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请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2. (2) 请就新形势下开展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字数不超过15个字。
材料: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为此,河北省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推进文化扶贫。送文化下乡、建农家书屋、实施文化帮扶项目,打通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求知、求富、求乐需求;挖掘地区文化资源,大力打造平山红色旅游、武强年画文化游、丰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文化产业项目,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365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文明新气象,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精神文化力量;加强舆论引导,“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优秀扶贫干部李双星头报道、一个个先进典型,为全省脱贫攻坚营造了浓厚氛围。文化扶贫使更多平困群众正在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河北省是如何实现文化脱贫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社会风尚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做到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思想文化的活跃繁荣,又牢牢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奋发向上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一2022年)》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

①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②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③培育崇尚节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

①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持久的物质力量 

②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④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习.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思想领域演化则是个长期过程。一旦思想领域防线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   )

①坚持开放的态度,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③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④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杨孟飞,副总设计师查学雷,轨道器总体主任设计师赵晨,轨道器技术副总负责人李天义,轨道器副总师胡震宇,设计师刘洲、刘仲如……在这些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嫦娥五号”一飞冲天。材料表明(   )
A . 个人的力量在集体中一定可以产生强大的合力 B .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C .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人 D . 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