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题开卷有益(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寒噤(jìn) 蜷卧(quán) 撺掇(cuān) 接踵而至(zhǒng)
B.晦暗(huì) 丰硕(shuò) 掺入(chān) 出类拔萃(cuì)
C.斡旋(wò) 龟裂(jūn) 翩然(piān) 强词夺理(qiǎng)
D.毁灭(huǐ) 堕落(duò) 蘸到(jiàn) 讲信修睦(mù)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旷野 喧哗 熏陶 风云变幻 B.翡翠 砚池 擦拭 拾阶而上
C.独踞 苍穷 皑皑 纷至沓来 D.污蔑 驿道 咕咚 巉岩峻峭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B.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C. 不只语文,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都不会一气呵成的。
D. 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们的祖国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能否以积极的心态直面生活,是迎来“春暖花开”般美好境地的关键。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帐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了多年且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生机。
A. ②①④⑤③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①④⑤② D. ②③④①⑤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古诗文默写。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想通过做官来服务社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为了实施“环境育人”工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在楼道、走廊、围墙上张贴、悬挂或喷涂了很多名言、照片、图表、画报等,要求班主任开好“低碳·节水·环保”主题班会。班主任让你对同学们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须完成如下几项任务。

低碳生活方式的态度

人数所占比重

A.考虑过,也尽量低碳生活

B.考虑过,但很难做到

C.没考虑

D.不考虑




(1)概括调查表中的主要信息。
(2)写出你对“中国环境标志”(见图一)的理解。
(3)结合图二的寓意,用“水”“节水”“地球”“生命”这几个词写几句话。

8.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两岸悉皆怪石,欹③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一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欹: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⑤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斗折蛇行
②以其境过清
③南流数十步
④不可名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3】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到换季,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被主人一扔了之。一扔了之,却带来很多问题:
(1)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
(2)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这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3)废旧衣物直接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良物被扔进垃圾桶不再“回收”,利用率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可能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材料二:

对回收的废旧衣物,如何规范处置,做到物尽其用呢?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应先送往水洗区清洗,然后接受高温高压消毒,最后进行烘干、包装。焕然一新后,可以无偿送给慈善机构或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而“面试”后“落选”的那些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然后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白色棉织物和有色织物,纤维化处理后可以变为棉纱、无纺布;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处理分解,则可变为涤纶原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废旧衣物就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了。
【1】材料一中画线句子中的“鸡肋”应如何理解?
【2】材料一、材料二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两种)请任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3】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加点的词语“有资质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4】联系材料,对下列处理旧衣物的做法进行评价。
李大妈:我把旧衣服剪成小块,用来擦油烟机,用完扔掉,还省得洗抹布了。
沈阿姨:我把家里的旧衣物直接打包寄往贫困山区,也算献了份爱心。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____
我不认识的走过来的那个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枝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切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连名宇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信心和快乐传递给另一些人。将一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枝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他将小草当珍宝似的递上来”中“珍宝似的”表现了青年怎样的态度?
【2】“我”接过青年递过来的小草,先“讶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说说“我”的心理变化。
【3】文章的末段的“这份能力”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4】作者觉得欠了这陌生人的债是可以归还的,她将以怎样的方式归还呢?
【5】作者从青年送小草这件事中透视到了一个人生的哲理,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请把原句摘录下来。
【6】为什么作者认为“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请结合文本概括回答。
【7】试着给文章拟写一个小标题。
11.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
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题目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如果选文题一,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