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训练:不良诱惑与自我保护

1. 详细信息
下列属于不良诱惑的是(     )
①吸烟  ②荣誉  ③毒品  ④科普书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 详细信息
小伟在他的父母离婚后,跟爷爷吃住在一起。他的爸爸妈妈不再给他提供抚养费,严重地影响到了他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经居委会调解,丝毫不起作用,他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如果他要提起诉讼,从程序上看,该案件属于()
A. 刑事诉讼    B. 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司法诉讼
3. 详细信息
2016年8月19日﹐山东临沂准大一新生徐玉玉因遭电信诈骗﹐被骗走上大学的9900元﹐最终伤心欲绝导致心脏骤停,遗憾地离开了人世。此后,山东、广东等地连续发生学生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导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防范电信诈骗,公民应该(  )
A. 避免个人信息外泄,远离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
B. 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形成持续严打态势
C.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以德治国
D. 保持警惕,冷静分析,多方咨询
4. 详细信息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拉夫·格罗斯表示:“在数码技术和社交网站流行的年代,一张不雅照片流出和任何私密信息的传播往往只要几秒钟。人们提供给社交网站的信息始终伴随着风险。”他的话提醒我们(   )
①在网络交往时,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②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③要远离网络,封闭自我  ④要树立隐私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5. 详细信息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意外的发生,当我们不小心溺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①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②冷静地将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③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④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详细信息
一天晚上,七年级学生小明因父母有事外出,独自一人在家。突然一位陌生人来敲门,自称是他爸爸的朋友。小明最恰当的做法应是( )
A. 出于礼貌,马上开门让客人进来
B. 立即拨打“110”报警
C. 向邻居或周围的人大声呼救
D. 不开门,礼貌告知对方:我父母不在家,请改日再来
7. 详细信息
下图告诉我们,面对毒品这一不良诱惑,正确的认识是

A. 毒品是各种犯罪的根源     B. 毒品是危害最大的诱惑
C. 应坚决抵制毒品的诱惑     D. 远离毒品就能避免侵害
8. 详细信息
教育、公安消防部门要求把日常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某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
B. 首先要冷静,分析火情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C. 发现火灾发生,重要的是要打“119”报警
D. 马上跑到电梯口,坐电梯逃生
9. 详细信息
不良诱惑就像小小的吸血蝙蝠,静静地靠近你,慢慢地腐蚀你。这表明不良诱惑
A. 是无法战胜的,因而绝不能沾染    B. 是可以战胜的,沾染以后再改
C. 是侵蚀毒害人,必须自觉抵制    D. 强烈吸引人,无法真正抵制
10. 详细信息
为配合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积极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②积极宣传交通规则,严格遵守交通秩序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热爱尊重生命 ④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维护交通安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 详细信息
如图中黄某偷卖国家绝密情报获利70万美元,其中多项机密是从同事那里窃取而来的,最终黄某被判处死刑,其间谍经费被收缴.他的同事也因机密被窃受到法律制裁.由此看见


A.黄某的同时应防范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B.我国法律最主要的作用是规范全体公民行为
C.黄某的财产所有权不受法律保护
D.黄某的行为侵犯同事的隐私权
12. 详细信息
“遇到路人要求扫二维码,并谎称自己是创业者,我出于好心帮其扫码,却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南昌市民赵女士在街头为陌生人扫描二维码后,便一直收到骚扰电话和营销广告,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赵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要
①提高警惕,拒绝帮助别人          ②保护隐私,给隐私上把锁
③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          ④封闭自己,减少与人交往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3. 详细信息
对漫画《司马光又砸缸》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拒绝不良诱惑
B.有些网站上的不健康内容容易使青少年误入歧途
C.生活中处处是诱惑,青少年无法摆脱
D.整治不良网吧可以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
14. 详细信息
一天,15岁的小海在回家路上,看到一歹徒正持刀拦路抢劫。他心想: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已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于是,小海悄然离开了。
判断:(    )
理由:
1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规定引发部分同学热议。

(1)材料中的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保护?该规定保护了未成年人什么权利?
(2)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材料加以评析。
16.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八年级小陈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微生活”﹣﹣今天我没去上课,躲在宿舍里玩游戏,结果被班主任“逮住”,真郁闷!玩玩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材料二:“微新闻”﹣﹣今年4月,段某因捡到一张写有密码的信用卡,将卡中的16500元取走,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听到这个结果时,段某后悔不迭,他说:“我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1)从法律的角度指出小陈的言行为什么是错误的。
(2)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的经历对人们有何警示?
17. 详细信息
阅读漫画,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2)面对种种不法侵害,我们中学生底怎样加强自我保护?
18. 详细信息
【校园安全法律护航】


近几个月来,全国各地发生不法分子暴力侵害中小学生的恶性案件。一时间,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举国上下关注校园安全问题,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成为全社会保护的重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类校园暴力事件,侵害了我们的哪一项人身权利?我国主要有哪些法律保障公民的这项权利?(至少写出两部法律名称)
(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这一权利给予特殊保护?
(3)如果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等突发事件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