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及措施 知识点题库

2020年,科技领域捷报频传,书写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族,北斗导航全球组网提前半年完成,“嫦娥五号”月球挖土1731克,“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打破国外垄断,“奋斗者”号载人深潜  10909 米,“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引 发世界关注……我国大力发展科技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坚持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③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④确立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020年6月13日,《光明日报》 刊文《坚定文化自信,塑造统一 . 完整的中华文化形象》引发潮评。文化自信(   )

①表现为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充满信心     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③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④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一群娇憨可爱、活泼生动的唐装仕女从古画中走来,穿越《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七 大国宝,带领观众经历一场博物馆奇妙之旅。”2021年河南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出圈”。节目组将传统画卷与数字科技完美结合,创意精美的舞台效果引人惊叹。线上网友纷纷点赞,更有网友评价:“这是个能诠释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好节目!”

《唐宫夜宴》不是个例,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到线上线下 的美术作品展,优秀传统文化搭配多元的表现方式和展示平台,随着春天的到来,吹进了人 们的心里。当下,传统文化审美已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新国潮''不仅涵盖了文化创意产 品,也融入到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空间。

中华文明,弦歌不辍,守住根与本,便能拥有更辽阔的精神家园。2月14日,河南卫视 春晚总导演陈雷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坦言:我们希望通过春晚这种形式,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 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生活、情感和行为里去。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守住中华文明的根与本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17日,习.平同志来到湖南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进行考察。他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湖南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与湖南的部省共建项目,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8月受邀编制马栏山发展规划,目标是推动视频文创新供给、引领视频文创新业态、拉动视频文创新消费、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际化视频文创产业集群,建成优势突出、国内一流、亚洲领先、全球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以湖湘文化为根基、以数字视频创意为龙头,云集了3000多家各类文创企业,爱奇艺、西瓜视频、新浪、银河酷娱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2020年,产业园实现盈利收入431.98亿元。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发展文创产业对湖南发展的重要性。
  2. (2) 湖湘精神指的是湖湘地区特有的精神,包括心忧天下、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操,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创新精神,勇于任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请以湖湘精神为主题,设计一款文创产品,并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你的设计思想。要求:①从产品介绍、创意的缘起和意义角度,阐释你的设计思想。②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成功,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将驶出着陆平台。据此回答问题
  1. (1)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这一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名字(   )

    ①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生动体现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和梦想精神

    ③在太空舞台上彰显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能够彰显文化自信,使各国认同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密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从屈原忧思到火星探测,千百年来,中国人开展了对火星的漫长求索之旅。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开启了全新的“行星探测时代”,我国将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等方面的科学探测,揭开火星环境演变之谜。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世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们的好奇、兴趣和思考是推动火星探测发展的源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撞脸”的文物、“夸张”的面具、“奢侈”的祭祀……昭示着至少从36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就与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交流、互动,到秦汉时期巴蜀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又一实证。这说明考古新发现能够(   )

①延伸历史轴线,彰显文化底蕴

②增强历史信度,引领文化走向

③丰富历史内涵,厚植文化自信

④活化历史场景,创新文化体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其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这个根脉就是历史和文明,而考古学正是认识这个根脉的重要工具。习.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由此可见,开展考古工作(     )

①能展现中华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②旨在重塑家国情怀,实现中华文化复兴

③增强对历史的认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④可以凝魂聚气,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几十个人的小党发展为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一路走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之所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定力与活力,就在于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1. (1)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们学习党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 (2)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围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个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激荡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2021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百年党史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长征精神激励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到西柏坡精神鼓舞党员干部谦虚谨慎、继续 “赶考”,再到雷锋精神感召后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对英雄的每一次凝望,都是一次初心的叩问;我们对历史的每一次回眸,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学好党史.就是要凝聚奋进和发展的伟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 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 1994 年“北斗一号” 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以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 难险阻,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 光,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已实现新突破,北 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 7000 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已出口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 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全球已有 120 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随着服务能力的增强, 北斗系列正在为全球发展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逐梦北斗“星路”中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中医药传承几千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抗击瘟疫经验。在2019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的系统调治理念,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等疗法,再结合西医的诊疗方案,在抗疫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   )

①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医医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②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③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④加强中西医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互鉴与渐趋同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20年4月18日至19日,由同济大学团委、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诗传家国情词系天下心”主题诗词大会初赛举办。本次大会通过比赛答题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诗词题目聚焦爱国、团结、奋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提振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③形成了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湖南衡山,当地干部群众以党史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色皮影戏,令人耳目一新;在海南儋州,党史内容写进一曲曲山歌,“每周一唱”广受群众欢迎;在陕西照金陈家坡会议旧址,义务讲解员将党史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引得游客连声叫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许多地方将红色历史与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习.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皮影戏、山歌、快板等,是各地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是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它们为载体普及党史知识,以歌串史、以戏叙史,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让党史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这些实践也启示我们,不断丰富党史的讲述方式、呈现形式,能够进一步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好的形式离不开好的内容。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既是创新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我们就能更好地使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火”起来。

  1. (1)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在红色教育中如何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 (2)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3. (3) 学校开展“学党史、颂党恩”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定两个方案。
从《唐宫夜宴》帝后礼佛图》到《洛神水赋》,河南卫视创作团队没有将文化符号简单堆砌,而是精心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的契合点,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赋能,让那些古朴的文明“活”起来,穿越历史,更穿透荧幕隔阂。为传统文化赋能(   )

①有利于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

②有利于在历史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③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转化

④体现了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争史诗巨制《长津湖》在内地、香港、澳门及海外热映以来,观众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那段钢与火的历史震撼感动,纷纷表示:“这么优秀的电影,值得让全世界看到!”“这才是文化输出,希望让各地的华人,还有更多外国观众都能了解那段历史!” 

 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战士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甚至壮烈牺牲,体现了志愿军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志愿军战士的人性光辉,在《长津湖》里随处可见—连长伍千里说:“听命令,掩护电台和译电员同志先撤!”得到回应后,那一张张视死如归的脸,那些坚毅的眼神带给观众深深的触动;被问到“我们为什么要打仗?”指导员梅生回答:“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战争是生与死的抉择、是对人性和勇气的考验。面对牺牲,他们视死如归,向死而生,每一位牺牲的战士都值得我们缅怀和敬畏。 

  1. (1)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电影《长津湖》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2. (2) 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每一位牺牲的战士都值得我们缅怀和敬 

     畏。 

  3. (3)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既需要弘扬,更需要传承。请以立志、践行为主题,各拟写一条人生励志语,每条20字以内。 
长袖回旋,扇舞生风,如笔墨行云流水……帷幕落下,掌声不绝。《舞动经典》首轮巡演2022年1月8日-9日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收官。回答下面小题。
  1. (1) 巡演团队为观众带来一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的作品,让观众体验到了中国舞蹈的壮丽与唯美。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忠实继承传统文化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

    ③科学技术能够推动文化发展        

    ④蕴含中国元素的舞蹈作品能增强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舞动经典》荟萃《秦王点兵》等多部享誉国内外的舞蹈作品,旨在“在经典中找寻精神传承,在传承中发现中国身体,以舞铭记艺术之永恒”。这说明(    )

    ①传统文艺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越是古老的经典的,越有价值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洋为中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20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材料一 作为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北京已成为国际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从冬奥开幕式上惊艳全场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中华文化展示,到颁奖典礼上礼仪人员穿戴的“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从造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美轮美奂的“雪如意”“冰玉环”等场馆,到灵感来自古代同心圆玉璧、寓意“天地合,人心同”的奖牌·····一系列中国元素讲述着匠心独运的“东方故事”,呈现着中国文化和冰雪文化、奥运文化的完美融合。透过北京冬奥会这扇窗口,世人也能一览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奥运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开幕式使用超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全球唯一一个360度的裸眼3D的数字装置,基于云拿技术打造的AI智能无人店,移动互联“分钟级、百米级”的气象预报······无论参赛选手还是外国记者,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朝气蓬勃,更能直接触摸到中国强劲的发展脉搏,体会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奥运、为世界注入的强劲动能。

材料二“绿色办奥”是中国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习.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在冬奥会筹办举办过程中,这一理念贯穿始终: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3大赛区26座场馆实现100%绿色供电,200余辆氢能客车投入使用,夏奥场馆梦幻变身冰雪舞台、新建场馆“雪游龙”完美融入小海陀山的崇山峻岭,开幕式上奥运圣火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生态治理齐心“增绿”、倾力“护蓝”成效卓然·····绿色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最亮底色,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世界看到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近距离触摸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 (1)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盛宴,讲述着中国故事,传递出中国自信。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 (2) 绿色办奥理念为北京冬奥会打下了美丽中国底色。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3) 北京冬奥会上,1.8万名赛会志愿者和20余万名城市志愿者用灿烂的笑容、友善的眼神、温暖的言谈、勤勉的行动,诠释和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校团委准备开展弘扬志愿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设计两项活动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平根据"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天下为公“天人合”等中华传统理念和价值,提出了新安全观、文明观、生态观、人权观、正确义利观等系列进步理念、 主米和倡议,同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陈旧思维形成鲜明对比,实现了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和超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外交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这表明习.平外交思想( )

①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包容性

②椎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是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重要见证

④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① D . ③④
2021年,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 2021年底推出考古节目《中国考古大会》,该节目聚焦良渚、贾湖、周口店等12个遗址,集合30余位考古专家、文化学者以及12 位考古推广人,带领观众走进演播室打造的遗址"探秘空间",体验发掘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全过程。该节目的文化价值在于(   )

①了解中华文明脉络,涵养中华文化自信   

②如实再现历史场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保持文化的连续性,激发民族复兴伟力   

④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风的“风”,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中国特有的风格。

惊艳亮相2022央视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展现了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借助AR技术的力量将东方审美的意境、处世哲学的中正、昂扬崇善的情愫予以表达,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穿汉服、行古礼、研古思……国风,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融入生活,成为当代人文与生活价值观的新潮流。据统计,当前B站国风爱好者人数超1.77亿,18~30岁人群占比约七成,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与特长,借助新兴传播渠道的力量传承与推广国风。

国风盛行的背后,激扬的是深沉的文化自信,镌刻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在这东方时尚里,我们有幸,感知中国的世界,遇见世界的中国。

“国风盛行的背后,激扬的是深沉的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