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市2020-2021年初二上期期末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科常见的构成要素。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B.《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C.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D.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大连旅顺汽车站旁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埋葬着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的两万多名中国同胞的尸骨。一丘隆起,碑碣纪忠,取名万忠墓。与此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 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一现象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鸦片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大机器生产逐渐成为民族工业的趋势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浙江潮》创办于1903年,系浙江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发起创办。它的主要栏目有:论说、学术、政法、实业、哲理、教育、地理、科学、各国内情、国际政局、留学界纪事、调查会稿、浙江文献录等。由此可知这一刊物( )
A.具有知识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B.起到了传播革命思想的作用
C.是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先驱
D.推动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形成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康有为 D. 毛.泽东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张明同学搜集整理的北洋军阀统治大事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仍未绝
B.北洋军阀维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D.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潮流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地图是我们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下图反映的是( )

A.北伐胜利进军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敌后抗战 D.三大战役胜利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山西全省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的青壮年达70多万人,参加之前的打游击的民兵自卫队有数百万人之多。在山西发生的各种惨案中,群众与国共两军抗日将士伤亡之和达300万人。许多优秀中华儿女把鲜血洒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等一大批抗日英雄,血染黄土高原,魂归三晋大地。这段材料的叙述,充分说明了抗日战争期间( )
A.山西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B.山西军民前赴后继为抗日战争付出巨大牺牲
C.山西为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和精神动力
D.山西的抗战为全国性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示意图呈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有关这些战役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全面内战爆发 B.②——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③——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踊跃支援前线战斗 B.华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D.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八年级某班同学在学完中国近代史后,拟开展“图说近代北京”的展览活动。下列与图片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860年,八国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园
B.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C.1935年,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的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
A.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C.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伟大的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抗战——百团大战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近代以来,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文化事业、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民族工业)

(1)近代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成长。根据上面图示信息,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和“黄金时代”的原因。
(文化事业)

(2)新闻出版业在近代蓬勃发展起来。从上面图片中任选两幅,为其撰写解说词。
(社会生活)

(3)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图中能看出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出现了哪些新气象?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打破了以往清帝国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这些条约为西方在中国的掠夺,披上了“合法外衣”。……在条约体制下,中国主权不再完整、独立,这给中国带来诸多严重的灾难。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在条约体制下,中国主权不再完整、独立”。
材料二: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企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
(2)材料二中的“上谕”是哪一事件开始的标志?结合史实说明它如何“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材料三: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次新政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新政“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四:清王朝虽然被推翻,但专制主义幽灵仍在国中游荡,不管是袁世凯的称帝还是“革命”者的集权行为都说明,专制主义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陈独秀等深感“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新文化运动,就是向中国人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帮助国人摆脱专制主义束缚,为实现真正民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王铁群《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启蒙运动》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陈独秀为“洗刷”国民的旧思想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奋斗最终取得胜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至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如下的奋斗目标: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材料二: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的对外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中重要的一环,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的奋斗终取得了成效: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中国收回了曾被日本侵占的东北和台湾,成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常任理事国,重新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所以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二大的奋斗目标和中共一大相比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指出右边文字材料中“某重镇”在左边图中的对应序号。简述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历史背景。

1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是伟大的“中国梦”。张老师以“梦想之旅”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欣赏艺术——体会中国精神)

(1)请你分别写出上面两部作品的作者,并归纳这两部作品共同反映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任务二(解读史事——感受中国觉醒)

(2)上面的史事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怎样的性质?简述该运动的伟大意义。
任务三(表格整理——见证中国力量)

时期

统一战线

方式

结果

启示

革命统一战线

党内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

党外合作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对比两次国共合作,请你完成上表①②③处内容的填写,并谈谈从两次国共合作能得到什么启示?
任务四(绘制简图——坚定中国道路)

(4)根据上面的年代尺,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近代中国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曲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