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高二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平伐功      尔无忘乃父之志 B . 而自令见放      何以汝 C . 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屈节辱命,生,何面目以归汉 D . 君臣固守窥周室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状语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脚穿鞋

莫言

我估计像我这个年纪的农村出身的人,都看到过给马或者给骡子挂掌的场面。那场面很精彩,很刺激,看一次就能记一辈子。挂马掌的人,基本上都是健壮、精干的男人,因为这活儿,既需要技术,又需要胆量。因为并不是每匹骡马都是好脾气,它一旦不高兴,一尥蹶子,就够人受的。马掌匠大多数都是铁匠,需要根据骡马的蹄子,随时修改蹄铁的大小。大多数的马掌匠都是在铁匠铺子里等活儿。他们的铺子前,用五根粗大的圆木,交叉竖起一个木架子。他们将骡子或者马弄到架子下,用两根结实的帆布带子,兜在骡子或马的前后腿之间,然后将它吊起来,这样,无论多么暴烈的骡、马,都失去了尥蹶子的能力。

我要说的是一个犹如凤毛麟角一样稀罕的下乡找活干的马蹄匠。下乡找活干,就意味着没有了器械的保护,马蹄匠要跟骡、马亲密接触,风险很大。单纯因为这,还不值当我使用“凤毛麟角”这样的高级词,我之所以使用这个词,是因为这个马蹄匠是个女的,而且是我的表姐。

我这个表姐身材并不粗壮,甚至还可以说她有几分苗条。她也不丑,甚至还可以说她比较漂亮。就是这样一个人儿,学了这样的手艺。我堂舅是个铁匠,也是马蹄匠。我堂舅并不愿意让自己的独生女儿继承自己的手艺。我表姐却很喜欢这活儿,因为喜欢,所以上心,我堂舅没怎么教,她自己就看会了。

我表姐在我们村子里大显身手赢得了高度赞誉那次,是给我们第二生产队里那匹性情极为暴烈的骡子上蹄子那个中午。那时我堂舅已经很老了,只能给我表姐当助手。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一个女马蹄匠给第二生产队的疯骡子上蹄铁,全都跑来看热闹。

我们第二生产队那匹疯骡子,是真疯。它能同时飞起两条后腿踢人,又能十分灵巧地飞起一条后腿踢狗。它还能站立起来,用两个前蹄,像拳击手一样擂人。当然,用嘴咬人,它也十分擅长。我们队长和会计贪便宜把这家伙买回来,简直是买回了一头猛兽。每次要将它套进车辕,都需要动员全队的壮劳力。一旦把它套进车,它就拉着车狂奔,速度之快,我说出来大家也不会相信。也就是说,这头疯骡子,身上有不可思议的神奇的力量,它使我们队里马车的速度大大提高。有一次它从县城给公社、供销社拉了一车煤,蛟河农场的一辆捷克产的胶轮拖拉机趾高气扬地超越了它。它野性发作,嗷嗷地叫着,拉着车就追,车上的煤被颠得纷纷落地。拖拉机司机刚开始不以为意,呼喊了一些嘲笑骡子的口号,骡子大怒,狂追不止,车越跑越轻,速度越来越快。拖拉机驾驶员一时慌乱,竟然把车开到了路沟里,差点出了人命。话说我堂舅把疯骡子拴在街边一棵柳树上,稍一懈怠,就被骡子一口咬住了胳膊。我表姐一个箭步冲上去,对着骡子的耳朵眼儿一声尖叫,那骡子像当头挨了一棍似的,两条前腿一弯就跪下了。我表姐迅速地用细麻绳在它的上唇拴起了一个疙瘩,然后将连接着细麻绳的粗绳子扔到树杈上,往下一拉,那骡子就乖乖地把头仰了起来。表姐将绳子交给我堂舅,我堂舅把绳子死劲往下一扽,那骡子痛苦得浑身颤抖,再也没有心思飞起蹄子尥人了。

我表姐从容不迫地给疯骡子剔除了旧蹄铁,用扁铲给它修平了趾甲,然后给它钉上了合适的新蹄铁。四个蹄子全部弄好,花费了大概半个小时,真是又快又好,观者无不称赞。一切收拾妥当后,我表姐将骡子上唇的麻绳松开,还轻松地拍了拍它的脑门。我堂舅将缰绳递给生产队的饲养员。众人飞快地散开,等待着疯骡子的疯狂。但奇怪的是,我们队里的疯骡子竟然没有折腾,它跟在饲养员身后,乖乖地走着,仿佛一个刚穿上新鞋的小媳妇,个头也高了两寸。

过了几年,在添油加醋的传说中,我表姐成了武功高强的女侠,那疯骡子,成了她仗义行侠时的坐骑。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叙写挂马掌的过程,着重介绍如何不让骡、马尥蹶子,粗大的圆木、木架子、结实的帆布带子等描写再现了当年挂马掌的场景,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B . 堂舅不愿意让独生女儿继承自己的手艺,但表姐却主要凭借观察掌握了这门技术,可见她是一个勇于反抗封建思想、有主见而又聪明的人。 C . 文本从不同侧面描写疯骡子的凶猛,如它飞两条后腿踢人、立前蹄擂人、用嘴咬人、与拖拉机较劲等,这些情节生动传神,表现出作者高超的描写技巧。 D . 文本语言极具个性化,如“那场面很精彩,很刺激”“是个女的”“尥蹶子”“嗷嗷地叫着”等口语化的语言,将读者带人了作者描述的场景中。
  2. (2) 表姐是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鲜明。请谈谈作者是如何具体塑造表姐的形象的。
  3. (3) 有读者认为文章最后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开始只是民间清曲、小唱。明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甫对昆山腔加以改革,使其腔调更加婉转细腻。其后戏剧家梁辰鱼创作了第一部昆腔传奇,再加上后来的一些文人争用昆山腔新声撰写传奇,昆曲的影响逐渐扩大,昆山腔在全国_______,形成了全国性的剧种。

昆曲的曲文不仅具有声韵美,文辞美的特点,而且还能传递出类似于诗文的情感美。昆曲的音律给人以高低起伏的旋律美,文辞也并非一味追求华丽,而是需要通过隐于文本之后的一点灵犀,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妙悟”之感。(   )

昆曲不仅仅是剧本文学、诗歌文学,同时还_______,把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其中。在演唱技艺方面,昆曲讲究“启口轻圆,收音纯细”。不同于京剧演唱的字正腔圆_______,昆曲的腔调清丽婉转,使听者“和悦性情、通畅血气”。在身段技艺中,昆曲与单纯的舞蹈表演不同,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数百年昆曲舞台表演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身形流转的美。另外,昆曲在服饰和配乐上也_______,如精致淡雅的服饰,清远悠婉的丝竹配乐等。这些艺术门类,若分而观之,每一种都不失为艺术精品,合而赏之,更是令人无处不感受到美的涤荡。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声名远扬    兼收并蓄    有板有眼    别出机杼 B . 声名鹊起    兼收并蓄    一板一眼    别具匠心 C . 声名鹊起    兼容并包    一板一眼    别出机杼 D . 声名远扬    兼容并包    有板有眼    别具匠心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在数百年间昆曲舞台表演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身形流转的美。 B . 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在数百年昆曲舞台表演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呈现出身形流转的美。 C . 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是在数百年昆曲舞台进行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呈现出身形流转的美。 D . 其手、眼、身、法、步种种动作,是数百年昆曲舞台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自己的特色,演员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身形流转的美。
  3. (3)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昆曲的曲文感情委婉细腻,余韵悠长,给人以审美享受,这是因为作家们将个人的情感倾注到作品中。 B . 昆曲的曲文还具有诗意的情感美,作家们借古人之歌写个人灵魂,使曲文感情委婉细腻,余韵悠长。 C . 作家们还借古人之歌写个人灵魂,使曲文感情委婉细腻,余韵悠长,让人感受到诗意的情感美。 D . 正因为昆曲曲文具有声韵美,文辞美的特点,它才成为人们喜爱的剧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颋,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第进士,调乌程尉。武后封嵩高,除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再迁监察御史。长安中,诏覆来俊臣等冤狱,颋验发其诬,多从洗宥。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时瑰①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禁莞②,朝廷荣之。

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顺在太极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盖。书史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中书令李峤曰:“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迁太常少卿,仍知制诰。遗父丧,起为工部侍郎,不开,终制乃就职。帝问宰相:“有自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乎?”对曰:“陛下任贤惟所命,何资之计?”乃诰以颋为中书侍郎。明日加知制诰。时李乂对掌书命,帝曰:“前世李峤、苏味道文擅当时,号‘苏李’。今朕得顺及义,何愧前人哉!”俄袭封许国公

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与宋璟同当国。璟刚正,多所裁决,颋能推其长。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二人相得欢甚。璟尝曰;“吾与苏氏父子同为宰相,仆射长厚,自是国器;若献可替否,事至即断,尽公不顾私,则今丞相为过之。”

八年,罢为礼部尚书。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巂州蛮苴院与吐蕃连谋入寇,获谍者,吏请讨之,颋不听,移书还其谍曰:“毋得尔。”苴院羞悔,不敢侵边。

封泰山 , 诏颂朝觐坛,世咨其文。还,分主十铨③事。卒,年五十八。诏赠右丞相,谥曰文宪。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帝爱其文,曰:“卿所为诏令,别录副本,署臣某撰,朕当留中。”后遂为故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

【注释】①瑰:苏之父苏瑰,官至左仆射。②禁筅:宫门管钥,喻指宫廷中的机要部门。③十铨: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物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B .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C .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D .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指男子20岁举行冠礼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别名,一般与本名的意义没有关系。 B . 国公:唐代爵位的等级之一,地位在王之下,在郡公、县公、县侯之上,极为尊贵。 C . 吐蕃:是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的全部,势力曾达西域、河陇地区。 D . 封泰山:意为到泰山举行祭天大典,是古代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
    A . 苏颋思维敏捷,聪明过人。他一览千字,并且立刻就能背诵;他草拟诏书思如泉涌,而且斟酌恰当。 B . 苏颋举重若轻,不战屈人。吐蕃勾结巂州蛮族谋划入侵,他归还间谍,修书警示,使吐蕃不敢妄动。 C . 苏颋深得赏识,多次升迁。武则天当政时,他官至中书舍人;唐玄宗执政时,曾破格提拔他为中书侍郎。 D . 苏颋文才超群,极受推崇。皇帝认为他不在前代李峤、苏味道之下,将其所草诏令的副本留在宫中欣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遭父丧,起为工部侍郎,辞不拜,终制乃就职。

    ②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如果说此前央视大热的《国家宝藏》让国宝能够开口说话,那么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活动“古画会唱歌”则更进一步。【甲】古典雅致的歌词、行云流水的曲调将千年古画青山绿水的场景烘托、渲染得淋漓尽致这种新形式让现代人不仅用眼睛来欣赏古画的“静美”,也用耳朵来聆听古画的旋律,更用心体会诗情画意的韵味,通过创新的艺术通感形式,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

【乙】《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这幅千古名画就像“最熟习的陌生人”一样让不少人魂牵梦萦,从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文化的渴望、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因如此,古画要变得更有吸引力、拉近与人们的距离,就必须不断拓展和开掘人们欣赏的渠道和深度,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文化传播的作用。【丙】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如今的“古画会唱歌”,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文物,借助科技手段,尊重年轻人的审美习惯,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相结合,变得更“接地气”,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1.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淋漓尽致 B . 通过 C . 熟习 D . 接地气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B . C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①

陆游

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②,相逢休问姓名谁。小车处士③深衣叟,曾是天津④共赋诗。

注:①此词系作者晚年被罢官后蛰居家乡越州山阴(今绍兴)所作。②伊:伊河,今河南境内。③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④天津:天子车马所渡之地。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是(   )
    A . “杖屦”为拄杖漫步之意,上阕首句写词人拄着拐杖在苦苦找寻春天的踪迹。 B . “洛城樱笋正当时”一句实写洛阳城春笋遍地、樱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C . “三千界外”“五百年前”句意为词人仿佛回到那遥远的地方,那久远的往事总是萦绕心头。 D . “小车处士”、“天津共赋诗”句指那驾着小车、穿着深衣的老头,曾是一起吟诗作赋、抒怀咏志之人。
  2. (2) 春景是惹人喜爱的,但因为一个“苦”字又别有意味,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______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与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_______________”。(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____________,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____________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 . 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C . 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D . 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 . 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 . 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 .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 . 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 . 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 . 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荀子•性恶》)

  1. (1) 材料一中“政”的意思是:。“格”的意思是:
  2. (2) 比较两则材料中孔子与荀子政治主张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成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成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安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B .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C .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D .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吏掾:秦朝县令的属吏,主要负责群吏的进退。《高祖本纪》中的“萧何为主吏”中的 “主吏”也是此意,萧何是当时沛令的属吏。 B . 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祖先排位,举行祭祀的地方。宗庙制规定天子九庙,诸侯七庙,大夫三庙,士和庶人各一庙。 C . 转漕:文中就是转运粮饷的意思。古时通过陆地运输粮草的称为“转”,通过水路运输粮草的称为“漕”。 D . 淮阴侯:即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淮阴人。汉四年被封为齐王,汉五年被徙为楚王,后因被人诬告谋反,贬为淮阴侯。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萧何颇有政治眼光。当汉兵到达咸阳时,众将都忙着分抢财物,只有萧何忙着收藏秦朝的律令图书,为汉王了解天下、民情打下基础。 B . 萧何深受汉王信任。汉王与各诸侯击楚时,汉王令萧何把守关中,侍奉太子,安抚民众,发布政令,并把关中所有的政事都委托给他处理。 C . 萧何善于听取意见。他能够虚心听取鲍生和召平的建议,派遣子弟,拒绝封赏,捐私财资军,消除了皇帝对他的怀疑并博得皇帝的欢心。 D . 萧何有宽广的心胸。虽然他与曹参平时并不交好,但是在临终之际,还是推荐了曹参,并告诉皇帝,自己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②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补写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 (1)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斟自饮,享受室中之乐的两句是“”。
  2. (2)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的手法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传达出渔歌和雁声的几句是“”。
  3. (3) 李密的《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
  4. (4) 陆游的《书愤》中描述他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名句是“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 (2) 君子不会选择干不正当的事得到富贵的句子是:“。”
  3. (3) 《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4. (4) 《论语》中孔子告诉子夏“为政”不可贪快,贪小利,因为:“。”
古代诗歌阅读

游月陂bēi!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己随秋气改,一褥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白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注]月陂(bēi):水泊名。因形如刀,故名月陂,遗地在;洛阳洛水之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首联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天高气炎。月明如水的秋天夜晚,诗人登上月陂堤岸,东走西游,悠然四顾。 B . 秋气萧瑟,万物改颜,这是不以人的意儿为传称的。但当人阅对鼎不之气,却斟上一杯美酒,乐在其中。 C .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诗人认为人世间有些事信,说不上有什么来由,繁杂而无头绪,无力计较。 D . 本诗写“静观自得”,在诗人的笔下,月陂堤内外,骨致宜人,休现了诗人所追求的清静自如的理想境界。
  2. (2) 诗歌的颈联广受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的诗剧,完成下面小题。

过客(注)

鲁迅

时:

或一日的黄昏。

地:

或一处。

人:

老翁——约七十岁,白头发,黑长袍。     

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

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

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女孩正要将坐在树根上的老翁搀起。)

翁——孩子。喂,孩子!怎么不动了呢?

孩——(向东望着,)有谁走来了,看一看罢。

翁——不用看他。扶我进去罢,太阳要下去了。

孩—— 我,看一看。

翁——唉,你这孩子!天天看见天,看见土,看见风,还不够好看么?什么也不比这些好看。你偏是要看谁?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 还是进去罢。

孩——可是,已经近了。阿——阿——,是一个乞丐。

翁——乞丐?不见得罢。

(过客从东面的杂树间跄踉走出,暂时踌躇之后,慢慢地走近老翁去。)

客——老丈,你晚上好?

翁——阿,好!托福。你好?

客——老丈,我实在冒昧,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极了。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

翁——唔,可以可以。你请坐罢。(向女孩,)孩子,你拿水来,杯子要洗干净。

(女孩默默地走进土屋去。)

翁——客官,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

客——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

翁——阿——。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 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女孩小心地捧出一个水杯来,递去。)

客——(接杯)多谢,姑娘。(将水两口喝尽,还杯)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

翁——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我就要前去。老丈,你大是久住在这里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

翁——前面?前面,是坟。

客——(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翁——前面?前面,是坟。

客——(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向老翁)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

翁——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

客——不知道?

孩——我也不知道。

翁——我也不知道。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宠,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 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了。

客——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举起一足给老人看)——因此,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哪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

客-—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

翁——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

客——唉唉,不理他……(沉思,忽然吃惊,倾听着)不行!我还是走的好。我息

不下。可恨我的脚早经走破了。(准备走路)

孩——给你!(递给一片布)裹上你的伤去。

客——多谢,(接取)姑娘。这真是……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这能使我可以走更多的路。(就断砖坐下,要将布缠在踝上)但是,不行!(竭力站起,)姑娘,还了你罢,还是裹不下。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

翁——你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没有好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什么好处。但在我,这布施是最上的东西了。你看,我全身上可有这样的。

翁——你不要当真就是。

客——是的,但是我不能。我怕我会这样: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象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 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向女孩)姑娘,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还了你罢。

孩——(惊惧,退后)我不要了!你带走!

客——(似笑)哦哦, 因为我拿过了?

孩——(点头,指口袋)你装在那里,去玩玩。

客——(颓唐地退后,)但这背在身上,怎么走呢?……

翁——你息不下,也就背不动。——休息一会,就没有什么了。

客——对咧,休息……(但忽然惊醒,倾听)不,我不能!我还是走好。 你总不愿意休息么?

客——我愿意休息。

翁——那么,你就休息一会罢。

客——但是,我不能。

翁——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

客——是的。还是走好。

翁——那么,你还是走好罢。

客——(将腰一伸)好,我告别了。我很感激你们。(向着女孩,)姑娘,这还你,请你收回去。

 (女孩惊惧,敛手,要躲进土屋里去。)

翁——你带去罢,要是太重了,可以随时抛在坟地里面的。

孩——(走向前,)阿——,那不行!

客——阿阿,那不行的。

翁——那么,你挂在野百合野蓊薇上就是了。

孩——(拍手,)哈哈!好!

翁——哦哦……

(极暂时中,沉默。)

翁——那么,再见了。祝你平安。(站起,向女孩)孩子,扶我进去罢。你看,太阳

早已下去了。(转身向门)

客——多谢你们。祝你们平安。(徘徊,沉思,忽然吃惊)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

(女孩扶老人走进土屋,随即关了门。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一九二五年三二日。

(注)鲁迅当时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中心——北京,深感黑暗势力的浓重,只身奋战的孤独与前途的渺茫;同时又感到战斗不能松懈,必须顽强地坚持下去,故而将思想矛盾通过笔墨表达出来。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老翁是一个“过来人”,曾经也是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出,但他却从“过客”队伍中遗落下来,忘掉了先前呼唤他的声音。 B . 文中女孩儿善良,对生活和前途充满向往,凭着本性和活力爱着这个肃杀世界中仅存的美好,她是作者心中希望的化身。 C . 过客谢绝了小女孩送给他包裹脚伤的布片,虽然认为“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但他不能接受,这体现了他孤傲的性格。 D . 文中运用象征手法,如“声音”象征时代的希望和理想,“野百合、野蔷薇”象征美好和青春,“坟”象征悲观的革命前景。 E . 全篇以对话体的诗剧形式来表现,通过三人的对话来展开情节,矛盾冲突的焦点是过客停下、回去、前进,层层推进,构思独特新颖。
  2. (2) 赏析画线的句子。
  3. (3) 分析文中“过客”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写作者登上裴迪家的小台远望云雾缭绕的山峰,“望”字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B . 颔联描写登台所见景物,画面空旷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 C . 颈联写以前只知道去遥远的树林边,没想到登上这间茅檐的小台,同样可以欣赏到美景,表达作者后知后觉的遗憾。 D . 尾联写自己以后会乘兴月下来访,嘱咐裴迪不要把院门闩上,再次强调作者台上观景的喜悦。
  2. (2) 《剑桥文学史》高度评价王维“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举的例子就是“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请同学们试着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神仙府

韩少功

马桥上弓的一幢老屋还残存了一角,本地人把这幢无主的楼房叫做“神仙府”,有一种戏谑的味道。我后来才知道,神仙是指几个从不老实作田的烂杆子,又名马桥的“四大金刚”——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里就住在这里。

我到神仙府去过一次,是受干部的派遣用红黄两色油漆刷写毛主席语录牌。我去的时候,知道神仙府的金刚们或是谢世或是出走,现在只留下一个马鸣;他不在家,我在老屋右厢找一个地方做了一块语录牌:即“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平时半干半稀”一句,希望对这里的主人有所教育。

我听得身后有人感叹:“时乱矣。”

我身后有一个人,不知何时冒了出来。他瘦得太阳穴深陷,笼着袖子冲着我微笑,想必就是马鸣了。

我问他刚才说什么。

他再次微笑,说这简笔字好没道理。汉字六书,形声法最为通适。繁体的时字,意符为“日”,音符为“寺”,意日而音寺,好端端的改什么?改成一个“寸”旁,读之无所依循,视之不堪入目,完全乱了汉字的肌理,实为逆乱之举。

文绉绉的一番话让我吓了一跳,也在我的知识范围之外。我赶忙岔开话题,问他刚才到哪里去了。

他说钓鱼。

“鱼呢?”我见他两手空空。

“你也钓鱼么?你不可不知,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道。大鱼小鱼,有鱼无鱼,钓之各有其道,各有其乐,是不计较结果的。只有悍夫刁妇才利欲熏心,下毒藤,放炸药,网打棒杀,实在是乌烟瘴气,恶俗不可容忍,不可容忍!”他说到这里,竟激动地红了脸,咳了起来。

“你吃了饭没有?”

他捂着嘴摇了摇头。

我很怕他下一句就找我借粮,没等他咳完就抢占话头,“还是钓了鱼好。好煮鱼吃。”

“鱼有什么好吃?”他轻蔑地哼了一声,“食粪之类,浊!”

“那你……吃肉?”

“唉,猪最蠢,猪肉伤才思。牛最笨,牛肉折灵机。羊呢,最怯懦,羊肉易损胆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种说法我真是闻所未闻。

他看出我的疑惑,干干地笑了,“大地之大,还怕没什么可吃?你看看,蝴蝶有美色,蝉蛾有清声,螳螂有飞墙之功,蚂蟥有分身之法,凡此百虫,采天地精华,集古今灵气,是最为难得的佳肴,啧啧啧……”他滋味无穷地搭嘴搭舌,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取来一个瓦钵,向我展示里面一条条黑色的东西。“你尝尝,这是我留着的酱腌金龙,可惜就这一点点了,味道实在是鲜。”

我一看,金龙原来就是蚯蚓,差点翻动了我的五腑六脏。

“你尝呵,尝呵。”他热情地咧开大嘴,里面亮出一颗金牙。一口黄酱色的溲气扑面而来。

我赶快夺路而逃。

以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见他,几乎没有机会碰到他。他是从不出门做功夫的,他们四大金刚几十年来是从不沾锄头扁担一类俗物的。谁饿了,就不见了,回来时抹着嘴,可能已吃了什么野果野虫,或者已在人家的地上偷了一个萝卜或者包谷,生生地嚼下肚而已。若是烧上一把火煨熟来吃,已经算是辛苦万分劳累不堪的俗举,要被其他的金刚耻笑。他们整日逍遥快活,下棋、哼戏、观风景,登高远望,胸纳山川,腹吞今古,有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的飘逸之姿。在地里做功夫的人当初看见他们“站山”,免不了笑。他们不以为然,反过来笑村里的人终日碌碌,怎比得上他们邀日月为发,居天地为宅,尽赏美景畅享良辰!

四大金刚中的胡二去过县城讨饭,县里发了话来,说马桥的人选城讨饭影响太坏,实在有困难的就应该扶助救济。老村长罗伯无法,只好叫会计马复查从仓里出了一箩谷,给神仙府送去。

马鸣是很硬气的人,瞪大眼睛说:“非也,人民群众血汗,你们拿来送人情,岂有此理!”

他反倒有了道理。

复查只好把一箩谷又扛了回来。

马鸣没有为村里的井打过石头,挑过泥巴,就决不去井边汲水。他总是提着他的木桶,去两三里路以下的溪边打水,一桶水压得全身几根骨头胡乱扭成一把,走几步就要歇三步。

有人见此情形有点同情,说全村人的井,就少了你的一口水?他咬紧牙恨恨地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他时常在外面露宿,说人生最要紧的就是梦。睡在蚁穴边可做帝王梦,睡在花丛里可做风流梦,睡在流沙前可做黄金梦。他一辈子什么都可少得,就是梦少不得。他最可怜世人只活了个醒,没有活个觉,觉醒觉醒么,觉还在前。不会做梦的人等于只活了一半,实在是冤天枉地。

他的这些话,都被人们当作疯话,当作笑话。确切地说,他是一个与公众没有关系的人,是马桥的一个无,一块空白,一片飘飘忽忽的影子。

(节选自《马桥词典》,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地人戏谑地把马鸣的住处称为“神仙府”,小说中也多处使用戏谑的语气来表现马鸣的生活状态,增强了小说语言的表现力。 B . 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塑造马鸣的形象,如“钓翁之意不在鱼”这样文绉绉的话语,与其生活处境形成反差,强化了小说的批判力量。 C . 小说没有用连贯发展的情节来塑造人物,而是剪辑多个生活场景,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人物独特的个性。 D . 小说对另外三个“金刚”形象着墨不多,主要采用群像塑造的方式进行简笔勾勒,有利于突显马鸣的小说主人公地位。
  2. (2) 马鸣这一形象复杂,具有两面性,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结尾为什么说马鸣“是一个与公众没有关系的人”?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人刘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文彦博在枢府 , 有所闻,每呼安世告之,安世从容言谈,有匡正天下之志彦博甚叹奖之。后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光入相,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者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指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绝灭义理,实为‘四凶’,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舆,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后章惇用事,尤忌恶之,三至于新州别驾。蔡京等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徒梅州。惇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蔡京既相,连七谪至峡州羁管。宣和六年,复待制,中书舍人沈思封还之。明年卒,年七十八。淳熙八年,孝宗赐谥“忠定”。安世仅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节选自《宋史·刘安世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B . 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C . 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D . 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枢府是主管军政大权的中枢机构,宋有枢密院、内阁、军机处等多种称谓。 B . 四凶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个凶兽,文中指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四人。 C . 土豪是指地方上有钱且有势的人,也指乡里有钱有势的恶霸,文中指后者。 D . 封还多指封还诏敕,皇帝制敕下发前,官员如发现不妥,可以封还、驳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安世年少有志,风度从容。他少年时就对政事有自己的见解,面对文彦博这样的中枢要员,也能淡定恳切地谈论自己的志向,深得对方赞赏。 B . 刘安世诚实正直,不惧权贵。他受教于司马光,尽心诚意不说假话;以大不敬罪弹章惇、梁焘等,使他们被判流放新州,受到应有的惩罚。 C . 刘安世揭露不法,遭到报复。章惇、蔡京等人不但多次贬谪、流放他,还派遣专人前去刺杀他,只因刺客在中途死,刘安世才逃脱一劫。 D . 刘安世笑对生死,执着坚定。他不惧死亡对自己的威胁,却悉心安排同伴的家庭后事;敢与皇帝当庭争辩,即使触犯龙颜,也坚持自己的观点。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②惇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

  5. (5) 刘安世的母亲支持他做谏官吗?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在《劝学》中以亲身体验,通过“”与“”两句的对比,强调与其整天苦思冥想,不如努力学习。
  2. (2) 李商隐《锦瑟》中“”一联,意象神奇而空灵,上句描绘出宏阔而寂寥的境界,下句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3. (3) 《离骚》一文中以“”诗人直抒胸胞、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 (4) 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种凄凉之意。
  5. (5)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认为“一个人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的一句是“”。
  6. (6)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

23日12时41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前,军事专家张召忠有1200多万微博粉丝,大多是90后、00后。但5年前张召忠却不被年轻人看好,被嘲讽为“战略忽悠局”局长。而他欣然接受了这个“黑称”,主动走近年轻人,入驻年轻人聚集的B站等视频平台。在知乎话题“为什么很多人对张召忠由黑转粉”下,年轻人普遍认同“他有真才实学,深入浅出,不讲大道理”“在他那里自觉打卡学习,与其说是崇拜偶像,不如说找了个老师”。他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介绍了中国成就,使年轻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和过去人们崇拜电影娱乐明星不同,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追星”追得很有质量,他们不轻信、不盲从、会思考,在自己崇拜的人身上汲取营养。

阅读材料后,作为00后的你,从追星人或“被追星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城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还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其实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好度,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人民网)

材料二:

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

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首批试点地区,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截至目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普通话、苏州话、英语口语比赛;苏州市语委办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四百多名苏州话辅导师;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电总台已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二十多条公交线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

从2017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话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推广苏州话。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哉”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

(摘自《保护传承吴侬软语,方言文化能不能“嗨”起来?》苏州新闻网2019.5.30)

材料三:

早在2012年,科大讯飞就以粤语为突破口开展方言识别技术攻关。2017 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计划”,3年来已收集方言语音超过86万条,支持23种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潮南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微信小程序“我AI说方言”方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

“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之一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以前,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调查者主观感知,而归纳完整的语音变化、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工作难以单靠人力完成,所以有必要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其实,外语语音识别与方言识别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是相通的。随着技术进步,可用统一的语音识别模型,导入各地方言等不同语料进行无监督训练。我国语言学界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区,方言识别难度有所不同,落实到输入法产品中,识别准确率也略有差异。

适配不同的方言识别,对整体语音识别技术会是一种促进和优化,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关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一半以上。国外智能语音产品厂商也在努力开发能识别各种英语口音的版本。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新华网2019.8.29)

  1. (1) 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 . 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 . 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社会交际、适应不同交际场合而存在的,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 . 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2. (2) 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多言多语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所以我国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普通话,要鼓励孩子从小大胆说方言。 B . 材料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需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与方言能够和谐相处。 C . 材料二: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方面,苏州采取了多种有效举措,他们的经验无疑是最有效的,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推广。 D . 材料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国方言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各种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利于企业差异化竞争。
  3. (3) 材料一、二强调方言保护,下列说法中“有利于方言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    )
    A . 流动人口普遍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B . 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 而伴随这一 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 . 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D . 民革苏州市委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4. (4) 材料一侧重论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5. (5)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方言保护?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