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历史试题

下列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 B . 办学条件明显提高 C . 已经建成了许多世界一流大学 D . 成为我国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推动 D .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抗日
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你知道“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 . “大跃进”时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 整风运动时期
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 . 《马关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J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历史事件的教训。其中不应该包括(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新四大件”。

材料三:(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人人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1. (1) 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的3645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亿元用了8年的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的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省农村发生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其中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俊昌、严宏昌等18户农民是最初响应这次变革的。

材料三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从武昌、深圳、珠海到上海等地,一路大讲改革开放,反复强调改革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谁不改革谁下台。

  1. (1) 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表明了什么?

  2. (2) 材料二中“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指的是我国在农村推行的哪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中的“发展”是指什么?

  4.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这句话对新时期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如藏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鄂伦春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解放后,党和政府是怎样帮助少数民族的(    )

①实行民主改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全部进行土地改革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B .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 川陕革命根据地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
A . 1898年 B . 1912年 C . 1919年 D . 1927年
下列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

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下列图片直接展示了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的领域是(    )


A . 外交 B . 国防科技领域 C . 综合国力 D . 中国国防武器逐渐超越美国
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

A . B . C . D .
今年有人参加中美法三国的国庆,他参加的顺序应该是(   )

A . 美法中 B . 中美法 C . 美中法 D . 法中美
下列人物,属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时代英雄是(     )

A . 黄继光 B . 邱少云 C . 邓稼先 D . 王洪文
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军像一裸树,只有在合适的土坡中才能开花结果。

——严复(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材料二《天演论》……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1. (1) 北洋水师最后的结局如何?你认为“合适的土壤”指的是什么?

  2. (2) 《天演论》的什么主张“延烧着少年人的心和血”?胡适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说一说胡适和严复思想的共同之处。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变化与哪个国家有关(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日本 D . 俄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勃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什么心态?基于这种心态,清朝前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2. (2) 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

  3. (3) 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开放”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4. (4)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

冼星海被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写呼声”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     )

A . 《义勇军进行曲》 B . 《毕业歌》   C . 《黄河大合唱》 D . 《铁蹄下的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