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诗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分)                                                                       8、诗的第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一碗大米饭|||| 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题。 一碗大米饭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都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   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   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一日三餐都是大饼子、玉米粥和小米饭等粗粮。为了曾祖母的病,父亲借来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亲蒸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然后一口口给曾祖母喂下。   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我常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就是在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   一天有个亲戚来串门,那天做的是小米饭,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变。早上,曾祖母没起来吃饭;而我因为离校远,每天带饭上学。那天是亲戚给我装的饭,装好后,我就背着书包走了。   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了我的全身。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一下子愣住了……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我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了饭盒,站起来擦了擦嘴,似乎我已吃饱了。   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   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里拿出来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过饭盒——她感受到了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着我。   母亲打开饭盒,是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   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落在我的脖子上。   我任由母亲在我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色。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感觉到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感觉到自己终于可以承受母亲的眼泪了。我用稚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一天放学,我看见很多人在我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们一样跪在灵柩前,母亲哭得很伤心。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 (作者戴晓军,文章有改动) (1) 面对大米饭的诱惑,我一直没有吃,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朴素的想法,这种想法是:________。 (2) 母亲看到“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后,为什么“突然抱紧我”,“在我肩头啜泣”? (3) 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本文以“一碗大米饭”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B. 文章表现了母亲善良无私、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写出了“我”的懂事、孝顺。 C. 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文章语言自然朴实。 D. 从文中的内容看,母亲非常关爱曾祖母,对“我”却不在乎。 (4) 有人说:“穷人的故事总是闪着凄美的泪光,穷人的故事又总是闪着金子般真诚的光芒。”本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