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甘肃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2. 详细信息

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

A.大禹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孙中山陵

3. 详细信息

种植粟并居住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应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4. 详细信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是(    ) 

A.西周           B.商朝             C.夏朝             D.秦朝

5. 详细信息

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西周,此年应是(   

A.公元11世纪40年代                     B.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C.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D.公元10世纪40年代

6. 详细信息

春秋时期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7. 详细信息

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8. 详细信息

 CCTV12法制频道要招聘《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9. 详细信息

 三国时期称帝的是(    )

A.曹操、刘备、 孙权                B. 曹操、诸葛亮、孙策  

C. 曹丕、刘备、孙权                D. 曹丕、诸葛亮、孙权

10. 详细信息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通

11. 详细信息

秦国兼并六国的顺序依次是(   

   A、齐、楚、燕、韩、赵、魏                    B、韩、赵、魏、楚、燕、齐

C、齐、楚、韩、燕、赵、魏                    D、楚、燕、齐、韩、赵、魏

12. 详细信息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体现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禅让制

13. 详细信息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北方人口大量南下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统治者生活奢侈  ④南方相对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详细信息

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小篆             B.甲骨文            C.楷书           D.金文

15. 详细信息

下列对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抵御匈奴的著名城防                B.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

C.秦长城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6. 详细信息

下面各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平之                 B. 揭竿而起——陈胜广起

C. 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D. 问鼎中原——秦王扫六合

17. 详细信息

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18. 详细信息

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

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                    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商议开凿灵渠

19. 详细信息

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 曹操

20. 详细信息

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

21. 详细信息

20105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关注。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会通河

22. 详细信息

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

23. 详细信息

 西汉时开辟贯穿东西方交通的丝绸之路的走向是(    )                                                                    

A.长安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西亚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24. 详细信息

下列被称为“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的“世界文化遗址”是(    )

A.秦兵马俑          B.故宫              C.龙门石窟         D.云冈石窟

25. 详细信息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成就是(    )

A. 石窟艺术         B. 书法艺术          C.绘画艺术          D.文学艺术

26. 详细信息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重要人物,请将合适的序号填入空白处。

     A.蔡伦         B.祖冲之        C.董仲舒

  D.王羲之       E.司马迁        F华佗

(1) ___________ 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儒家人物 ________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采纳。

(3)东汉的 __________ 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后人称这种纸“蔡侯纸”。

(4)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东汉神医是 ___________

(5)两晋时期的数学家_________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6___________的行书代表作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

27. 详细信息

以下是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请填写。

(1) 郦道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2)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 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顾恺之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洛神赋图》。

28.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断出它们分别是哪次改革的措施吗?

2)说出这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29.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928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日。2013928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公祭孔子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本届祭孔大典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文化凝聚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

                                                             ——《齐鲁晚报》

1)孔子所创立的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如果我们想比较详细的了解孔子的思想,可以查阅古代哪本书籍?

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