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题带参考答案(2019-2020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王祯著有《农书》,他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精耕细作
C. 因地制宜
D. 注重农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礼乐征伐自诸侯和大夫出” B. “废井田,开阡陌”
C. “相地而衰征”、“履亩而税” D.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说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化 D.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矿冶、造纸、纺织、陶瓷、造船等私营手工业部门后来居上,在社会生产中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这反映了
A.私营产品生产质量超过官营手工业 B.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 D.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连续不断的状态)如此。”据此可知,东京的商业活动
A.突破城乡差异 B.不受官府控制
C.打破时间限制 D.对外交往密切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说明
A.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B. 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
C. 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D. 传统农业进一步衰落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我国古代
A. 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B. 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 商业税超过农业税
D.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C. 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知识的积累 B.航海技术的进步
C.勇于探险的航海家的贡献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A. 葡萄牙、英国、美国
B.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C.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D. 意大利、法国、荷兰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8世纪中期的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B.19世纪以来英国一直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C.19世纪末德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英国
D.18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的制造业起点高,发展快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来越大,企业对资本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我将期的开的严告流行趣来,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公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一发展状况
A.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促使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革
C.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D.缩小了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差距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这说明外国商品输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
A. 促进了自然经济解体
B. 加速了自然经济发展
C. 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 导致了洋务运动失败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 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列强的经济侵略
C. 民族工业的兴起
D. 自强求富的探索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1919年的8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000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这一现象出现的外因是
A. 晚清政府的推动
B. 民国政府的鼓励
C. 世界性经济危机
D. 列强侵略的弱化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外国资本主义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如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 B.外商加大对华资本的输出
C.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外资企业形成了行业垄断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末诗文中描写了北京狭袖窄腰的新式服饰,不施粉黛的女学生,“千龙万蛇地下排”的 电线、煤气管与自来水管。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 B.社会生活体现出中西合璧特色
C.社会生活出现新形态 D.新潮人士崇尚奢靡的生活方式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全部上缴国家 B.必须限量交易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D.只能政府收购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截至1953年,苏联牛、马、绵羊的头数仍未达到集体化前的水平,粮食产量甚至还低于1913年沙皇年代的水平。虽然搞了工业化,工业上去了,但市场供应非常紧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农业政策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
B.苏联工业化速度过急、规模过大
C.计划经济限制了苏联与欧美的交流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日益显现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应对股市崩溃、欧洲银行业危机、全球商品需求逐步下降等情况,采取措施维持本国贸易顺差,使自身在世界范围内成了众矢之的。美国这种做法
A.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B.利于缓和世界经济危机
C.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 D.直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
A.用于解决就业问题 B.利于发展社会福利
C.利于解决供需矛盾 D.受资本家工人支持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C.扩大社会消费,大大地促进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B.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老徽章是一种实物史料,它既具有形象直观性,又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如图是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嘉声染织厂颁发的徽章,它见证了当时我国

A.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 B.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 详细信息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 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以上三个步骤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减租减息、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土地流转
D.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按劳分配
C.鼓励个体经营 D.建立股份公司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APEC首脑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评价二战后某制度“不过是美元交响曲的新篇章”。而“保证美元强大信用的,与其说是黄金,不如说是美国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威望。”该学者评价的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雅尔塔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马歇尔计划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示意图中,?处最合适的内容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欧洲共同体
C.欧洲联盟 D.独立国家联合体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是四个国际组织的标识。关于这些国际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的成员均由发达国家构成
B. ②是合作水平最高的经济组织
C. ③是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 ④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源于西方的快餐连锁店进入印度和日本以后,导致了当地传统食品也建立起自己的快餐分店。西方时装进入日本以后,日本传统形成了自己的时装业,它有一套典型的日本式审美标准。上述现象说明
A.全球化趋势削弱了民族国家的特色
B.东方各国本土文化被西方文明同化
C.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地文明产生冲突
D.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本土文化复兴
3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当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全球畅销时,汉堡王、麦当劳和必胜客在世界各地出现标准化食品时,有朝气的年轻消费者仍喜欢瑞士的劳力士表、意大利的阿玛尼服装、日本的微电子产品和法国的毕雷矿泉水。这一现象表明
A.西方生活方式得到年轻消费者普遍认同 B.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C.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可以协调发展 D.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36.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学术研究一致认为,在现代化之前,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小农经济较快发展的阶段,脱离农业支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但是)……高度强化的政治体制制约了小农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
材料二 徽州是全国现存历史契约文书最多的地区之一,它所存留的契纸中,以田土买卖的 契纸最多……(这些契纸又以)明清(及)以后的契纸更多。
——周邵泉《试论明代徽州土地买卖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 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明清时期徽州田土买卖的契纸众多的背后主要是怎样一个社会群体的因素在起作用?这说明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什么样的?他们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田地,是基于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列举的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现象?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