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
A. 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 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C. 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 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 颁布附益之法 B 设置转运使 C 推行募兵制度 D 实施行省制度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培根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改变了整个世界……如此之大,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发现了。”这里所说“影响”主要是指
A. 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B. 使世界由分散走向了整体
C. 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 是欧美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本原因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中不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A. 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以玉米充饥
B. 荀子书房悬挂着隶书书写的“仁者,爱人”
C. 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安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D. 元朝时人们在瓦肆中观看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 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约是在
A.两晋时期 B.唐宋时期
C.两宋之际 D.明清之际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 贩卖粉彩瓷器
B. 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C. 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 到会馆停宿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古代中国官员选拔任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汉武帝选拔身份低微的士人组成外朝以牵制内朝
B. 九品中正制是世官制的一种,强化了中央的权力
C. 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政治公平性加强
D. 元朝行省长官不再由中央任免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唐文》中共计出现22条“罢市”的记载,有21条表示重要人物逝世,百姓悲痛,仅1条与经济利益有关。北宋时期,因经济受损而罢市的记载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唐宋之际。
A. 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B. 拜金逐利之风盛行
C. 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D. 史学思想发生变化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宋代,我国城市人口中大多数是贵族、官员、军兵及其家眷、仆从,他们都是“市民”,但却不是工商业者,而同一时期西方的许多城市则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这反映出宋代
A. 大城市商业化水平较低
B. 抑商传统限制了工商业发展
C. 城市的政治功能加强
D. 新生产关系的萌芽受到阻碍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
A.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C. 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
D. 极易导致封建王朝出现通货膨胀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代的印刷技术发达,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历史现象说明
A. 国家治理推动了技术发达 B. 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C. 科举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 宋词兴盛推动了文化普及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 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
B. 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C. 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
D. 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的论文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的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A. 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B.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 “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
D. 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物的名字,如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钱端礼、张忠恕等。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理学
C.道学
D.法学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B. 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20. 详细信息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2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高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民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