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用边长为36 cm的正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铁盒时,在铁皮的四个角各截去一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就能焊接成一个铁盒.要使所做的铁盒容积最大,在四角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 A.6 cm      B.8 cm      C.10 cm      D.12 cm 答案:A【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②。时戴在剡③,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③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1】下列加点词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但少(但是) 入户 (窗户) 夜大雪(下大雪) 因起(于是)B. 遂至(于是) 闲人(清闲的人) 眠觉(睡醒) 经宿(一晚)C. 念(想念) 相与(互相) 皎然(洁白的样子) 就之(靠近,寻找)D. 盖(盖住) 未寝(睡觉) 彷徨(犹豫不决) 即便(立即就)【2】根据上下文推断,下列给划线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B.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C.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D.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3】下列关于两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都在叙事中写了景,都是因景而喜,因景而去觅知音。只不过前者幸运,找到了志同道合者,后者遗憾没找到,只能独自返回。B. 甲文写景比乙文写得稍详尽些,甲文写月色隐蔽巧妙,用了比喻的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四望皎然”四个字,境界全出。C. 甲乙两文中主人公都有豁达的胸襟,只不过前者是官员,还夹杂着贬谪的悲凉和不得志的自嘲,后者是隐士,显得更洒脱不羁。D. 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迪各有千秋,甲文告诉我们良辰美景要及时与友分享,乙文则告诉我们分享良辰美景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尽兴的过程。【4】根据原文,翻译【甲】【乙】中两个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