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土因素 知识点题库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完成下列各题。
  1. (1) 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 . 生物 B . 气候 C . 成土母质 D . 人类活动
  2. (2)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注:地膜覆盖选用厚度为0.08mm的黑色、白色透明塑料膜;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5

  1. (1) 与地膜覆盖相比,7-9月该果园生草覆盖下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
    A . 草类生长耗水 B . 径流流失较多 C . 土壤蒸发较多 D . 果树生长繁盛
  2. (2) 夏季晴天时,该果园黑膜覆盖区膜内温度较白膜覆盖区(   )
    A . 白天高 B . 日较差大 C . 日较差小 D . 无法判断
  3. (3) 推测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 . 黑膜覆盖区 B . 白膜覆盖区 C . 生草覆盖区 D . 清耕区
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小于300mm,土壤贫瘠。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随着滴灌技术和日光温室的快速普及,埃尔埃希多地区已由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埃尔埃希多地区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 B . 深居内陆且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C . 受西部山地阻挡,冬季位于西风背风坡 D . 受沿岸寒流影响,减湿作用显著
  2. (2) 埃尔埃希多地区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的合理措施是(   )
    A .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 B . 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 C . 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 D . 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
  3. (3) 埃尔埃希多地区普及日光温室的主要目的是(   )
    A . 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 . 改善日照条件,促进光合作用 C . 增加室内温度,抵御严寒霜冻 D . 减轻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
新疆伊犁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由于地形海拔的差异,水热分布不均,区内植被带呈垂直分布。伊犁河谷畜牧业发达,四季游牧,山麓地带的荒漠草原和草原作为冬季牧场,山腰的草甸草原是良好的春秋牧场和割草场,海拔2700米以上的高寒草甸是优良的夏季牧场。下图分别示意6~7月伊犁河谷南坡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和植被带的垂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 总体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少 B . 总体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C . 同一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D . 同一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2. (2) 低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   )
    A . 气温较高,植被较多,有机质被植被吸收 B . 夏季牧场,被牛羊啃食后导致地表裸露,土壤有机质损失严重 C . 降水较多,土壤有机质容易流失 D . 气温较高,土壤有机质被微生物快速分解、残留较少
  3. (3) 在低海拔地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措施可行性的是(   )

    ①植树造林,防风固沙②扩大耕地面积,秸秆还田

    ③退耕还草,种植人工牧草④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甲地区山地、丘陵较多,土质瘠薄。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民通过开采深层地下水和土壤改良(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良成表层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系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建设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成为"欧洲蔬菜之都"。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属于"三明治"土壤的优点是(   )

    ①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可以防止土壤盐碱化

    ②中间层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③上层土壤疏松,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系生长

    ④下层黏土避免水分下渗,增加矿物养分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
  2. (2) 较欧洲其它地区,甲地区利用温室大棚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 . 靠近市场 B . 热量充足 C . 降水丰富 D . 技术先进
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暑假期间,对我国东南地区的土壤进行了考查,发现该地区土壤多为黏土。下图为兴趣小组绘制的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6

  1. (1) 推测该地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劣势。
  2. (2) 由图可知该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           , 试从成土因素角度分析原因。
  3. (3) 针对我国东南地区土壤特性,提出可采取的土壤改良措施。
在中国的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分布着一种土壤(如图),人们描述它“插根筷子会发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400985504

  1. (1) “插根筷子会发芽”是因为该土壤中(   )
    A . 水分含量高 B . 空气含量多 C . 矿物养分多 D . 有机质多
  2. (2) 与该土壤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 . 气温高,有机质不容易被分解 B . 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弱 C . 地势低平,河流挟带的养分容易富积 D . 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土层深厚
  3. (3) 对该类土壤合理的利用方式是(   )

    ①养用结合 ②修耕、轮作 ③大水漫灌 ④掺熟石灰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下列左图为巴西轮廓图,阴影区域表示某种植被在巴西的分布,右图为阴影区域某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1) 指出图中阴影部分的植被类型,并简述该地树木高大的原因。
  2. (2) 简述该植被对甲河流量的影响。
  3. (3) 图中甲河流域土壤贫瘠,请说明原因。
黑土腐殖质层深厚、土壤肥沃,是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气候的影响,黑土退化严重。下图为东北黑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多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 气候冷湿,生物量小 B . 土壤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 C . 全年气温低,生物循环旺盛 D . 年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
  2. (2) 下列关于东北黑土退化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 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坡耕地上水土流失严重 B . 全球变暖,微生物活性减弱 C . 冬春多大风,风力侵蚀严重 D . 高强度耕作,土壤有机质消耗多
  3. (3) 在黑土的利用中,利于黑土肥力恢复的最佳方法是(   )
    A . 增施化肥 B . 秸秆还田 C . 植树种草 D . 翻耕松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稳定,无活火山。岛内森林密布,树木高大稠密。该岛土壤贫瘠,树木不能每年结果。末次冰期,一些大型动物经大陆桥(将岛屿与附近大陆连接起来的陆地)从别处迁徙至此。随后气候转暖,地球大陆冰盖融化,入海径流增加,大陆桥逐渐消失。这些外来动物在连续进化中体型逐渐缩小。

图片_x0020_517944572 图片_x0020_764854329

  1. (1) 分析该岛土壤贫瘠的原因。
  2. (2) 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冰期时大陆桥出现的原因。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活性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有效性较高、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植物养分供应有最直接作用的那部分有机质。下图示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材料信息推断,下列地区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 . 华北平原农业区 B . 东北地区山地 C . 南方低山丘陵 D . 内蒙古西部荒漠草原
  2. (2) 与阔叶林相比,竹林总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有机质分解慢 B . 淋溶作用弱 C . 有机质消耗多 D . 凋落物数量少
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地形和地质 B . 气候和岩石 C . 气候和生物 D . 成土母质
  2. (2) 对①、②两种土壤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 B . ②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 C . ①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海南岛中部 D . ②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云贵高原某小村寨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石漠化严重,经济落后,近年来,通过区域整治与开发,生态改善,村民收入提高。下图示意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与坡位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与坡位的关系(   )
    A . 坡位越高,土壤厚度越小 B . 岩石裸露率越高,土壤厚度越小 C . 坡位越低,土壤厚度越大 D . 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小
  2. (2) 村民种植玉米,造成石漠化最严重的坡位是(   )
    A . 坡顶 B . 上坡 C . 下坡 D . 洼地
托木尔峰为天山山系最高峰,断裂发育,且遭受冰川、流水及其他外力的地质作用,山区地形破碎而复杂多样,使各带的成土条件显著不同。永久积雪带和与其相连的峭岩陡坡,虽占高山相当大的面积,但对土壤发育及其分布无多大意义。如图示意托木尔峰南北坡土壤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永久积雪带和与其相连的峭岩陡坡处土壤发育程度差的主要原因有(   )

    ①淋溶作用强②风化壳不稳定

    ③缺乏高等植物着生④生物循环旺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下列地带土壤最肥沃的是(   )
    A . 南坡2500米 B . 南坡3500米 C . 北坡2500米 D . 北坡3500米
  3. (3) 天山高海拔地区分布着一种垫状植物,该植物一般叶子细小,其作用主要是(   )
    A . 减少蒸腾作用 B . 避免强光照射 C . 减少大风侵袭 D . 增强吸附作用
研究表明,泥炭地(泥炭沼泽)的排水(灌溉)系统对水循环和碳循环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英国某低注池曾经一度是被淹没的。因深渠与排水管网的修建完善而能够快速通过该系统排水,该地如今即便已经成为农业高产之地,却仍然不时会遭遏洪水的侵袭,或在其上空形成“乌碳云”(云的颜色近似乌碳颜色)的阴霾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泥炭地的形成关键依赖于(   )
    A . 土壤肥力下降 B . 植被腐化 C . 成土母质的形成 D . 森林砍伐
  2. (2) 该排水系统对泥炭地水循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①降水②下渗③蒸发④水汽输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3. (3) 该地上空形成“乌碳云”的阴霾现象,其主要是由于(   )
    A . 泥炭地干燥易燃 B . 地下水的过度抽取 C . 全球变暖加剧 D . 泥炭受侵蚀流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东南部,该国M地(见下图)为丘陵地形,年降水量约为900mm。在M地这片干燥的落叶林地上,过去农业生产以刀耕火种方式种植玉米为主,由于土壤贫瘠,单产很低。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该地,推广秸秆堆肥技术,实施蔬菜和水稻轮作。该地雨季生产的蔬菜外销欧洲,干季生产水稻。这种蔬菜和水稻轮作技术有效缓解了马达加斯加的贫困和饥荒。下表阴影部分示意马达加斯加M地气旋雨季和传统农事活动的月份分布。

  1. (1) 甲、乙、丙代表了播种、休耕、收获三种农事活动,请指出其对应关系。
  2. (2) 简析M地过去土壤贫瘠的原因。
  3. (3) 推测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为改善M地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4. (4) 分析蔬菜和水稻轮作能有效缓解马达加斯加贫困和饥荒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期土壤由于受到融雪径流、冻融作用及未完全解冻层影响,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因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

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 (1) 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
  2. (2) 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3. (3) 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4. (4) 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阅读国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土壤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土壤有机破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乌克兰周边区域、我国东北平原和美国中央大平原,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近年来,美国黑土区由于过度开垦导致“黑风暴”盛行,发生时,往往大风卷起沙尘,遮天蔽日,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难以言表的苦恼。

  1. (1) 指出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气候条件并说明理由。
  2. (2) 说出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黑风暴”对土壤肥力恢复的消极影响。
  3. (3) 桔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之一,简述适量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质量的积极作用。
在世界自然土壤中,黑土是公认的肥力之王,有机质含量能够达到3~10%左右。欧洲的乌克兰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及其他原因,这里的黑土地经常出现“黑风暴(强沙尘暴)”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生物类型众多,多腐殖质 B . 成土母质中富含营养成分 C . 气候冬季冷长,夏季暖湿 D . 地形平坦,利有机质富集
  2. (2) 可以用来监测“黑风暴”影响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GIS B . RS C . GPS D . GPRS
  3. (3) 黑土分布区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是(   )
    A . 森林 B . 草原 C . 荒漠 D . 冰原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针叶林又称“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或“泰加林”,是寒温地带性植被,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森林植被类型,现状严峻,物种脆弱。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森林大火和燃烧产生的碱性草木灰会对林下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 (1) 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 (2) 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特点形成的原因。
  3. (3) 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根据材料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