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半期期末考试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令国人振奋,感受国家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这主要会导致
A. 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
B. 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干品德
C. 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
D. 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大一统局面形成 B.外朝失去了行政权
C.丞相的能力平庸 D.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中外朝制度 B.行省制度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度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个国家最高权力的典型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宰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内侍机构,英国内阁是国家行政机构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 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 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 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 体现了政治决策封闭性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
A.天子地位一落千丈
B.血缘关系日益衰落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九卿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周人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利用了上古血缘纽带的统治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 宗法制、郡县制
B. 分封制、郡县制
C. 分封制、行省制
D. 郡县制、行省制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时,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对该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继承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B. 削弱了皇权
C. 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取消
D. 使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皇帝独揽大权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
A.察举制 B.推恩令 C.郡县制 D.封国制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中央机构的作用是

①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提高中央机构的办事效率
③加强皇帝的权力
④提高宰相的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明 B.秦、唐、元 C.汉、宋、明 D.秦、元、清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代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
B. 王位世袭制度
C. 选官制度
D. 监察制度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组老师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发现: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
B.强化皇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 赋役制度的变化
B. 以“孝道”治天下
C. 郡县制度的发展
D. 皇帝制度的形成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②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④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降落在朝鲜的日期为光海一年(公元1609年),此时中国正值明朝万历年间。若当时降落在中国,以下情形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成为帝国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以平民身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命官
C.担任军机大臣,协助皇帝裁决军国大事 D.担任御史大夫,对朝廷百官进行监察弹劾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变革,其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强化,但也偶有特殊情况。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以国政,此宰相职也”
B. “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C. “明成祖即位,特简解缙、黄淮直入文渊.谓之内阁.”
D. “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内阁制度和军机处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A.A
B.B
C.C
D.D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汉代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六部制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些规定
A. 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
B. 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
C. 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D. 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强封建专制的措施,明清两朝共有的是
A. 中央设内阁和六部 B. 设置军机处 C. 实行推恩令 D. 废除丞相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历代官僚体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皇权与相权的相对均衡 B.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C.大臣议政 D.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
3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立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五 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居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朝不同的选官制度与标准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政治形式是“更好的政府”的理由及你对古代中国行政运行机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