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试题 试卷及答案

1. 详细信息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2. 详细信息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 东晋 金                        B.东汉 南宋 隋

C.蜀 东晋 隋                        D.蜀  西夏 

3. 详细信息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④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②①③④⑤

4. 详细信息

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详细信息

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6. 详细信息

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  

A.刘备              B.诸葛亮             C.曹操              D.孙权

7. 详细信息

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分封制                    B.春秋诸侯争霸

C.战国诸侯争霸                  D.三国鼎立

8. 详细信息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9. 详细信息

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人物,其突出贡献是(  

A.建立西汉                         B.巩固蜀汉政权

C.建立西晋                         D.建立东汉

10. 详细信息

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A.吴国                B.蜀国               C.秦国                D.魏国

11. 详细信息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2. 详细信息

这是一次以“苦肉计”、“草船借箭”而脍炙人口的战役,它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次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3. 详细信息

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南迁     ②民族交往       ③南方相对稳定      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 详细信息

北魏时期,促使鲜卑族从语言、服饰、姓氏到思想观念与汉族日趋一致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大化改新                          D.戊戌变法

15. 详细信息

人们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不同,有的称年号,有的称庙号,有的称谥号。下列与“汉武帝”称谓相似的是(  

   A.孝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康熙帝

16. 详细信息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用汉姓                           B.穿汉服

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

17. 详细信息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下列几组朝代基本并存的一组是(  

  A.西周与东周                       B.西晋与东晋

  C.南朝与北朝                       D.北宋与南宋

18.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法错误的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迁都洛阳

C.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D不利于北魏经济的发展   

19. 详细信息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下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步伐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C.启蒙运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形成了东西方对峙格局

20. 详细信息

 “由平城迁都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讲汉语,穿汉服”。材料反映的是(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楚国吴起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1. 详细信息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②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制文字              ④康熙率军取得雅克萨大捷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2. 详细信息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A.改穿汉服                          B.改用汉姓

   C.学说汉话                          D.学习汉礼

23. 详细信息

 “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下列哪一项改革凸显了这一现象(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文成公主入藏

24. 详细信息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25. 详细信息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分封制                           B商鞍变法

C郡县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6. 详细信息

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A蒙恬北击匈奴                     B孝文帝改革

C昭君出塞                         D澶渊之盟

27. 详细信息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北语”即鲜卑语,而“正音”则是汉语。此次改革是  

A.吴起变法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戊戌变法

28. 详细信息

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29. 详细信息

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是  

A.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0. 详细信息

历史课堂上王老师向同学们给出四个提示(如图),这里讲述的内容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唐太宗“贞观之治”

C.唐玄宗“开元盛世”               D.忽必烈统一中国

31. 详细信息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32. 详细信息

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

33. 详细信息

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道教的兴起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34. 详细信息

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它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顾恺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

35. 详细信息

 “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A.柳公权                            B.米芾

C.赵孟頫                            D.王羲之

36. 详细信息

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A.张旭         B.王羲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

37. 详细信息

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列同档期播出节目收视率第一,再次证明了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下列有关汉字演变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金文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D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38. 详细信息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

材料一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材料二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3)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

39. 详细信息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一切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创造活动的前提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三

清明上河图

材料四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一说明。

4)材料四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

40. 详细信息

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晋之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安史之乱,江淮独金;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七八【十】年间,咸获安业,自后数十,百年间,西北时有少警而东南晏然,斯民你得休息……故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以至宋,东南愈重而西北愈轻。”

——摘自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卷四六《东南县邑民财》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在对外贸易的推动下,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历程。……1990年,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2004年胡J涛总书记指出,“希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

——摘自上海市高中历史高三年级实验本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的状况开始出现于何时?

2)上海是在哪一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开始了近代经济的发展进程”,请举一例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在上海成立的?

3)哪一年中央确定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20139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一举措是在怎样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实施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的认识。

41. 详细信息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3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强秦】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2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魏晋融合】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3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近代探索】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4.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

5.材料三中“变官制”指什么?

【今日成就】

材料四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7.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42. 详细信息

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制,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材料二  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2年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在接受提名人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危机”指什么?“”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制度之创新,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如秦国商鞅、北魏孝文帝、清末谭嗣同,改革的步伐都迈得异常艰难,不仅遭到旧贵族的重重阻挠,有的改革家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改革家虽然殒命,但改革遗留下的成果却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三  近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1)据材料一,列举一种秦创建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你认为一名改革家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请写出两条

3)据材料三,为了“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日本实行了什么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44. 详细信息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2)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利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材料三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末期新日本具有怎样的特点?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成为了“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材料四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4)判断材料中的改革者是谁?他引领俄国抛弃了何种落后的社会制度?

45. 详细信息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是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之一。  

46. 详细信息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明成祖把都城从           迁到北京。

47. 详细信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1)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2)近年来,新疆发生多起暴恐事件,严重威胁各族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破坏了党的民族政策。下列图示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理措施,请依据史实填充相关内容?

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设立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该项制度最终在法律上彼确立是在哪一年?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48. 详细信息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有的人的事迹影响千代,有的人的行为左右一个时代。以下这些人物你熟悉吗?

    

         l             2               3              4             5

1)我国的四大发明享誉全球,人物l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            

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人物2的名字命名,他在数学领域的一项突出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该成就是                  

3)人物3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他是          

4)人物4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以欧洲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他最后发现了美洲大陆。他的名字是                 

5)“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这句名育的是人物5。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49. 详细信息

某校开展科技节活动,九年级(1)班邀请你参加。

1)第一组同学收集到以下图片,制作了介绍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的展板。请你帮助第一组同学完成空格部分。

  图片

科技成果名称

科技成果所属国家

A

英国

B

C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

2)第二组同学编制介绍中外科学家的名片。请将名片中的信息补充完整。

 


3)第三组同学进行“科技改变生活”的辩论赛。正方:科技之福;反方:科技之祝。请选择一方,举两例进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