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西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燕馏               B.过滤             C.升华             D.萃取

2.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石墨  Fe(OH)3胶体  澄清石灰水        

B.氮气 干冰 冰水混合物

C.液态氧  CuSO4·5H2浓硫酸             

D.硫粉   碘酒  含氧40%的氧化镁

3.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酸性氧化物:CO2 Si0 2SO2CO           

B.:烧碱、纯碱、苛性钾、氢氧化钡

C.混合物:盐酸、浓硫酸、水煤气、氢氧化铁胶体

D.碱性氧化物:Na2OCaOMgOAl2O3

4.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氮化氢可以导电;

④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硫酸氢钠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仅①④        B.仅①④⑤     C.仅②③      D.①②③④⑤

5. 详细信息

关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是0.1NA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m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

6. 详细信息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 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

A.铜铸器件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铁质菜刀生锈

7. 详细信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 H2OCO32-

C.水垢溶解于醋酸中:CaCO32H===Ca2CO2H2O

D.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O322H===CO2H2O

8. 详细信息

某溶液遇石蕊溶液显红色,下列各组离子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Ca2Cl                   BKSO42-HCO3-Na

CFe2SO42-OHBa2                DMnO4-SO42-NO3-CO32-

9. 详细信息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R的化合价是(  )

A6            B5            C4              D3

10. 详细信息

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2.24L HF,则转移0.4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1. 详细信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的Na+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1NA

C.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22.4 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1 mol氢氧根离子与1 mol铵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12. 详细信息

精确配制2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仪器时,使用500 mL容量瓶

B.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中

13. 详细信息

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实验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定容时加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溶液至刻度线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没有洗涤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和玻璃棒    

D.称量NaCl固体时砝码上有杂质

14. 详细信息

0.2molK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变化的是( 

A、蒸馏水     B0.2mol/L HNO3      C1mol/L H2SO4       D2mol/L CH3COOH

15. 详细信息

为除去下列待提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CaO(CaCO3)

溶解、过滤、结晶

B

Cu(CuO)

稀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uSO4(H2SO4)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D

CO(H2)

氧气

点燃

16.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0.1mol/L Ca(NO3)2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

A.该溶液可由1L水中溶解0.1moLCa(NO3)2制得

B.1L该溶液中含有Ca2+NO3-离子总数为3 × 6.02 × 1022

C.O.5L该溶液中Ca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D.0.5L该溶液中NO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17. 详细信息

 

今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橡皮管、导管可自由选用)

(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接。

(2)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则制取甲烷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收集甲烷气体时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

(4)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欲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可盛________。当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a”“b”,下同)导管口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氢气排出,水应从________导管口进入。

18. 详细信息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  2KCl + 3O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名称为 ______ ,生成2molO2时转移电子的数是 ______ 

(2)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难溶于水的MnO2的具体实验操作名称: ______ 

(3)分离出的MnO2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l2,化学方程式为: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则生成的O2Cl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两个反应都用到MnO2,其作用分别_____________.

19. 详细信息

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种.已知: AB反应有气体生成; BC反应有沉淀生成; CD反应有沉淀生成; DE反应有沉淀生成; AE反应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请填空:

(1)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3)A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详细信息

(1)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NaOH溶液铜丝蔗糖晶体无水乙醇稀硫酸液氨氨水SO2 硫酸钡晶体熔融 NaC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________;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aLAl2(SO4)3(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若加入足量NaOH 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3,则原溶液中 A1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详细信息

1)在标准状况下,10.2g PH3 与标况下_______L CH4 含有相同的H原子。

2)某气体氧化物化学式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 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