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练习试题含解析

1. 详细信息

古代取火方法有 木燧 (钻木取火)、 金燧 (用铜制凹面镜聚焦太阳光取火)和 石燧 (撞击固体产生火星取火)三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种方法都是使可燃物升温达到着火点 B 木燧 时的木材变焦黑发生了化学变化

C 金燧 时铜镜表面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 D 石燧 时固体撞击产生的火星提供了可燃物

2.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煤 B .酒精 C .沼气 D .秸秆

3 .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

B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 .高层住宅起火,迅速乘电梯逃生

3. 详细信息

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地热 B .煤炭 C .石油 D .天然气

4. 详细信息

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A .减少酒精灯内酒精的挥发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 D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5.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枪灭火,能快速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驾车前喷洒酒精消毒,不能马上打火热车

C .有效控制燃烧和爆炸的条件,能体现学好化学的价值 D .加气站、加油站附近打手机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6. 详细信息

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生活

B .化学与环境

取暖防中毒 —— 煤炉上放一壶水

人工降雨 ——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生活 —— 使用节能用具

爱护水资源 ——“ 一水多用

C .化学安全

D .化学实验

厨房煤气泄漏 —— 打开排气扇

电器着火 —— 用干砂灭火

用剩药品 —— 应放回原瓶

点燃酒精灯 —— 利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

A A B B C C D D

7. 详细信息

北京冬奥会中,下列提出的举措符合 绿色冬奥 的是

A .开幕式点燃雄伟壮观的大型奥运火炬台 B .为方便运动员用餐,使用一次性木筷子

C .在赛区间使用汽油车辆解决交通需求 D .使用不破坏臭氧层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制冰

8. 详细信息

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 白色污染

B .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96.5% ,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9.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篝火晚会时架空木柴,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B .燃烧是一种缓慢氧化反应

C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能燃烧

D 釜底抽薪 蕴含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10. 详细信息

下列变化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矿石粉碎 C .石油分馏 D .百炼成钢

11. 详细信息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不小心打翻了燃着的酒精灯引起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B .厨房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燃气,打开窗户

C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12. 详细信息

绿色能源是人类的理想能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 .煤 B .太阳能 C .氢能 D .风能

13. 详细信息

2021 年,山西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能源供给成绩单:全年实现原煤产量 12 亿吨,完成发电量 3826 亿千瓦时,煤层气(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 95 亿立方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煤属于可再生能源

B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 CO

C .煤层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D .煤燃烧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4. 详细信息

类推 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 正确 的是

A .因为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 .因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中 - 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15. 详细信息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 .自然界的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后得到的澄清透明的水是纯水

16. 详细信息

低碳生活 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有关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中包含分解反应 B .四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C .反应 ①② 中甲烷和乙醇均为较清洁的能源 D .反应 ③④ 中固体质量均减少

17.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都属于混合物

C .天然气燃烧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 D .完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18. 详细信息

科学家发现,甲烷和水蒸气可以在加热、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氢气和另一种可燃性气体。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烷通常来自于化石能源 B .生成物均有还原性

C .乙和丙均属于氧化物 D .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 1 2

19. 详细信息

下列处理方法 不正确 的是

A .为防止火灾,森林中要设置隔离带

B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发现燃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换气扇通风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20. 详细信息

下列能源中,最理想的是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煤 D .汽油

21. 详细信息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用铅笔芯粉末作为门锁的润滑剂 B .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

C .在炭火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家用煤气中常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22.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 .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合的灭火器是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23. 详细信息

史学家陈寿的著作《三国志》中记载: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薪草 膏油 是可燃物 B 同时发火 降低了 诸船 的着火点

C 膏油 着火不宜用水灭火 D 时风盛猛 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24. 详细信息

习.平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 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量使用高效高残留的农药

C .核反应堆废水直接排放到大海

D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25. 详细信息

24 届冬季奥运会于 2022 2 4 日至 20 日在北京举行。

(1) 冬奥会火炬 飞扬 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存储进高压燃料罐时,体积大幅度缩小,该现象可用微粒观点解释为 ________ ;火炬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 。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_____

(2) 冬奥场馆提供的直饮水经二氧化氯( ClO 2 )消毒处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氯与氰化氢( HCN )反应(未配平)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反应生成的 N 2 CO 2 的质量比为 ______

26. 详细信息

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燃料。

(1) 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 氢气被公认为最理想的燃料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 (答一条)。

27. 详细信息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22 2 4 日在北京开幕。往届奥运会使用的燃料多为液化天然气或丙烷( C 3 H 8 )等气体,而此次北京冬奥会 雪花上的火炬 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使天然气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______ ;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 :从环保角度考虑,使用氢能源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

28. 详细信息

碳中和 就是要采取措施将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达成二氧化碳的 净零排放 。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达成这个目标。

(1) 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 ________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2)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产生 _______ 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可导致海水酸化,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

(3) 实现 碳中和 的一种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 CH 4 O )和水,该单质是 ___________

29. 详细信息

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实行的 西气东输 ,输送的是化石燃料天然气,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2) 给物质加热时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该立即 _______ ,其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__

(3)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 ________ 不同;

(4) 吸烟对人体有害。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________

30. 详细信息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提出 2060 年前实现 碳中和 ,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 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_______ 和天然气。

(2) 下列燃料在氧气中燃烧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_______( 填字母 )

A .天然气 B .氢气 C .肼 (N 2 H 4 )

32 .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 _______ 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己知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物为 CO 2 H 2 O CO ,现有 46g 乙醇不完全燃烧,经测定生成 44gCO 2 ,则参加反应的 O 2 的质量为 _______g

31. 详细信息

化石燃料不仅是优质的能源,还是宝贵的化工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煤、汽油、柴油等燃料中,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 造成大气污染。

(2) 在常温下,石油是一种难降解、 _________ (填 )溶于水的混合物。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石油通过化学变化能转化为塑料、合成纤维、药物等,所以人们把石油称为 _________

(3) 汽车化油器能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其促进燃烧的方法是 _________

(4) 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炉膛中吹入空气,这是通过 _________ 的方法使煤炭充分燃烧。

(5) 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 ___________

32. 详细信息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着丰富的化学史料。

(1) 有关墨的制作提到: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回答下列问题:

①“ 最可能是 ______ (填序号)。

A .焦炭 B .木炭 C .炭黑 D .石墨

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长久不褪色,原因是 ______

物质 X 燃烧会伴随大量黑烟,反应方程式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

活性炭和 的主要成分相同,工业上用于脱色制白,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 作用。

(2) 有关 " 火法炼锌 " 的过程记载为 ∶" 炉甘石(主要含 ZnCO 3 )装载入泥罐内 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 取出即倭铅也 " " 其底铺薪 " 指利用燃烧的 " " 将煤炭饼引燃,从燃烧条件分析,燃烧 " " 的作用是 ______

33. 详细信息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理念是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用张北的风点亮奥运的灯 ,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

(1)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A .煤炭 B .石油 C .风能 D .天然气

(2) 天然气(主要成分 CH 4 )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3) 氢燃料电池车的作用是将 ___________ 能转化为电能。

34. 详细信息

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将 69g 酒精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 CO CO 2 H 2 O ,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64% ,要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O 2 ,至少需要补充氧气的质量为 _______g

35. 详细信息

3.6g 木炭粉放入充有 8.0g 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试求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36. 详细信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 4 ) ,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有一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甲烷 (CH 4 ) 和一氧化碳 (CO) 。现将 20g 该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 H 2 O 的质量为 18g ,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__g

37. 详细信息

使用天然气供暖排放的 CO 2 质量为 8.8kg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4 +2O 2 CO 2 +2H 2 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这次供暖消耗甲烷( CH 4 )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 若一棵树平均每天能吸收 5kgCO 2 ,则上述使用天然气供暖排放的 CO 2 需要 ______ 棵树吸收一天进行抵偿(结果保留整数)。

38. 详细信息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实验室使用锌和足量稀硫酸制取 0.4g 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多少克锌。

39. 详细信息

D

【解析】

【分析】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详解】

A 、三种方法都是使可燃物升温达到着火点,正确;

B 木燧 时的木材变焦黑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

C 金燧 时铜镜表面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聚集太阳能,正确;

D 石燧 时固体撞击产生的火星提供了燃烧所需要的温度,错误;

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