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知识点题库

如右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侧照光,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   )

A . 直立向上生长 B . 向右弯曲生长 C . 向左弯曲生长 D . 不生长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下和无光环境中进行实验 B .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统计数比实际数偏小 C .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 . 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在于抑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都是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 B . 血浆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 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D .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如图所示,有关胚芽鞘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处理只有A B . 图甲中引起C,D都不弯曲的原理相同 C . 图乙中放N的胚芽鞘长得比M的快 D . 图乙中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如下两组实验示意图是生长素发现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1是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能够说明向光性的产生与尖端有关 B . 图2是温特的实验,能够说明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会影响尖端下部的生长 C . 由图1可知: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向光源弯曲生长 D . 两个实验均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

 

A . 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 . 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茎、芽、根生长的最适宜的浓度 C .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 D .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是很少的 B .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不需要能量 C .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移动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转向下端 D . 单侧光下燕麦胚芽鞘顶端的生长素可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
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
A . 多肽 B . 丙酮酸 C . 色氨酸 D . 吲哚乙酸
图为禾本科幼苗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更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 . 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侧细胞发生弯曲 C . 向光侧细胞较小是因为强光下生长素失去作用 D . 向光侧细胞分裂太快导致向光侧细胞体积较小
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琼脂块

α角/度

20.4

9.0

9.1

  1. (1)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
  2. (2) 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
  3. (3) 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
为验证吲哚乙酸(IAA)在茎尖切段运输方式,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AB为茎尖切段,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

  1. (1) 实验发现,只有接收琼脂块(填图中序号)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茎尖切段运输方式为,IAA的运输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参与。
  2. (2) 若供应琼脂块所含的IAA没有用14C标记,则无法直接判断琼脂块①②中是否含有IAA。请以胚芽鞘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对琼脂块中是否含有IAA作出判断(要求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的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预期的结果: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 . 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C . 茎的背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D .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B .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 . 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D . 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空白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c>f=d>a=b=e=g B . f>a>d=e>b=g>c C . c>a=f>d=e>b=g D . f>a=b=d=e>g>c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B . 乙烯的浓度可以影响生长素的作用 C . 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 D . 光照、重力等因素可造成燕麦胚芽鞘生长素分布变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生长素是控制顶端优势的信号分子,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分裂素也参与顶端优势的调控。请根据所学知识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顶端优势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判断的理由是。在研究顶端优势现象时发现,若把同位素标记的生长素施加到去顶植株茎尖时,在腋芽中检测不到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说明
  2. (2) 将细胞分裂素直接施加于腋芽,可使休眠的腋芽恢复生长,长成侧枝;将鹰嘴豆植株的顶端去除,腋芽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在6h内便增加7倍;而将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施加到去顶的豌豆茎尖,可以抑制去顶后细胞分裂素水平的升高。以上实验现象说明
  3. (3) 利用豌豆进行的研究发现:豌豆茎尖去顶之前检测不到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表达,而去顶后该基因则表达,并伴随细胞分裂素在茎节处积累,说明,最终表现为生长素的顶端优势效应。
已知吲哚乙酸(IAA)在幼嫩的组织器官中运输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器官中为非极性运输,而脱落酸(ABA)的运输只为非极性运输。现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

A . 琼脂块①、②和③ B . 琼脂块①、②和④ C . 琼脂块①、③和④ D . 琼脂块②、③和④
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实验结果可知,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生长素浓度范围在 0.1~10mg/L B . 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0.1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抑制生长 C . 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 0.1mg/L还是10mg/L,可将待测样液适当稀释,重复上述实验 D . 本实验中温度、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下图是植物激素与其所起作用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A、B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器官的生理作用效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是。试写出两种能体现这种生理作用的生理现象:
  2. (2) 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3. (3) 若图1中的曲线表示幼嫩细胞和老细胞所对应的曲线,则甲曲线对应的是细胞。若图1中的曲线表示茎背地生长,图1中C点为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4. (4) 图2表示种子萌发时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其中脱落酸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答出两点即可)。根据图2可知,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与赤霉素,二者作用效果
下图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水稻幼苗茎生长的作用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长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分子,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填跨膜运输)方式向下运输。生长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集中分布在部位。
  2. (2) 在植物幼苗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
  3. (3) 图中a~d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中,能抑制水稻幼苗茎生长的是点,促进幼苗茎生长较适宜的是点。对照组的处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