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语文试题

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也是语文学习的成果之一。请将下面这段文字抄写在格子里,要求:排版合理,书写正确,字体端正,字迹清楚。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舟中杂诗》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今天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请大家收集文字或图片,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B . 韩国总统朴槿惠因“萨德门”“亲信干政门”等事件遭遇到的政治风波冲击日本,引起了比较大的震荡 C . 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有疑难就不耻下问 , 老师一定会帮你耐心解答,让你豁然开朗。 D .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 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珍贵而又瑰丽的宝藏。学习了《寓言四则》后,班级开展了以“寓言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 (1) [方案设计] 请你为“寓言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设计活动流程。
  2. (2) [解读寓意]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寓意。

    衔肉的狗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水中那块。结果:水中那块没捞到,嘴里的肉也被河水冲走了。

    (选自《伊索寓言》)

  3. (3) [寓言改写]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耳墨斯不爱慕虚荣,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或以前读过的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公亦此自矜        我酌油知之 B . 不亦精乎        汝亦知 C . 睨之久而不        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D . 公亦以此矜        钱孔入,而钱不湿
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 . 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儿。 C . 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D .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拗过了一个严冬。
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 凯歌    称职    蓬勃    绵廷 B . 气慨    笼罩    寂寞    庇护 C . 御聘    头街    港湾    泥潭 D . 勋章    陛下    闪烁    灵敏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狼径     B . 屠自后断其 C . 禽兽之变诈几何 D . 恐前后受其
凡尔纳是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
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                       

①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②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③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④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A . ③④①② B . ④①②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②③①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B . 恒大队锐不可当 , 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 . 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 . 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 , 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课外现代文阅读。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 (1) 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2. (2) 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3. (3) 语言品味。

    ①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已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下划线词语)

    ②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4. (4) 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下列加线字注音与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hán)       绕(yíng)    田(xiǎng) B . (mèi)       狂(nán)     金(tuò) C . (qī)         机(zhù)     烟(chuī) D . (zhuāng)     山(diān)    食(dān)
下列诗句中重音、停连标示有误的一项是(“.”是重音标记,“”是停顿标记,“”是连接标记)                                              (   )
A .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B .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 /定然是世上没有珍奇 C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D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B .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C .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作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D . 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却无法应付政治生活中的阴谋与陷阱,最后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词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bāo)    娇(mèi)   铃(dang)   临(wèi) B . (shì)    庄(duān)  粗(kuàng)  毛(jié) C . 惑(yòu)    静(mì)    干(sè)     吝啬(lìn  sè) D . (miǎo)   屋(yán)   光(shǔ)    泣(tuò)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来的外婆

路明

    ①那时外婆还不老。她时常倒几部车,来小镇看我和我妈。记忆中,她爱穿一件灰色咔叽布外套,冬天是驼色呢大衣、“料作裤”,裤线挺括。非但不老,还有点时髦。下雨天,裤脚会沾一些泥。我很少去汽车站接她,她总是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亲热地叫我“囡囡”。

    ②我很开心,外婆从不空手来。“上海”旅行包里装的,是外婆厂里做的鸡蛋糕、苔条酥和苏打饼干。酒心巧克力一般日子是吃不到的,除非我生病了,或者是我和我妈的生日。还有方便面,那时叫“梭子面”,是高档的食品,我捧在手上干啃,又脆又香,比麻花好吃。听外婆说,解放前她在美国佬开的“沙利文食品厂”做工,五十年代初,沙利文和苏格兰人的“义利食品厂”、香港人的“马宝山糖果饼干公司”合并为上海益民食品四厂。1970年,新中国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就诞生在外婆的手底。

    ③我见过外婆年轻时的照片,短发清爽,眼睛明亮,面颊有两朵红晕。外婆笑着说,那是后期上色的。外婆喜欢唱沪剧,唱越剧,唱黄梅戏,是厂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后来说不让唱,她就不唱了。外婆能写会算,又出身贫苦,根正苗红,很快被委以重任。八十年代,外婆负责厂里的外调工作,碰到去安亭、黄渡那个方向,她就早早办完事,花一角六分买张长途车票,跳上开往小镇的班车。

    ④外婆通常在下午抵达。我妈说,姆妈你坐,我去弄碗面吃。外婆摆手,说静芝你别忙,我吃过了。据外婆说,汽车站下来有一家饮食店,小馄饨做得好吃,每次她来都要点一碗。外婆说得那么诚恳,配合着喝蛋皮汤的声效,以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外婆是真的喜欢吃小馄饨。

    ⑤镇上有两家国营招待所,外婆嫌不卫生,住在家里又添麻烦,往往没说几句话,就急着赶末班车回上海。我妈领着我送外婆,往她旅行包里塞几个咸鸭蛋,有时是一段青鱼干。一角六分坐到安亭,三毛钱乘“北安线”到陆家宅,再换40路电车回家。

    ⑥来过几次后,外婆的小镇方言就说得有模有样,比我妈地道多了。她笑着跟我们的邻居打招呼,扯些有的没的,临别时再送上一把大白兔,拜托他们多多照顾我。邻居们都说,这个上海老太太真好,和气。我心疼大白兔,对外婆的社交不以为然——我妈平时买菜都讲上海话的。外婆就说我妈笨,死心眼,不懂人情      故——到人家的地方,客气一点总没错的,你说阿是?

    ⑦有一次我跟我妈上街,大热天,我吵着要吃奶油雪糕。我妈没同意,我就赖在地上不肯走。我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支雪糕送到面门前,“囡囡吃”。我睁眼一看,是外婆。原来方才我满地打滚时,外婆就坐在马路对面的公交车上。她都看见了。

    ⑧更多的时候,我跟我妈去院部打电话。整个小镇医院只有一部长途电话,装在院长办公室外边。电话打到弄堂口的电话亭,接线阿姨去楼下扯一嗓子,外婆再跑出来接。外婆在电话那头讲,囡囡乖吧。我说,乖的。外婆说,囡囡想吃啥。我说,酒心巧克力。外婆就笑了,酒心巧克力哪能天天吃,要吃出酒瘾的。

    ⑨那时我爸妈常为一些琐事争吵。我不愿听他们吵架,就选择离家出走。不会走远,在医院宿舍区范围内,找一个冷僻角落坐着。我爸妈吵着吵着发现我不见了,赶紧下楼来找我。他们东张西望,焦急地喊我的名字。我一声不响,把头埋进自己的膝盖里。等我爸妈终于找到我,埋怨几句,或是安慰一番,也就忘了刚才吵架的事。后来我长大一点,这招就不太好用。通常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吹半天冷风,实在冻得受不了,自己灰溜溜地跑回家;要么我爸妈发现小赤佬又来这套,两人尽弃前嫌,团结起来对付我。家庭矛盾是解决了,男女混合双打的滋味不太好受。

(有删节)

  1. (1) 看拼音写汉字:人情shì(    )故
  2. (2) 第②段的划线句属于记叙顺序中的,作者写这段话的作用是
  3. (3) 第①段的划线句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4. (4) 第⑥段写道:来过几次之后,外婆的小镇方言就说得有模有样,比我妈地道多了……外婆为什么要学小镇方言呢?文章中和外婆学小镇方言类似的事件你还能概括出一件吗?
  5. (5) 下面表述中符合文意的是(    )
    A . 外婆每次来我家,都会在汽车站旁边的饮食店吃小馄饨。 B . 外婆很喜欢和我们小镇上的邻居聊天,因为外婆年轻时是文艺积极分子性格很活泼。 C . 离家出走是我解决爸妈吵架的有效手段而且屡试不爽。 D . 虽然外婆说我妈死心眼,但这也是她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关键    健康    健谈 B . 难堪    勘探    精湛 C . 旷工    旷野    旷达 D . 瞻仰    观赡    屋檐
字词积累。

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票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 cuì的脸现出yāng qiú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qiáo   cuì() ②yāng   qiú()③叨()   ④仿()

  2. (2) “絮叨”在文中的意思是
  3. (3) 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改为               改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太丘舍

    ②下车之(

    ②元方入门不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 (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B . 本文言简意赅,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说明为人处事应讲礼守信的道理。 C . “怒”与“惭”写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 本文中的元方和《咏雪》中的谢道韫都是睿智、方正、讲诚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