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19年高三历史下册月考测验网络考试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代以后,在财产继承方面的长、幼、嫡、庶之别已趋淡化。《大清律例》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种财产继承规则
A. 反映出诸子家庭权利平等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延续
C. 表明封建纲常伦理的崩坏
D. 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宋时期运河走向基本如隋朝,流经当时的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三京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元朝以来,运河南北取直线而走,三京逐渐衰落。这说明( )

A. 自然环境的变迁影响经济发展 B. 大运河在封建国家的地位非常重要
C. 政治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D. 大运河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 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 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 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中国成立之初能源工业在短时期内就迅速崛起,但是这一时期我国的能源工业缺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导致能源企业对能源的无限度开采和低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对他国经济模式的照搬照抄
B. 新中国能源工业缺乏技术人员
C. 对矿产资源的没有止境开采
D. 新中国环境保护政策严重匮乏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的是
A. 政府放宽办厂的限制 B. 列强的资本输出
C. 政治改革的推动 D. 近代天津的开放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推动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出现的因素分别是
A. 建立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 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76年,亚当·斯密指出:“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对文中“法律制度”的诠释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包括僵化落后的土地制度
B. 包括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包括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 包括国有形式的井田制度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 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
C. 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D.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A. 普通民众极端贫困的制约
B. 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 民众内敛式消费观的影响
D. 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试验探索阶段,扩大开放阶段和体制性开放阶段。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标志性事件是
A. 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内地全面开放
B. 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 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历史上,英国曾是拥有最大的殖民地的国家,但在1852年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却说:“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这深刻反映了
A. 当时的英国已无力统治更多的殖民地
B. 不同时期的英国面临的发展需要不同
C. 自由贸易的发展改变殖民掠夺的方式
D. 北美独立导致英国殖民大国地位丧失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马斯顿荒原战役全歼王军主力
B. 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C. 英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
D. 牛顿在牛津提出微积分的算法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做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将军事阶层当做是社会的最高层。这反映了德国
A. 民主政治的缺失
B. 军事实力的强大
C. 历史传统的延续
D. 对外扩张的企图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二战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日本、南朝鲜、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让步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此举意在
A. 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B. 帮助盟友恢复发展经济
C. 争夺中间地带以巩固其霸权
D. 推动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美国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一般认为,永佃制萌芽于宋代,明代时有所发展,清代时流行于我国东南地区。永佃制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
A.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B. 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加重
C. 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 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的提高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B. 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
C. 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D.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以来,洋货在华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销售地点

主要商品

国人态度

1840—1860年代洋货初销

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钟表、玻璃制品显微镜等

视为奢侈品

1870—1890年代中期洋货流行

从通商口岸到内地城市

日用衣物、器物食物等

视为时尚品

1890年代中期—1911年洋货普及

从城市到农村

遍及衣食住行用等

视为生活实用品



①洋货从初销发展为流行并逐步普及
②洋货流行影响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
③洋货倾销使列强获得更多经济特权
④通商口岸的增加便利了洋货的输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威权主义往往不自觉地“为现代化的开端创设了一个方便的虽说是专制的契机”。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③《航海条例》的颁布
④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利分房离城市居民渐行渐远。2016年2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1092元/m2,排在第100位城市的房价早已超过了1998年排名第35位的房价。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政府宏观调控收效甚微
B. 经济体制改革趋向深人
C. 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D. 城市面临严重就业压力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的相似点是
A. 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
B.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
C. 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D. 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仅为0.8%,在全球货物贸易中列第29位。2009年起,我国连续9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 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B. 人民已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C. 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心 D. 全面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共.产.党执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材料中的“实验”
A. 加速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力量
C. 开创了工业化建设新道路
D. 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
26. 详细信息
1971年西方十国集团针对美国接连爆发了美元危机重新调整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的固定汇率,美国同意把美元贬值7.89%,1973年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修改国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的建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这材料主旨在于说明:
A. 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巨大冲击
B. 汇率的自由化市场化得已实现
C. 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束缚已崩溃
D. 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因时而变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7年,驻英公使郭嵩焘在《伦敦致李傅相》书中提到,“日本在英国学习技艺二百余人,各海口皆有之”,因而希望中国不仅“专意考求兵法”,也应多派留学生“分途研习”西国种种科技。这反映了
A. 中日战争失败引发国人反思
B. 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留学主要目标
C. 清王朝外交领域取得新突破
D. 近代早期留学在政府主导下进行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2年尼克松访苏后,美苏关系以“缓和”为主调,双方在经济和限制核武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一再强调,面对苏联“实现统治世界”的战略目标,“西方文明”进入了“最危险的十年”,美国是抵御苏联扩张“唯一能够担任领导的国家”。这反映出
A. 经济形势影响国家对外政策
B. 美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C. 政党斗争冲击两极对峙格局
D. 美国试图重新领导世界
29.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对广大农民的让步,被叫做“农民的布列斯特”,是为新经济政策的开端。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农民有了余粮,于是在苏维埃政权下恢复了曾经被严格禁绝的市场交易,恢复了货币、交换、价值、市场机制的运用,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许多概念,把市场引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虽然1920年代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包括列士在内,当时并没有从政治体制的角度考虑改革问题。由于在经济上向长期被看作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农民作了让步,作为补偿,在政治上反而朝加强专政的方向发展。
——郑异凡《列宁的一次改革尝试》
材料二 中国、越南、古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都实行了经济改革。而这些改革在不同程度了“政策”的烙印,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经济运作模式。尤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经济总量逐年高速增长。“新经济政策”的生命力因此在当代具有显著的意义,最终指明了继斯大林模式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
——盛维充、王艾青《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是如何对农民做出让步的?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如何“打上列宁‘新经济政策’烙印”的?
30. 详细信息
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格局形成,六七十年代受到冲击,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战结束前,许多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就已预见到战后将会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势力对峙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局面。……1947年9月,美国著名政治家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从此,“冷战”这一表示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词语便在金世界流行开来。“冷战格局”或“两极格局”成为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代言词。
——摘编自张象《从反法西斯联盟到两大阵营的对峙》
请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
(要求)必须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史实不全的按要点扣分;参照所给示例至少回答三个以上的史实。
(示例)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安全、主权以及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等多种力量的成长,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