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语文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7·23”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 B .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建造航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C . 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抓紧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尽快落实就业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 D . 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古代诗歌阅读

忆秦娥

【宋】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 , 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注:①中斋:南宋爱国词人邓刻的号。他和刘辰翁是同乡,曾参与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指元宵节。旧俗于正月十五晚张灯结彩,供人通宵观赏,故称“烧灯节”。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邓剡于上元节聚客叙旧,客散之后怀念起往事,写了一首《忆秦娥》赠给刘辰翁,刘辰翁读后感到凄凉,就按原韵写了这首和作。 B . 上片描写元宵节早上的京城,风雪交加,行人稀少,江山虽依旧如故,但这一片寒冷凄凉的景象,令人想到往昔的繁盛已不复再现。 C . “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这里的“风和雪”,不单是自然景象的实写,还象征着元蒙统治下那种严酷气氛。 D . 词人感叹自己在短短的一生中竟经历了国家的兴亡,现处于元人统治之下,所幸作为宋朝遗民,仍能对着当年的明月。
  2. (2) 词人序中感言“随韵寄情,不觉悲甚”,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之“悲”从何而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 (1) 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

  2. (2)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击(zǔ )         瓦( lì)           趿拉(tā)           勉(qiǎng) B . 丧(jǔ )          弃(bìng)      体(zài)         样(mó) C . (xiè)         蹂(1ìn)        矿(cáng)      道(hàng) D . (sè)         染(xuàn )     守(è)            疲(bèi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研究中国自己的法治道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对法治的理解,我国古代立法、司法实践算不算法治文明,与我们当代的法治实践有何关系,能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认真听听法家的话语。“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等等,这些都是法家对其基本“法治”思想的表达。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思想占据重要位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下,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今天我们借鉴传统法律文化,必须加以改造,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摘编自武树臣《听法家如是说》)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我国古代是否有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学术界存在着一边倒的否定声音。 B . 法家提倡奖惩分明,不论身份高低贵贱或者情感亲疏远近都要按照法律行事。 C . 法家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了国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 D . 在法家看来,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既取决于君主的品德,又取决于法律制度。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引用法家的相关言论否定了学术界对法家及法治思想的简单而偏颇的认识。 B . 文章以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有法治思想,也有先进的法治文明。 C . 文章借用法家治国的法治思想,采用归谬法阐释了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D . 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作用。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法家的法治理论丰富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 B . 要让法律更好地发挥治理工具的作用,就要君臣官民遵纪守法,让统治者树立威信。 C . 法家的法律对官吏和百姓均有约束力,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撑。 D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大防,字微仲,其先汲郡人。大防进士及第,调永寿令。县无井,远汲于涧,大防行近境,得二泉,欲导而入县,地势高下,众疑无成理。大防用《考工》水地置泉之法以准之,不旬日,果疏为渠,民赖之,号曰“吕公泉”。迁著作佐郎、知青城县。故时,圭田【注】粟入以大斗而出以公斗,获利三倍,民虽病不敢诉。大防始均出纳以平其直,事转闻,诏立法禁。青城外控汶川,与敌相接。大防据要置逻,密为之防,禁山之樵采,以严障蔽。韩绛镇蜀,称其有王佐才。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开封府。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丞,封汲郡公。三年,吕公著告老 , 超拜大防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提举修《神宗实录》。大防见哲宗年益壮,日以进学为急,请敕讲读官取仁宗迩英御书解释上之,置于坐右。又摭乾兴以来四十一事足以为劝戒者,分上下篇,标曰《仁祖圣学》,使人主有欣慕不足之意。大防立朝挺挺,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 , 凡八年,始终如一。宣仁后崩,寻改永兴军。未几,左正言上官均论其隳坏役法,右正言张商英、御史周秩、刘拯相继攻之,学士,知随州,贬秘书监。言者又以修《神宗实录》直书其事为诬诋,徙安州。兄大忠自渭入对,哲宗询大防安否,且曰:“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大忠泄其语于章惇,惇惧,绳之愈力。绍圣四年,遂贬舒州团练副使,安置循州。至虔州信丰而病,遂 , 年七十一,曰正愍。

    大防身长七尺,眉目秀发,声音如钟。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每朝会,威仪翼如,神宗常目送之。

(选自《宋史·吕大防传》,有删节)

【注】圭田,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B . 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C . 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D . 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权、夺在文中分别是指官职提升、暂时代理官职和削除官职。 B . 告老,古代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致仕”、“下车”等。 C .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吕大防曾被封为汲郡公,故称之。 D . 谥,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的封号。吕大防为官清正,仕途遭忧,故谥“正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吕大防有经世致用之才。他采用水地置泉之法,为永寿县百姓成功解决了汲水不便的问题。 B . 吕大防有公正为民之心。他主政青城时,改革旧弊,统一粟米出入的量具,还百姓以公平。 C . 吕大防精心辅佐皇上。他摘录乾兴以来四十一事,编成《仁祖圣学》一书,使哲宗自感不足。 D . 吕大防为官有劣迹。他曾经毁坏役法,还在主修《神宗实录》时直书其事,有污神宗圣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

    ②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

下列各项中,两句话都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 . 便可白公姥  否泰如天地 B . 我有亲父母  昼夜勤作息 C . 女行无偏斜  逼迫兼弟兄 D . 及时相遣归  生人作死别
作文:

人们常说过去的就过去了,人要往前看;但也有人说不能不向后看。关于“向前看”和“向后看”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知音吴征镒

吴晶晶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说出每一种植物的名字、了解每一种植物的习性,那么吴征镒一定是其中一个。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听懂每一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一种植物的情感,吴征镒也是其中一个。

结缘草木

这位一生与研究植物的科学家家里什么植物也没有种,那些花草树叶都清清楚楚地记在他的脑子里。

“现在我的身体不行了,做不了什么事情了。我搞了一辈子植物学研究,仍感到学无止境。”这位老科学家说。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古话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吴征镒院士曾亲笔书写了这八个字,刻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球场边的一块石头上。

他经常对年轻人讲述这八个字的意义,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吴征镒和植物打交道,第一位启蒙老师竟是家里的后花园。那时才五六岁的他最爱去花园里玩耍,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让他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这个小时候喜欢琢磨花花草草的孩子,后来竟成了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大植物学家。

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吴征镒一辈子沉浸在他钟爱的植物学研究中,践行着“极命草木”的精神。

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吴征镒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这样的赞誉来自于吴征镒对植物学研究的热爱和数十年的潜心积累。不管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还是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艰难,或是在动荡的“文革”时期,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植物学研究。

在西南联大任职期间,他在茅草房里创建了一间用破木箱和洋油筒建成的植物标本室,这个极为简陋的标本室竟然拥有两万多号标本;他在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科考调查,和几个年轻教师一起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土地庙里自画自刻自印,历时3年,出版了石印版的《滇南本草图谱》。

他还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抄录和整理了我国高等植物各种属的文献记载,以及这些植物的分布,完成了一套3万多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成为后来《中国植物志》最基本的资料之一。

“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之一,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植物有着广博知识的真正学者。”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样评价吴征镒。

“摔跤冠军”

植物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考察。吴征镒以花甲之龄,仍一次次到西藏、新疆等地考察。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塔什库尔干沙漠里的仙人掌与他说着只有他才懂的语言。

植物王国云南更是吴征镒考察最频繁的地区。每逢雨季,云南的红土地让这位植物学家可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吴征镒长了一双平脚板,走路不稳,经常摔跟头。

“大家给他送了个雅号叫‘摔跤冠军’,但是他满不在乎,因为摔跤还给他带来过意外收获。”昆明植物所原所长周俊院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文山考察,吴征镒在密林中摔了一跤,当他坐在地上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白色寄生植物,仔细一看就认出是“锡杖兰”,这是中国植物分布的新记录。

他总是自己做最基础的工作,从野外考察,到写出名录,再带领大家分科分属编写。除了植物的名称,科、属、种,定名人,发表日期,分布区及用途外,他还详细描述历代植物文献中的记载,一丝不苟。和吴征镒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说,吴老是真正“沉在下面”做学问的科学家。

壮心不已

直到耄耋之年,吴征镒仍在关注着我国植物学研究的动态,与国内外有关植物学家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与身边的助手、学生交流信息。

“这一年多来,他的眼睛不行了,耳朵背,行动不便,但他仍坚持每天工作3个小时。”他的秘书杨云珊说。

2003年、2004年、2006年,吴征镒作为主要执笔人完成了三部共计430余万字的专著;2007年,他在91岁高龄的时候应邀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

当得知自己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时候,这位一生淡泊名利的老科学家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协力做的居多,今天个人得到国家如此重大的褒奖,我只能尽有生之力,多带一些年轻人,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

92岁的吴征镒,爱着每一片绿叶,他的生命之树也因此而常青!

(摘自新华网2008年1月8日,题目有改动。)

  1. (1) 下列选项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懂(méng)         忸怩                帐蓬            然而止(jiá) B . 磨(zhuó)         慰(jì)           窸窣            离群索居 C . 耄耋(mào dié)      邀(yīng)         安详            无可辩驳 D . 心(qián)         包(zā)          笼罩             屏气静神
  2. (2) 吴征镒从事植物学研究的事迹和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小标题

    事迹概括

    精神品质

    结缘草木

    吴征镒从小与草木结缘,一生践行“极命草木”的精神。

    中国植物的“活字典”

    注重积累,坚持不懈。

    “摔跤冠军”

    壮心不已

    耄耋之年的吴征镒依然坚持工作,要多带年轻人,给大家做垫脚石。

  3. (3) 文章标题中为什么称吴征镒为“草木知音”?

21.阅读下面图表,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中学在学校读书节期间对1000多名在校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如下:

××中学学生阅读方法调查结果

方法

随便翻翻,了解大意

只挑选有趣的地方读

摘抄好词佳句

能有选择性的精读、品读

结果

57%

23%

15%

18%

1)用简明的语言表述调查表所反映出的最主要的问题。(2分)

                                                   

2)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你有哪些建议?(3分)

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房的一项是(   

A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B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C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D斗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8.“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下列有关鲁迅及其创作情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B.我们学过的《社戏》《故乡》《孔乙己》《一件小事》《祝福》等,均选自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C.《狂人日记》是鲁迅始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白话小说。

D.《彷徨》反映了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但是更表现了他“路曼曼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兴高彩烈    缅甸    嬉闹    撕打        

B.得意洋洋    汲取    睚眦    天赋

C.比比皆是    反馈    端倪    锻炼        

D.各执己见    陡峭    悬崖    纷纭

16用下面的短语组成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各一副。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6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渡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                                                                                

   端午节: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河南新郑市西10公里处欧阳寺村,有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墓地。             

墓祠大殿门楣上方横匾上,有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欧阳文忠公祠”六个大字。

1075年欧阳修死后,被赐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

③其墓地坐北朝南,前有墓祠,后为坟冢。

④按照宋制,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葬开封京畿五百里内。

⑤同年敕建寺院,称欧阳寺,并赐祀田2100亩。后人遂称刘村为欧阳寺村。

A.②⑤④①③       B.④②③⑤①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⑤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

C.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

①危弦:急弦。

②捩柂(liè duò):扭转船舵。

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18上片后两句描写了一幕什么样的场景?句中的“重”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19词的下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陈敏,字元功,赣之石城人。父皓,有才武,建炎末,以破赣贼李仁功,补官至承信郎。敏身长六尺余,精骑射,积官至忠靖郎。以杨存中荐,擢阁门祗候。时闽地多寇,殿司兵往戍,率不习水土。至是,始募三千兵置左翼军,以敏为统制,漳州驻扎。敏按诸郡要害,凡十有三处,悉分兵扼之,盗发辄获。赣州齐述据城叛,啸聚数万,将弃城南寇。敏闻之曰:“赣兵精劲,善走崄,若朝廷发兵未至,万一奔冲,江、湖、闽、广骚动矣。”不俟命,领所部驰七日,径抵赣围其城。逾月,朝廷命李耕以诸路兵至,破之。累功授右武大夫,封武功县男【1】,领兴州刺史。召赴,宋高宗见其状貌魁岸,除破敌军统制。寻丁母忧,诏起复,以所部驻太平州。

绍兴三十一年,金国主完颜亮来攻,成闵为京湖路招讨使,以敏军隶之,升马司统制,军于荆、汉间。敏说闵曰:“金人精骑悉在淮,汴都必无守备,若由陈、蔡径捣大梁,溃其腹心,此救江、淮之术也。”不听。从闵还驻广陵,时金兵尚未渡淮,敏又说闵邀其归师,复不听,敏遂移疾归姑孰。

宋孝宗即位,张浚宣抚江、淮,奏敏为神劲军统制。浚视师,改都督府武锋军都统制。朝廷遣李显忠北伐,浚欲以敏偕行,敏曰:“盛夏兴师非时,且金人重兵皆在大梁,我客彼主,胜负之势先形矣。愿少缓。”浚不听,令敏屯盱眙。显忠至符离,果失律,敏遂入泗州守之。金人议和,诏敏退守滁阳。敏请于朝,谓滁非受敌之所,改戍高邮,兼知军事。与金人战射阳湖,败之,焚其舟,追至沛城,复败之。

乾道元年,迁宣州观察使,召除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居岁余,敏抗章曰:“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仍请更筑其城。乃落常阶,光州观察使。四年,北界人【2】侍旺叛于涟水军,密款本朝,称结约山东十二州豪杰起义,以复中原。上以问敏,敏曰:“旺欲假吾国威以行劫尔,必不能成事,愿勿听。”适屯田统领官与旺交通,旺败,金有间言,上知非敏罪,乃召敏为左骁卫上将军。(节选自《宋史·陈敏传》)

【注释】1.县男:爵位名,唐代开始设置,为从五品,金、元沿置,明废。2.北界人:北国人。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B.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C.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D.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B.丁母忧,遭逢母亲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须守孝三年,任官者须解官,服满后起复。

C.周庐,古代皇宫周围所设的警卫庐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警卫值班室。

D.除,在文中是免除、罢免之意,此外还有台阶之意,如洒扫庭除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敏为将坚决果断。当朝廷尚未发兵之时,他就率领部队奔驰七日,直接到赣州城围剿齐述并大破之。

B.陈敏为国恪尽职守。他劝说成闵乘金兵不备之时进攻大梁来救江淮地区,但成闵并未听从他的意见。

C.陈敏深谋远虑。李显忠北伐时,陈敏劝说张浚不要急于出兵,因为胜败的形势先已形成了,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D.陈敏深得皇帝赏识。当金国人离间他时,皇帝不但知道不是陈敏的过错,反而征召他入朝担任高级武官。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敏按诸郡要害,凡十有三处,悉分兵扼之,盗发辄获。

2)敏又说闵邀其归师,复不听,敏遂移疾归姑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B.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C.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D.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从汉代开始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指孝悌之人,指清廉之士。后来合称孝廉。历代因之。

B. 迁:晋升或调动。左迁是降职、贬官,而右迁是提升调用。

C. 露布:指檄文、捷报类布告性文书,往往加以缄封,亦谓公布文书。

D. 执事:在文中的意思是朝廷。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一句中,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应译为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操在济南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早年的目光远大和胆略过人。

B. 曹操先后打败了袁术、袁绍,后来又招安了包藏奸心的刘表,让他当上了宰相。曹操认为,刘表作为臣子,显贵至极,这已超过了刘表原来的愿望。

C. 曹操断然拒绝让出兵权,这是一位考虑成熟而老练的政治家老谋深算的明智之处,显示出曹操在关系个人命运和国家安危的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半点犹豫和含糊的。

D. 从让县这一做法来看,曹操反倒全人以谦恭礼让、充分考虑舆论影响的印象,政治上获得极大的成功。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2)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