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 (1)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史怀哲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周国平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朱熹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发言稿,准备在“疫情后开学座谈会”上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因为有梦想,所以我存在。你在你的领域里不惜青春,我在我的道路上不知疲倦。

    青春总是和奋斗与梦想联系在一起的,你认为当代青年应当有怎样的青春?请你根据自己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这不只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使命。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正站在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2014年,在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却只有一个。尽管近年来,阿里巴巴、华为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注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总体形象欠佳。

(摘编自冯蕾《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2017年5月10日)

材料二:

(选自《2013上半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调研报告》)

材料三: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备受热议,与其说触及了“中国智造”的痛点,毋宁说触碰了中国品牌的“弱点”。那些卖断货的日本马桶盖,实际上不少产自中国,返销日本,又被中国游客买回来。媒体曾披露了一个案例,杭州一位居民在日本大阪购得一个马桶盖,发现其产地竟为杭州下沙,感叹“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

很多时候,国货不是质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够;不是价格高,而是没有形成与品质相匹配的品牌效应。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中国品牌有过一段群星灿烂的历史。从熊猫电视、燕舞录音机、雪花冰箱,到双星球鞋、海鸥照相机,再到英雄钢笔、乐凯胶卷、龙虎牌清凉油,国产品牌装点着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

我们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还不够多,从“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到中国游客在海外被称为“会走路的钱包”……一幕幕场景逼迫人们思考:如何才能打造更多的中国品牌?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增品种,就难以满足消费者所需;没有品质,就形成不了品牌。

(摘编自王石川《中国品牌当能纵横四海》2016年4月22日)

材料四:随着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中国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想到,中国本土品牌会发展得这么快。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拿走的市场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在2016年增长2.9%,但本土企业的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的销售额只增加了1.5%。

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消费者变化莫测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趋势并适当加入中国元素进行设计,面对消费者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做出调整。而一些跨国公司发展乏力,正是由于决策与市场的分离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竖井”。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大牌在大型百货店、超市、免税店的销售渠道优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事实上,随着中国消费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时代,中国企业打造一批优秀的中国品牌,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不久前,老牌化妆品品牌百雀羚成为有美妆研发“诺贝尔”平台之称的国际化妆品化学家联合学会联盟(IFSCC)的首家中国金牌会员。几乎同时,它的一次互联网营销,也惊艳了消费者和市场。

(摘编自《读懂品牌消长背后的观念之变》2017年7月3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个“中国品牌日”受到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国制造”而言,它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 B . 当前,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C . “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会走路的钱包”等说法逼迫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创立中国品牌。 D . 大众在购买智能电视时,对品牌的关注度仅处于第三位,远低于质量和价格因素,但高于售后、系统、外形等因素。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里巴巴、华为、百雀羚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表明了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 B . 从材料二看,六个因素是各自独立的,但若“品牌”产品做到质优价更廉,则其关注度将会占据绝对优势。 C . 材料提到的中国游客从日本购买马桶盖的事例,反映了国货不仅质量不行,还有知名度不够等问题。 D . 在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2016年外国品牌销售额只增加1.5%,而本土企业的销售额增幅超过8%,说明本土企业已占据优势。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

(《墨子·兼爱》)

  1. (1)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孝”,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申明孝道并指明其作用的句子是
  2. (2) 简析儒家和墨家论述“孝”的角度的区别。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     , 省内各市纷纷“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

②我县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文体设施    

③“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    

A . 不堪忍受    日趋笃厚     意兴阑珊         B . 不堪忍受    日臻完善     意兴盎然      C . 情何以堪    日臻完善     意兴阑珊        D . 情何以堪    日趋笃厚     意兴盎然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暗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 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1.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慢与不满。 B .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 C .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等文句都是为下文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 D . 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自己,也是为纪念与胡笛的友情。 E . “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
  2. (2) 石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作者写胡笛这个人物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 (4) 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材料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材料三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铺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铺啜也。”

(《孟子·离娄上》)

  1. (1)     材料一中“贼”的意思是;材料二中成语说明了士应当“弘毅”的原因。
  2. (2) 对照三则材料中儒家对“士”的操守要求,说说当代学子应具备哪些品格。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羲献父子、颜筋柳骨,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入_____,也早早地______“琴棋书画”四技的行列。它虽然不是画,不是舞蹈,不是歌曲,却有绘画的美感、舞蹈的节奏、歌曲的旋律。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_______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隶书的参差俯仰、楷书的方正端庄、行书的错落有致、草书的______,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线条是书法艺术家心灵颤动的轨迹,是书法欣赏者心灵触动的凭借。通过书法线条形成心灵的交流,从而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中国书法通过变化无穷的线条,把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描绘得有声有色。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雅之堂    跻身    因而    天马行空 B . 大方之家    跃居    从而    信马由缰 C . 大方之家    跻身    因而    信马由缰 D . 大雅之堂    跃居    从而    天马行空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书法通过线条实现心灵的交流,从而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 B . 通过书法线条形成心灵的交流,从而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 C . 书法通过线条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心灵的交流。 D . 通过书法线条将书法艺术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心灵的交流。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郭居士南园记

黄庭坚

    ①以道观分于崭岩之上,则独居而乐;以身观国于蓬荜之间,则独思而忧。士之处污行以辞禄,而友朋见绝;自聋盲以避世,而妻子不知,况其远乎?

    ②东郭居士尝学于东西南北,所以游居,半世公卿,而东郭终不偶。驾而折轴,不能无闷;往而道塞,不能无愠。退而伏于田里,与野老并锄灌园乘屋不以有涯之生而逐无堤之欲久见蘧然独觉释然自笑。问学之泽,虽不加于民,而孝友移于子弟;文章之报,虽不华于身,而辉光发于草木,于是白首肆志而无弹冠之心,所居类市隐也。

    ③总其地曰“南园”,于竹中作堂曰“青玉”,岁寒木落而视其色,风行雪堕而听其声,其感人也深矣。据群山之会,作亭曰“翠光”,逼而视之,土石磊砢,缭以松楠;远而望之,揽空成色,下与黼黻文章同观。其曰翠微者,草木金石之气邪?其曰山光者,日月风露之景邪?不足以给人之欲,而山林之士甘心 图片_x0020_100001  ,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因高筑阁曰“冠霞”,鲍明远诗所谓“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者也。其宴居之斋曰“乐静”,盖取兵家《阴符》之书曰“至乐性馀,至静则廉。”《阴符》则吾未之学也,然以予说之,行险者躁而常忧,居易者静而常乐,则东郭之所养可知矣。其经行之亭曰“浩然”。委而去之,其亡者,莎鸡之羽;逐而取之,其折者,大鹏之翼。通而万物皆授职,穷而万物不能撄,岂在彼哉!由是观之,东郭似闻道者也。

  1. (1)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 B . C . D .
  2. (2) 用“/”为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

    与野老并锄灌园乘屋不以有涯之生而逐无堤之欲久见蘧然独觉释然自笑

  3. (3) 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4. (4) 根据第②段概括东郭居士隐居的原因。
  5. (5) 结合第③段,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南园表现东郭居士之道的。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地秦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B . 种树汝之纯明宜其家者 C . 智勇多于所溺及其衰也,数十伶人 D . 不知何名燕赵之君,有远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收麦

胡天翔

我家有十亩地,其中一亩种了油菜,剩下的九亩种了麦子。薅了那一亩油菜,拖着磙子碾好晒场,眼看就又要收麦了。我们边割边拉,四把镰刀忙碌一天,收的麦子还不到两亩。

其实,说是四把镰刀,可当时我十二岁,妹妹十岁,两个孩子能出多少力?割麦累得父亲、母亲腰酸背疼,忙了三天,才割了五亩麦子。

第三天,把最后一架子车麦子拉进晒场,太阳已落到树梢了。母亲说,天气预报说没雨,要不麦秆不垛了吧。母亲还望着北边说,他家的麦秆都在场里堆着。北边是田大河家的晒场。父亲往北边看了看,说,人家的麦子晒两个日头就能打场了,咱不能和他比。父亲还说,明天还要割麦,怕天变了,还是把麦秆垛起来吧。

垛垛也很累人,先歇一歇。父亲燃了一根烟,一口接一口地抽起来。母亲让我进看场的棚子里拿收音机,再听听天气预报。在收麦的日子,天气预报就是农民的晴雨表啊。虽然,有时候收音机预报得并不准。

天气预报说没雨,父亲还是坚持要垛垛。把架子车扣到麦垛上,我踩着它爬上垛。父亲和母亲一叉接一叉地把麦子甩上垛,我一脚脚地踩实了。麦子垛完,星星已长满了夜空,如宝石般闪着光;站在高高的麦垛上,我觉得抬手就能摘下一颗。

垛好麦子,母亲、父亲拉着架子车回家了。我躺在棚子里的床上听单田芳说《三侠五义》,等着父亲吃过饭来换我。听完评书,父亲没来,饥饿的感觉却来了。我拽了一把麦穗,揉碎麦芒,吹去麦壳子,把一粒粒饱满的麦子塞进了嘴里。新麦的清香让我感觉更饿了。

出了棚子,我站在地头向村里张望。村东的树林里隔一会儿就亮起一束光,那是打着手电筒来看场的人。那些光都往别处去了,不是父亲。九点多,父亲才打着手电筒,胳膊上搭条被单来了。阿黄也跟着父亲来了,它绕着我的腿转圈。

循着路的白光,我向村里走去。阿黄也跟着我回家了。它一会儿跑到前面,一会儿跟在我屁股后面。走到树林里,迎面过来了一束光。当那束光照到阿黄时,一个孩子的声音说:狗。阿黄倏地蹿走了。那束光落到我的脸上,刺得我捂住了眼。一个大人的声音说:小华,别瞎照!我听出是田大河和他儿子田小华。他们也是来看场的。我不想理他们,径直往前走了。

因搭地边,我们家和田大河家有过纠纷。去年秋播,父亲先耩的豆子,田大河后耩的玉米。田大河竟把一垄玉米耩到了我家的地里。父亲和田大河评理。田大河说父亲没留地墒沟,父亲说田大河不该多耩半耧地。说着说着,两个人吵了起来,要不是村里人拦住,还差点儿打起来。以后,路上见了面,我妈曾主动和田大河说话,他却不理不睬。

到了家,饭在锅里留着。两个馒头,半碗炒茄子,一碗黄豆稀饭,我一阵狼吞虎咽。母亲喂了猪和鸡,和妹妹在堂屋里睡了。我给阿黄扔了半个馒头,把院子的门锁上了。我就睡在过道的西屋里。我往床上一躺,一会儿就睡着了。

夜里,我正做梦割麦哩,却迷迷糊糊听见有人拍打院门。从床上坐起来,我听见有人在喊:亮子!开门!亮子!开门!是父亲。我打开院门,才发现下雨了,院子里都是水,雨扑扑嗒嗒落在屋瓦上。父亲进了屋,放下湿了的被单,脱了湿衣服,拿毛巾擦去身上的雨水,裹着线毯睡了。是一场阵雨,一会就停了。吹灭灯,我躺在父亲脚边也睡了,挨着他,感到他的腿凉凉的。

清晨,太阳出来了。母亲已经知道父亲夜里回来了。吃早饭时,母亲把馍筐放到桌上,说,夜里咋回来了?是不是棚子漏水?父亲拿起一个大馍,说,不是棚子漏水,是给大河家垛垛,身上全湿了。母亲拿馍的手停住了,她看着父亲说,冒雨给他家垛垛,你忘了他咋耩咱的地了?你看你,那是一场的麦子嘛!夜里雨来得急,一刮风,大厂、铁头都去了,没垛完雨就下大了。父亲说。其实,母亲也不是真的责怪父亲,不过借机发点儿牢骚罢了。

吃过早饭,母亲把父亲的湿衣服扔在水盆里,洗了,晾了。父亲拿着镰刀去东地里转一圈,回来说,麦地里粘脚,歇一天,明儿再割麦。

说是歇一天,屋里的活儿也不少。找出一大卷破化肥袋子,母亲拿针线补袋子上的窟窿,父亲拿起粪叉跳到猪圈坑里起猪粪。我和妹妹也被母亲分了活儿,捡黄豆种里面的瘪豆子。收了麦就该耩豆子了。

父亲刚起完一圈粪,阿黄在院门口汪汪地叫起来。是田大河来了。田大河从镇上买了两瓶白酒,又杀了只公鸡,喊父亲去他家吃午饭。田大河说,一民哥,大厂、铁头都去了,今天下不了地,干不成活儿,咱们喝两杯。父亲说着不去不去,田大河还是连推带拽地把他拉走了……

又是个晴天,还是四把镰刀,我家剩下的四亩麦子一天就割完了。我和妹妹都没有去割麦,帮忙的是田大河和他媳妇刘小娥。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紧扣题目介绍“我”家麦收情况,“我”和妹妹年龄小,所以一家四口忙了三天,九亩麦子才收了五亩。 B . 父亲担心变天,所以虽然很累,还是垛起了麦秆,这样为写他在晚上看场遇雨时给田大河家垛麦子作了铺垫。 C . 小说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插叙有关内容,以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和相关场景的描写展开故事。 D . 小说写“我”饥肠辘辘、一家人即使不割麦也要忙个不停、田大河帮“我”家收麦等,意在表现农村生活的艰难。
  2. (2) 请结合文本,分析田大河的形象特点。
  3. (3) 小说以“收麦”为题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种族主义和优生学乃是一丘之貉。加尔顿创立一个应用达尔文主义的学派,声称要用 “遗传理论、变异理论和自然选择原理”改善人种的适应能力。事实证明,优生学与灭种屠杀相去不远。

    就历史渊源而论,纳粹提倡的种族灭绝可以追溯到哈克尔。他是一位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达尔文主义在德国的传播人,竭力为德国的种族主义寻找科学依据。哈克尔最著名的主张就是:个体发生学再演了系统发生学。他以为已经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个体发生学,即动物个体从胚胎发育为成年个体的过程,重演了系统发生学,亦即物种从比较原始的形式发育为较高级形式的过程。例如,婴儿的鼻子扁平,通体无毛,代表了人类进化的原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就是“低级”的蒙古(亚洲)人种。而一个高加索种(白种)幼儿的成长,重演了最终成为典型欧洲高级种族的演化过程。哈克尔主义者认为低能儿童染患唐氏症猴群的特征,也代表了一种退化到更为原始演化阶段的现象,因此他们称之为“蒙古症”。过去的生物系学生都在课堂上学过他这一套理论。   

    哈克尔对所谓“野蛮人”也不乏讥评。他坚持,野蛮人的头骨与尼安德达人极为相似, “像歌德、康德、拉马克或达尔文这类人与野蛮人在智力上的差别,远大于野蛮人与类人猿的差别”。而犹太人,尤其是俄国的犹太人。属于“肮脏而笨拙的”人种,哈克尔认为简直不应列入人类。   

    哈克尔坚信种族主义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元论哲学思想。一元论的前提是所谓日耳曼“种族”的优越性,夸言这一前提已由他们与劣等民族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所证实。希特勒拣起一元论的衣钵,不遗余力的推行消灭那些“劣等民族”的策略。

    其他一些地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所受的一元论教育,比起纳粹德国或今日西方世界的新法西斯分子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诚然,达尔文不应为那些用他的名义所犯下的历史罪恶负责。用萧伯纳的俏皮话来说,达尔丈不过是“巧遇别有用心者”而已。达尔文在临终前已经认识到,他的思想被人滥用了。在((物种起源》一书出版以后,达尔文在给一位同事的信中,曾经语带幽默地说:“我偶尔在曼彻斯特的报纸上读到一篇讽刺短文,文中说我已经证明强权即公理。因此,拿破仑是公理,骗子也是公理。”

    尽管如此,每一个人.每一个科学家还是应当问一句:“适者生存说”是否真是一种自然法则?或者进而问一问:这究竟能否称得上科学?

                                                        (节选自《达尔文的错误》)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纳粹提倡种族灭绝的理由的一项是                                        

    A.哈克尔认为犹太人,尤其是俄国的犹太人属于“肮脏而笨拙”的人种,简直不应列入人类。

    B.加尔顿创立了一个应用达尔文主义的学派,声称要用“遗传理论.变异理论和自然选择原理”改善人种的适应能力。

    C.哈克尔坚信种族主义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一元论哲学思想。

    D.哈克尔是一位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达尔文主义在德国的传播人,竭力为德国的种族主义寻找科学依据。

2.下列选项中对“哈克尔最著名的主张”的相关阐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哈克尔主义者把低能儿童染患唐氏症猴群称之为“蒙古症”,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

的特性。

    B.哈克尔已经找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个体发生学再演了系统发生学。

    C.高加索种(白种)幼儿的成长,就是欧洲高级种族的演化过程。

    D.人类进化的原始阶段表现为婴儿的鼻子扁平,通体无毛。

3.纵观全文,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哈克尔认为歌德、康德、拉马克或达尔文这类人的智力远高于尼安德达人。

    B.日耳曼“种族”的优越性,已经在他们与劣等民族的斗争中得到证实。

    C.达尔文在给一位同事的信中,透露出自己已经证明了强权即公理。

    D.加尔顿和哈克尔别有用心地利用了达尔文的错误理论,致使种族主义和优生学变成了一丘之貉。

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2分)

材料一:为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一学校不允许学生留长发,老师甚至校长在门口站岗,一发现不规范的,就用剪刀剪掉,一时间不少学生为飘落的头发伤心哭泣;佛山一所中学要求女生不得留长发,否则不得进学校。

材料二:厦门某学校在全校集会时,校长发布新规——凡是期末各科成绩进入年级段前20名的学生都允许漂染头发。全校哗然的同时,染发的学生都乖乖地返彩归黑。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不会漂染头发,而他们也禁不起舆论压力。因为同学看到了会说,几日不见,学业大长,进入年段前20名,可喜可贺啊!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四、写作(60分)

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去看病,女儿只给她买到了半程的坐票。半程过后,老人被刚上车的女大学生拿着车票座位号“请”了起来,老人的女儿要求挤一挤合坐在一起,被女大学生拒绝,双方起了争执。后来一名中年男子给老人让了座。老人的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觉得很委屈:“坐自己的位置错了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其中任意一人的言行,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其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今社会,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是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         ,除了唤醒人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

B.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

C.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D.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人性的光辉常常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身边人物的身上闪现。

请从生活中取材,以“人性的美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欣赏写景美文的同时,我们很快联想到咏物佳作。景与物有时是难解难分的。物的概念很宽泛,除了人,其他一切①    可以统统称作物,②    景物不同于动物,动物不同于植物,景物与植物又有密切关系。有些可总称事物,而某一件又不能等同于事物。③    写人的一部分,如手、脚、衣、饰,到底属于写人还是咏物?看起来很复杂。④     ,细分是不必要的,文学艺术毕竟不同于其他学问,⑤    从审美出发,于描写对象、方法上大致划分,⑥    赏析,能够意会即可。

A. 也许 虽然 假使 然而 只须 惠于

B. 抑或 不过 如果 本来 只有 利于

C. 或许 但是 倘若 其实 只要 便于

D. 大抵 可是 若要 但是 无论 利于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是欧美国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分别是《警察与赞美诗》和《羊脂球》。
B. “泰山之阳”是指泰山的南面,“急应河阳役”的“河阳”(地名)是在淮河的南面。
C. 古时乘车,站在车内左边侍卫的人叫做“参乘”。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 “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长幼顺序的称呼,“孟、仲、季”是古代表示四季每月先后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