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高一语文期中考试(2019年上期)免费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觞满酌(拿起) 披草而坐(披戴)
B. 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枉用相存(存在)
C. 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痛苦)
D. 就有道而正焉(靠近)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看待)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B. 何为其然也 子曰:其恕乎
C.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D. 不拘于时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A. 扣舷而歌之 粪土当年万户侯
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一切不事事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以膏泽斯民
D.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知者不惑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三十年真是弹指一挥间,回想初逢时,我们都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现而今大家都已双鬓染霜,垂垂老矣。
B.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C. 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也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D.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历时三个月的“青少年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促使青少年真懂、真用、真学互联网法律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
B. 在新线开通时,广州地铁还将同步启动免费WiFi全线试用,届时“手机族”在地铁车厢内即可畅享免费上网服务。
C.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D. 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或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的严密的思维能力。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7. 其他 详细信息
下列四句诗依次填入选文恰当的位置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A. ②④③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④②①③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鞋墙
梁衡
①陕北多山,千山万壑。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决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奇。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齐齐地码着穿旧了、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我问:“有多少双?”答道:“13000双。”我脱口而出:“好一堵万鞋墙!”
②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觉,弃之不惜,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今天忽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它的伟大。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底也磨成了薄片。仔细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状、针脚、颜色。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一个长长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语,半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
③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想不到这个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经今天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现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匆忙到委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开始,一直到为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命。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门时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小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每年农历正月穿新鞋是孩子们永远的企盼,也是母亲笑容最灿烂的时刻。要说乡愁、亲情、家,布鞋是最好的标志。
④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有人说,看一个人富不富,就看他家地上摆的鞋。我是1963年进大学的,同班有一位从湘西大山里考来的同学,赤着脚上课。老师问,为什么不穿鞋。他说长这么大,就没有穿过鞋。1968年大学毕业,按那时的规矩,我到内蒙古农村当农民劳动一年。生产队饲养院的热炕,是冬季的晚上村民们聚会、抽烟、说事的热闹地方。腾腾的烟雾和昏暗的灯光中,炕沿下总是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其中有一双就是我从北京穿来的,上面已补了13个补丁。90年代我已在北京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那时的会议通知常会附一句话:请着正装。“正装”什么意思?就是要穿皮鞋。
⑤那几天在县里采访,虽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立一堵墙以之纪念,是人们常用的方法,最著名的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士人名墙,但集鞋为墙,还是第一次见到。鞋虽踩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
⑥我们常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却很少有人说到“游子脚下鞋”。做鞋,首要是结实。先要用布浆成“衬”,裁成帮,裹成底。将麻搓成绳,锥一下,纳一针。记得幼时,深夜油灯下,我躺在母亲身旁,是听着纳鞋底的刺刺声入睡的。现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人工布鞋了,那天我在县里托人找了一双,不为穿,是想数一下一双鞋底要纳多少针。你猜多少?2500针。那堵鞋墙共有13000双鞋,你算一下,总共有多少针呀!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
⑦鞋墙不朽。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品开头一段写赤牛村名不见经传和老高建起的农耕博物馆也未有见奇,以此来反衬“一堵万鞋墙”给“我”的惊奇感受。
B. 第二段通过“隆重聚会”和“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这两个比拟,把无生命的鞋写活了,一个“请”字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C. 第五段以“赤着脚上课”反映出湘西的贫困,以“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反映出农村的落后,以“着正装”反映城市的富裕。
D. 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塑造“穿之不觉,弃之不惜”的鞋这个意象,表达了深刻的主旨。语言庄重质朴。
【2】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含义及作用。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跋涉者与中国的路
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幽默,风趣,自由。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艾青渴望着出版诗集,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
艾青以诗人的机敏预感着,在预感之后呼号着。1937年早春,龙华一年一度的桃花开了——带着血的红色。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这些血迹……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艾青坚信着春天一定会从墓窟里走来,从艾青的预言中不难看出,艾青的信念因为有了抗日火炬的点燃,因为有了理想的追求而变得坚定。
1937年7月6日,在去杭州的列车上,艾青望着掠过车窗的土地,读着当天的报纸,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终究要复活的预感油然而生。他写下了《复活的土地》。艾青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呼声,真的成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艾青到了武汉。1937年岁末,日本侵略者向武汉迫近。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客居武昌的艾青预感到要下雪,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百万人争诵的诗篇。诗写完,艾青从昏暗的灯光下抬起头时,窗外真的飘飘洒洒地落下了雪花。
这是一首不知跋涉的泥泞与艰辛便写不出的诗。这是一首有着哲人预言的诗: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1938年4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是一首像风一样传播开来,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的诗。武汉还是失守了。在1938年的又一个茫茫的寒夜里,艾青走了。
1939年初,艾青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不久,官方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广西卫生”等栏目来挤副刊,艾青火了:“这副刊快成公共厕所了!”
1939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教。短短的蛰居山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愿春天早点来》等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山乡宁静,旷野寂寥。但远方的呼唤,是大山挡不住的。
1940年春,艾青离开新宁,起道夫夷,到邵阳后改乘长江轮,直奔重庆。
(选自徐刚《艾青传——诗坛圣火》,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艾青在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很受学生欢迎,但因为女校长害怕艾青传播革命思想,于是一个学期后艾青便被解聘了。
B. 艾青因《大堰河——我的保姆》闻名,于是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就以诗的方式,抨击黑暗。
C. 在1937年的早春,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预感着人间的春天终要从墓窟里走来。
D. 艾青1938年创作的长诗《向太阳》,是一首能让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首诗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题目《跋涉者与中国的路》中的“跋涉者”是指艾青,这里将其与“中国的路”结合起来,体现了艾青对于中国抗战的胜利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B. 艾青在《广西日报》编副刊时,官方想方设法挤副刊,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而艾青愤然辞职的行为有些任性,不利于当时的抗战。
C. 虽然艾青在衡山乡师执教时间并不长,但这里的山乡宁静,旷野寂寥,抚慰了艾青那颗漂泊已久的心,此时的艾青生活十分惬意,诗作频频。
D. 文中大量引用艾青的诗作,既丰富了传主艾青的内心世界,又体现了艾青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人物传记中的真实性这一基本文体特征。
【3】文中写艾青在“崎岖”而“泥泞”的道路上奔走的事例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10.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③掠死矣!”狼见毛被絷④,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⑤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拷问。④絷: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官不信,械之 械:用枷锁拘禁
B. 会毛货金饰 货:出售
C. 一狼衔敝履委道上 委:丢弃
D. 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遑:急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敷药如法,乃行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 官不信,械之 作《师说》以贻之
C. 今遂以此被屈 故为之文以志
D. 君不为我昭雪 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 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 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了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 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可见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
(2)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
(3)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11.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①冷光相射。蓼屿②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③。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②蓼屿:长有蓼草的小岛。③低亚:低垂。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上片第三、四句写雨后晴空万里,江波潋滟,天水相连,浑然一色,望不到水的尽头。
B. 下片第一、二句写船帆高挂、酒旗低垂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盛衰亡之事的感叹。
C. 最后两句写词人倚在高楼栏杆上,看着秋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西沉,更增加其惆怅之情。
D. 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下片通过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亡国之痛。
【2】“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这两句在词作中有什么作用?
12.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
(4)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 (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曾子曰:“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8)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9)书生意气,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0)_________,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13.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有的人没有觉察到已经拥有;有的人满足于已经拥有;有的人仍不满足于已经拥有。
请根据以上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要求:①要有细节描写;②注意书写,标点符号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