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2018年后半期课时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分封制逐渐瓦解
B. 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 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 宗法制已完全崩溃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秦灭六国的主要条件有
①秦国实力的强大
②人民渴望统一
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④各民族的初步融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
A. 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
B. 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C. 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
D. 开创新的皇帝制度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
A.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B. 体现了皇权上天赐予的神秘性
C. 意在突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
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主要体现了
A. 皇位世袭
B. 皇权至上
C. 皇帝独尊
D. 君权神授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
B.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C. 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
D. 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意在说明
A. 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C. 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危害小于分封制 D. 郡县制与分封制互有利弊,应相互借鉴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代杜佑《通典》云:“天生丞民(百姓),树君司牧(统治),人既庶焉,牧之理得;人既寡焉,牧之理失……建国利一宗,列郡利万姓,损益之理,较然可知。”可见他主张
A. 贵族政治
B. 分封制
C. 郡国并行
D. 郡县制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10. 判断题 详细信息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国并行制,其长官一般由皇帝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
11. 判断题 详细信息
秦朝的中央机构主要有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御史大夫和太尉对丞相有制约作用,主要目的是维护君权。
1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摘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
——摘编自《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材料三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
——摘自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