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土因素 知识点题库

我国东北平原土壤肥沃,南方地区土壤相对贫瘠。但近年来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造成东北平原土壤肥沃的主导因素是(   )
    A . 成土母质 B . 生物 C . 气候 D . 地貌
  2. (2) 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
    A . 秸秆还田、少耕、休耕 B . 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 C . 全面禁止一切耕作活动 D . 大量使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森林土壤水分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森林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图9是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鹤北流域2号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和8号小流域的顺坡林带不同位置1m深处土层监测期内平均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鹤北流域坡向朝向正西。

  1. (1) 比较横坡林带上坡和下坡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并简述原因。
  2. (2) 分析横坡林带内部a处较林带边缘b处土壤含水量高的原因。
  3. (3) 推测顺坡林带内左侧d处土壤含水量大于右侧c处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4. (4) 横坡林带、顺坡林带土壤含水量都远低于林带两侧,试分析原因。
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的有机质分解较快 B .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 .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 D . 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威海某中学暑假进行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了东北平原、江南丘陵、陕北高原等地的土壤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东北平原的黑土相比,江南丘陵的红壤(   )
    A . 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B . 土壤腐殖质的累积量大 C . 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D . 地形使土壤的厚度增大
  2. (2) 陕北高原的黄土(   )
    A . 有机质含量较低,故呈黄色土 B . 适宜种植谷子等耐早作物 C . 大量施用化肥,提高肥力 D . 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去考察和探险。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甲地这有这样的描述: "……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与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里面含有大量水分,在干旱时,便成了人们的理想的水源。它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干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来,长圆状倒卵形,急尖,上面暗绿色发亮,无毛或背面有稀疏的星状柔毛,叶柄长10—201厘来"。

  1. (1) 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低的形成原因。
  2. (2) 乙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阐释乙地地理环境与猴面包树形态特征的关系。
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脸,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完成下面小题。
  1. (1) 红壤的肥力、酸碱度和疏松程度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②大量施用化肥  ③增施熟石灰  ④掺沙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 (2) 下列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B . 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C . 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小于河谷 D . 由低纬向高纬风化作用增强
  3. (3) 该区域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 . 常绿阔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针叶林 D . 硬叶林
环北极地区多年冻主分布广泛,其中54%的面积积为连续多年冻上,46%的面积为不连续以及呈稀疏岛状冻土。多年冻主通常合有较高的土壤有机碳(S0C),下图示意环北极地区多年平均土壤储量和碳储量(即生态系统通过某一生态断面的碳元素的总量)。回答下面小题。

  1. (1) 环北极冻土层中有机碳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温低,植被凋落物不易被分解 B . 湿地退化,释放有机碳较多 C . 冰川大量融化,有机碳释放量大 D . 土壤呼吸作用强,吸收有机碳多
  2. (2) 北极陆地冻土土壤有机碳含量最稳定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 (3) 近年来,环北极冻土土壤有机碳分解速度呈加快趋势,将导致(   )
    A . 苔原面积扩大 B . 温室效应加剧 C . 海底可燃冰合成加快 D . 极端天气发生频率降低
某高中计划2020年暑假去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建立于2002年,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焦作市北部,面积约556平方千米,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多样,具有垂直分布特点,景区内部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

材料二:下为“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划的考察方案表”。

  1. (1) 阅读表格,概括研学游野外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①
  2. (2) 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地貌景观图片,下列选项中的地貌名称正确的是        。(选择题)

    A . ①溶蚀洼地 B . ②冲积扇 C . ③海蚀拱桥 D . ④丹霞地貌
  3. (3) 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除去表中所列的形态、物质组成等项目外,还有等角度。
  4. (4) 结合所给材料,将②③代表的内容填入下列横线上,完成表格信息。②,③
  5. (5)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很多,如资料准备、装备准备、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的选择。请列举2个你认为需要准备的装备,并说明它在野外实习中作用或者可能给你带来的帮助。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下图为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深层土壤相比,表层土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植被凋落物较多 B . 凋落物腐殖化较弱 C . 土壤质地紧实 D . 土壤通气性差
  2. (2) 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其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地区(   )
    A . 常年维持高温 B . 微生物活性低 C . 土壤呼吸作用强 D . 有机质矿质化速率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松嫩平原南部某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27mm,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约1600mm。该地某研究断面由沙丘、结合部及草甸三个部位组成,沙丘距离结合部300m,结合部距离草甸380m。结合部盐碱活动较为剧烈,主要植被为羊草,草甸盐碱化严重,主要植被为盐地碱蓬。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部分草甸被开垦成农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左图为该研究断面各部位分布示意图。右图示意2016年5-10月该研究断面不同部位0-300cm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变化情况。

  1. (1) 指出该地0-300cm深度各部位平均土壤含水率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原因。
  2. (2) 分析上层土壤(0-10cm)中结合部土壤含水率高于草甸的原因。
  3. (3) 指出该地部分草甸开垦成农田对当地区域发展的益处。
按植被覆盖度差异划分,沙丘可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科尔沁沙地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平均降水量可达300-400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研究表明,气候、植被等因素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5~10月三类沙丘的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冬季相比,科尔沁沙地夏季土壤含水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A . 降水量少 B . 植被覆盖率低 C . 风力大 D . 气温高
  2. (2) 下列关于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0~190cm土层深度内,沙丘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上升 B . 在90~140cm土层深度内,半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 C . 流动沙丘缺乏植被的保护,土壤含水量最低 D . 固定沙丘有利于雨水下渗,土壤含水量相对最高
某科研小组在黄土高原边缘的和平镇发掘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黄土剖面(下图),研究发现表土下黄土层与古土壤层相间发育。其中黄土层以粉沙为主,主要来自风力沉积,而古土壤层腐殖质含量较黄土层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高原的黄土(   )
    A . 有机质的含量减少 B . 表层湿度逐渐降低 C . 古土壤的厚度减小 D . 颗粒逐渐由粗变细
  2. (2) 古土壤层发育时期,黄土高原(   )
    A . 蒙古高压势力强盛 B . 气候冷暖干湿交替 C . 植被的覆盖率较高 D . 风力作用更加显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如下图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强,对地球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1. (1) 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推断洋面气温的影响过程。
  2. (2) 说明沙尘在亚马孙平原沉降对维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
  3. (3) 分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 (1) 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 (2) 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城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东北黑土相比南方红壤(   )
    A . 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B . 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C . 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 D . 气温使土壤的增黏作用强
  2. (2) 土壤顏色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 水分条件变化 B . 热量条件变化 C . 农业类型差异 D . 地势高低差异
水稻土是水田中的肥沃土壤,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成土母质 C . 水稻 D . 人类活动
  2. (2) 随着海拔升高,梯田中的水稻土(   )
    A . 耕作层增厚 B . 养分增多 C . 淋溶作用增强 D . 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热量 B . 降水 C . 地形 D . 岩性
  2. (2) 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连作8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 . 土壤酸化 B . 土壤沙化 C . 土壤盐碱化 D . 土壤有机质增加
  2. (2)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采用滴灌技术 B . 适量掺沙改造 C . 增施速效肥料 D . 及时深耕土壤
  3. (3) 该大棚可能位于(   )
    A . 珠江三角洲 B . 长江三角洲 C . 黄淮海平原 D . 塔里木盆地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0~10厘米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冬季雪岭云杉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伊犁河谷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土层厚度 B . 光照 C . 海拔 D . 人类活动
  2. (2) 图中森林植被的特点(   )
    A . 四季常绿 B . 树冠浑圆 C . 纸质叶片 D . 结构复杂
  3. (3) 关于针叶林下土壤特征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淋溶作用强——常年径流大 B . 枯枝落叶厚——低温分解慢 C . 土层分层多——土层原度大 D . 土壤酸性强——矿物分解快
札达土林位于西藏自治区,一百多万年前是一个大型湖泊,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现在雄伟多姿、怪状林立的奇观。下图为札达土林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札达土林(   )
    A . 冰川广布,风化强烈 B . 山体的水平层理明显 C . 顶部平坦,山体坡度较缓 D .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2. (2) 推测从湖泊到现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
    A . 地壳下降一风力堆积一风化侵蚀 B . 冰川堆积一碰撞挤压一流水侵蚀 C . 流水堆积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D . 风力侵蚀一地壳下降一流水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