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册开学考试文综历史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多数古希腊史学家习惯将瘟疫的产生归之于神祗对人间罪恶的惩罚。作为瘟疫见证者和经历者的修昔底德叙述的却是瘟疫引发的宗教和礼法的失效、及时行乐的社会行为,对神衹是否因人的过错施予惩罚并未做任何断言。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谴责了道德沦丧的时弊 B.全面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
C.具备了求真的史家精神 D.主张社会生活应摆脱神学束缚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古代雅典,宗教不是为了祈盼个人得救,而是谋求公共利益及安全;宗教官员与神职人员都由城邦任命。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B.缺乏宗教信仰基础
C.民主政治为宗教服务 D.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代,政府设置东西南北四个铜照,以受养民劝农之事、谏论时政之书、陈冤诉届之状、举报告密之信。这客观上
A.引入了社会监督 B.防止了官员腐败
C.强化了君主权力 D.削弱了行政监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初,政府在江南地区大量设立官田。如表为这一时期苏州、松江官田和民田比率表。

 

地区

官田

民田

田颁百分比

税粮百分比

田颁百分比

税粮百分比

苏州

62.99

94.7

37.01

5.3

松江

84.52

94.3

15.84

5.7



明政府的这一做法
A.刺激了江南经济的恢复发展 B.遏制了地主和官僚势力的膨胀
C.巩固了江南经济的重心地位 D.加强了政府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商办企业最早出现于1865年前后,集中在外贸服务工业、出口加工工业、进口替代工业等行业领域,分布地域以上海、广东为主。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商办企业
A. 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高
B. 成为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组成部分
C. 在民族工业中占据主导
D.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 工农群众开始登土政治舞台
B. 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 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D. 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6年1月3日,《晋察冀日报》以“名歌剧《白毛女》上演”为题,刊登了《白毛女》演出消息,此后演出广告不断。当时“人民剧院”座无虚席,由赠票到向市民售票开放,《白毛女》迅速走红。据此可知
A.文艺推动民众对共.产.党认同 B.土地改革使农民翻身得解放
C.文化市场决定文艺兴盛繁荣 D.解放区贯彻了“双百”方针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表为中国1949—1965年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表中信息反映了

A.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 B.政治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C.国人对体育态度出现摇摆不定 D.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53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称,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土地公有制和村社制度的破坏是一场“革命”,认为它充当了印度社会发展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879 年,马克思在笔记中指出,印度村社等传统制度存在着发展动力,英国殖民者的破坏行为“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可见,马克思
A.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性 B.认识到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
C.揭示了传统文明消亡的危害性 D.强调了殖民主义影响的进步性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种流行趋势:不允许分离奴隶的家庭,不能单独出卖丈夫而留下妻子和孩子;人们正式地埋葬奴隶,而不是让他们暴尸荒野或是让其他奴隶埋葬他们。这种趋势说明
A.罗马劳动力日益匮乏 B.自然法观念影响增强
C.奴隶的政治地位提高 D.万民法得以贯彻实施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五章,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着火的房子”,反映英国与北美人民的矛盾激化
B.“人类的五分三”,指统计人口时黑人的计算方法
C.“小州的胜利”,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D.“瑕不掩瑜”,说明颁布的宪法存在局限性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下列能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有
①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③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④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通过《霍莱一斯姆特法》,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揩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法令颁布后,中美贸易也大受影响。美国作为中国蛋类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1933年蛋突输美值不到1926年的10%。
——摘编自《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1980年美国政府出于维护中美战略合作的需要,倾向子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扩大双边共同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歲,中美关系陷入低潮,这大大影响了两国间的贸易往来。随后几年美国政府和国会又把中美相互给予的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又借口武器扩散、中国台湾、西藏等问题,多次阻挠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使原本姚粹的经济和贸易互利互惠问题演变成了两国间的改治问题。在贸易往来中,中国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在美国由于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因案而无法生产或者不再生产的一般商品,中国也从美国获得了国内尚无足够替代能力的资本。但从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来看,双方悬殊较大,如2003年中国贸易额仅占全球贸易总量的2%,而美国则为14%。在双边贸易的份额方面中国对美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5%,而美国对华进出口仅占其进出口总额的2.5%。另外,在中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香港回归前,中美之问通过香港转口的贸易额一直较大,香港姑终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当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此起彼伏。而且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国之间的摩擦也中前期的产品限额、知识产权等微观经济摩擦逐渐走向后期的入世和执行入世协议问题贸晶不平衡问题、人民币利率问题等宏观经济摩擦。
——摘编自何薇《论改革开放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通过《霍莱一斯姆特法》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贸易的特点。
(3)面对2017年以来中美不向断的贸易战,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1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背景差异浅析》整理
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并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5.   详细信息
材料 1901年9月,清廷颁发上谕,整頓兵制,于各省会建立武备学堂、原未开办武备学堂的各省纷纷响应,武备学堂兴办之初,每年招收学员少者七八十人,多者百数十人;教习或从直隶。湖北等省借调,或聘以中外军事学堂的毕业生,部分学堂聘用洋教习。1904年9月,练兵处与兵部拟定了《新军学堂办法》二十条,规定陆军学堂分成小学堂、中学堂、兵官学堂和大学堂四级体系,全程教育长达八九年。从1906—1908年间,全国先后成立了27所陆军小学堂,大多为原设的武备学堂改建,就连遥远的西藏也设立了一所陆军小学堂。四所陆军中学堂也于1907~1910年间先后建成、由于各陆军中学堂最早要到1912年左右才有合格的毕业生,所以终清之世,也没有产生一所合格的正规兵官学堂,直至进入民国,成立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才实现了这一原有构想.
——摘编自马磊《近代军事教育体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事学堂改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军事学堂改制。
16.   详细信息
材料 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它不是像张伯伦所吹嘘的那样,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而是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慕尼黑协定》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英法只图苟安一时,以为借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缓和它们自己与德国的矛盾,英国甚至妄想在德奥合并、苏台德区割让和但泽问题解决后,即可实现英德之间的“总谅解”,保住大英帝国的既得利益。但是,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它们,轻蔑地把他的对手叫做“一批可怜虫”,越是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便灭亡了捷克斯洛伐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慕尼黑协定》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影响。
17.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唐寅,字伯虎,明中叶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唐寅曾遭科考案牵连,痛感社会黑暗。为了排遣胸中烦闷,他远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领略湖山之胜。唐寅的绘画,初学“院派”画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后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唐寅的诗歌,初学唐人,“多凄怨之词”,“不计工拙,兴寄烂漫”,风采斐然,消极自放,却饱含着辛酸的人生感受。他还出入秦楼楚馆,放浪形骸,以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羁,“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晚年,唐寅还归心佛教,从色空观与人生梦幻说中寻求寄托。唐寅的一生,怀才不遇,但却以诗画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后人把他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视为重振和发展文人画的大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寅诗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寅诗画风格形成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