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一些古籍资料显示,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在古代,服饰不仅仅是蔽体之用,而且是包括衣、冠、发式、鞋等的一整套礼仪体系。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偏向于凝重、古朴、典雅,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常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所谓“交领”,是指衣服左右前襟重叠,两边相交成领;“右衽”, 就是上衣前襟左边长、右边短,衣服前襟向右掩。这一服饰的诞生,体现的是中国古人泰然自若、宽厚仁爱、与世无争的民族性格和人生境界,从某种程度看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这一称呼也与《诗经》相关。《诗经˙秦风˙无衣》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所说的“袍”透露了当时汉服的材质,也就是麻絮。麻布衣是当时汉服的主流。

据记载,在先秦时期,葛、毛皮、蚕丝等都是主要的服装材料。葛多为平民百姓制衣所用,以麻布为主要衣着材料的庶民,被称为“布衣”。而毛皮、蚕丝等多为王公贵族所用。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君子至止, 锦衣狐裘。”其他先秦文献里也有羊、狐、虎、狼、黑貂等毛皮做裘服的记载。

春秋时期,古代服饰就已有“绿衣黄裳”,服装有了色彩,也表示染色工艺已有较高的水平。《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谈及交领和青色上衣;“缟衣綦巾”“缟衣茹藘”等诗句也可看到衣服的多色系。“缟”是白色的绢,“綦巾”是指暗绿色的头巾。“茹藘”是茜草,通过染色可以变成红色。在当时,服饰已出现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贵族尤其崇尚朱红色。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早在周代,衣服就不仅被用来防寒保暖,还被赋予特殊的政治、礼仪等功能,从中可以看到先人“思想的形象”。

古人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正式场合中,贵族身穿与其地位相符的服装来彰显身份,同时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在《诗经·小雅·采菽》中描写了天子常赐诸侯的场景——“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指的是绣有龙纹的黑色礼服,“黼”指黑白相间的花纹。在当时,“皮弁服”也是古代最早的朝服,这种朝服一般用兽皮制成,多用兽骨和玉石来装饰。“缁衣”也是古代用黑色帛做的一种朝服。

秦代之前,服饰就形成了“深衣”汉服体系。之后,各个朝代根据时代和社会的特点,形成了有各自风格的服饰。

(摘编自彭薇《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B . 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从某种程度看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C . 根据《诗经》的记载,服装有了色彩,表示染色工艺已有较高的水平。 D . 古代贵族在特殊场合的服饰既有彰显身份的需要,也有尊重彼此的考量。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指出汉服别称和历史渊源,突出了汉服历史悠久。 B . 文章基于民族性格、人生境界的角度分析了汉服的总体风格。 C . 文章引用《诗经》的相关诗句,是为了说明古代服饰的相关知识。 D . 文章指出古人衣着风格、服饰特点与礼仪功能等,体现了汉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服饰的范畴广泛,衣、冠、发式、鞋等形成了一套礼仪体系。 B . 皮毛、蚕丝等多为王公贵族所用是因为它们制作工序复杂。 C . 春秋时期,红、黄、蓝等多色系的服饰反映了当时较高的染色工艺水平。 D . 古代服饰的政治与礼仪功能反映了古代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明程度。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加强农村现代化这个薄弱环节。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此,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是基础,法治是根本,德治是先导。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构成乡村治理的完整体系,是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材料二:春风起时,安徽合肥蜀山区马岗村就像在画中了。通向田间的木栈道、从稻田里“长”出的阳光会议中心、古朴舒适的乡村民宿、质朴又充满设计感的茶室……文创因子的注入让这个城郊的村庄散发着文艺气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越来越多的文创人才走出城市的设计室和艺术的象牙塔,在农村找寻实现梦想的舞台,以多元化的文化实践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来自上海的设计师闫峰作为黄山市永丰乡的“新村民”,他扎根在皖南这个古村里,为乡村文创事业忙碌。

文创激活了乡村的闲置资产。马岗村村支书侯克旺说,村民将闲置房屋租赁给政府。蜀山区政府引进文创设计团队,在保留乡村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对村庄闲置房屋进行创意设计,打造乡村民宿“小岭南一号院”。通过发展乡宿、文创、休闲、旅游等产业,马岗村实现村民就地就业,并盘活了43户闲置房屋。

闫峰几年前租下了永丰乡闲置多年的村办企业厂房,打造徽州传统手工研习基地。在挖掘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闫峰注册“山里”品牌,将山里的土特产和传统手艺输出到城市,开始人生的“二次创业”。

永丰乡党委书记刘波说,永丰村是安徽的历史文化名村,这两年打造文艺小镇,最缺乏的就是文创人才。乡政府聘请闫峰做永丰文艺小镇的艺术顾问,下一步还要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让来农村创业的人才留得下,干成事。

(摘编自《文创给乡村振兴插上隐形翅膀》)

材料三:上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日本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诸多问题,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日本政府于1999年出台《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采取种种措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解决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中日两国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相似。日本经验对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设置乡村振兴专门机构。日本农林水产省进行机构调整,设立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局下设农村规划、地区振兴、城乡交流、农村环境、农地改良、工程设计、水资源、土地资源、地区建设、防灾减灾等11个处,研究制定乡村振兴综合性政策和规划等工作。

统筹推进乡村发展振兴。日本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立足国情农情,大力发展山区半山区农村经济,注重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提升农业附加值及效益。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社会福利。建设完善的信息和通讯基础设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下水道、社会教育及体育设施、农村医疗制度、农村休闲活动场所。促进城市与农村交流,推进农村观光休闲产业发展。

确保乡村振兴资金支持。日本乡村振兴资金种类多、数额大,主要涉及农地改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城乡交流、休闲农业发展等方面。据统计,2016年日本乡村振兴专项资金6281亿日元,占日本财政支农资金的23%。

加强人才培养和文化挖掘。通过实施各种人才培训、城乡交流、市民农园体验等项目,在培养造就一批新型青年职业农民的同时,充分发掘和弘扬日本传统农耕文化,进而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

(摘编自《日本乡村振兴战略的借鉴和启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加强农村现代化这个薄弱环节。 B . 因为文创因子的注入而使马岗村散发着文艺气息。 C . 日本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注重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村观光休闲产业发展。 D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绝大多数的文创人才走出城市的设计室和艺术的象牙塔,在农村实现梦想。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B . 永丰村两年打造文艺小镇,最缺乏的就是文创人才。乡政府应想办法让来农村创业的人才留得下,干成事。 C . 蜀山区政府引进文创设计团队,打造乡村民宿,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 D . 通过实施各种人才培训、城乡交流、市民农园体验等项目,就能促进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
  3. (3) 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要概述怎样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发展。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乡下

莫泊桑

两所茅屋,两家人。一所住的是蒂瓦什夫妇,另外一所住的是瓦兰夫妇。两家人的生活本是其乐融融,却因德·于比埃尔夫妇的到来而被打破。

蒂瓦什夫妇狠狠地拒绝了德·于比埃尔太太的要求,她又走向了瓦兰夫妇。

瓦兰夫妇正在吃饭;饭桌上在他们两人中间放着一碟黄油,他们用刀子挑一点,十分节省地抹在面包片上,慢慢吃着。

德·于比埃尔先生又一次提出他的建议。两个乡下人摇头拒绝,但是知道每个月可以得到一百法郎赡养费以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使着眼色互相询问,决心已经有七八分动摇了。他们在苦恼中长时间地保持沉默,心里犹豫不决。那乡下女人最后问道:“孩子他爹,你看怎么样?”乡下男人一本正经地说:“我看这并不丢脸。”

德·于比埃尔太太急得浑身哆嗦,她跟他们谈起孩子的未来,以及他以后可能给他们的钱。那乡下男人问:“这赡养费会在公证人面前立字据吗?”德·于比埃尔先生回答:“当然,从明天就开始。”那乡下女人想了想,说:“每月一百法郎换我们一个孩子太少了一点,再过几年这个孩子就可以干活儿了;我们要一百二十法郎。”

德·于比埃尔太太听了以后立刻表示同意。她想把孩子快点带走,因此在她丈夫立字据的时候,又额外送了一百法郎,立即请来了村长和一位邻居,他们也很乐意当证人。德·于比埃尔太太欢天喜地,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

蒂瓦什夫妇立在门口,望着那孩子给抱走,他们一声不响,也许心里有点懊悔不该拒绝吧!

从此以后就再也听不到小让·瓦兰的消息了。他的父母每个月到公证人那里去领一百二十法郎。他们和邻居闹翻了,因为蒂瓦什太太骂他们无耻,挨家挨户对人说,除非是丧失人性才会出卖自己的亲生儿子,这简直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有时候她故意炫耀自己,抱着儿子夏洛,大声对他说:“我没有卖掉你,我的孩子。我没有钱,但是我不卖我的孩子。”一连多少年天天都是如此。……蒂瓦什太太到最后竟然相信自己比当地任何人都高出一筹,因为她没有卖掉夏洛。

瓦兰夫妇靠着赡养费生活得很舒适。蒂瓦什夫妇无法平息下去的怒火就是从这一点来的,他们一直很贫困。他们的长子服兵役去了,第二个儿子死了,剩下夏洛一个人和上了年纪的父亲辛勤劳动。

夏洛二十一岁那年,有一天早上来了一辆华丽马车停在两所茅屋门口,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人从车上下来,他们走进瓦兰家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家一样。那乡下女人正在洗围裙,身体衰弱的乡下男人在壁炉旁边打盹。两个人都抬起了头,年轻人说:“你好,爸爸。你好,妈妈。”他们惊讶地站立起来。那乡下女人激动得连肥皂都掉在水里,她结结巴巴地说:“是你吗,我的孩子?是你吗,我的孩子?”他搂住她,一边吻她,一边又说了一遍:“你好,妈妈。”这当儿,那乡下男人全身哆嗦着,说:“你回来啦,让?”他们相认后,做父母的立刻领着儿子出去见了当地有身份、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他们领他去见了村长,见了村长助理,见了教堂神父……

夏洛站在自己的茅屋门口,望着他走过去。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对自己年迈的父母说:“你们一定是傻瓜,才会让人家把瓦兰家的孩子带走。我本来应该是那个样子,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

老母亲眼泪哗哔流到汤盆里,她低声哭着说:“累死累活把孩子们养大了,落这么个下场!”夏洛冷酷地说:“与其像现在,还不如不生我下来。这件事我永远不会饶恕你们!”

可怜的蒂瓦什夫妇垂头丧气,流着眼泪,却一声不响。夏洛接着又说:“不行,想到这件事太痛苦了。我宁可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他打开门,一片说话声传进来,瓦兰一家正在庆祝孩子的归来,于是夏洛跺了一下脚,朝自己的父母转过身来,嚷道:“土包子!”

他消失在黑夜里……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③段描写瓦兰夫妇吃饭,着力表现“卖子事件”之前过着贫穷、拮据的生活,突出金钱对他们的重要性,为下文他们做出的选择埋伏笔。 B . “卖子事件”之后,蒂瓦什夫妇心理有些许懊悔,并嫉妒、仇视瓦兰夫妇,心理很不平衡。 C . 瓦兰夫妇因为生活贫困和对金钱的渴望,最终将自己的孩子“售卖”,说明他们极度自私,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爱,这种行为让人鄙视。 D . 当夏洛二十一岁那年再见到小瓦兰时,内心极为嫉妒,并把这种嫉妒转化为对父母的仇恨。在金钱的诱惑下人性变得不堪一击,作者以此来批判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与伤害。
  2. (2) 这篇小说写法独特,一方面通过对比,展示人物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层层伏笔,推动情节发展。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小说分析。
  3. (3) 小说结尾为什么说“他消失在黑夜里”?请简要分析。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临川靖惠王宏字宣达,文帝第六子也。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仕齐为北中郎桂阳王功曹史 , 宣武之难,兄弟皆被收。道人释惠思藏宏。及武帝师下,宏至新林奉迎。四年,武帝诏宏都督诸军侵魏。宏以帝之介弟,所领皆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九月,洛口军溃,宏弃众走。其夜暴风雨,军惊,宏与数骑逃亡。诸将求宏不得众散而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宏妾弟吴法寿性粗狡,恃宏无所畏忌,辄杀人。死家诉,有敕严讨。法寿在宏府内,无如之何。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偿辜。南司奏免宏司徒、骠骑、扬州制史。武帝注曰:“爱宏者兄弟私亲,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宏自洛口之败,常怀愧愤,都下每有窃发,辄以宏为名,屡为有司所奏,帝每贳之。十七年,帝将幸光宅寺,有士伏于骡骑航待帝夜出。帝将行,心动,乃于朱雀航过。 事发,称为宏所使。帝泣谓宏曰:“我人才胜汝百倍,当此犹恐颠坠,汝何为者?我非不能为周公、汉文,念汝愚故。”宏顿首曰:“无是,无是。”于是以罪免。而纵恣不悛,奢侈过度,修第拟于帝宫。后庭数百千人,皆极天下之选。所幸江无畏服玩伴于齐东昏潘妃,宝直千万。好食鲫鱼头,常日进三百,其它珍膳盈溢,后房食之不尽,弃诸道路。普通元年,太尉、扬州刺史,侍中如故。七年四月薨,自疾至薨,舆驾七出临视。及薨,诏赠侍中、大将军、扬州牧,谥曰靖惠。

(节选自《南史·萧宏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将求宏不得/众散而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 B . 诸将求宏/不得众/散而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 C . 诸将求宏/不得众散/而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 D . 诸将求宏不得/众散而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史:官名,秦汉皆置,为郡县诸曹的副长官。 B . 司徒:上古官名,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夏商周时期,朝廷都设有司徒官,为六卿之一,职位相当于宰相。 C . 顿首:即叩头,九拜之一,是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的一种礼节,表示普通的礼貌。 D . 迁:改官。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以示区别。如“迁受”“迁除”表示降职;“迁调”“迁官”表示调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武帝诏令萧宏都督诸军侵犯魏国,萧宏认为是皇帝的弟弟介入,所以带领的军队器械精良,军容强盛,北人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 B . 萧宏自从洛口之败后,常怀惭愧愤懑之心,京城里每当有盗取之事发生,就打着萧宏的名义,他屡次被有关衙门官吏弹劾,梁武帝每次都赦免了他。 C . 萧宏侍妾的弟弟吴法寿性情粗横狡诈,倚仗着萧宏无所忌惮,随意就杀人。死者家属申诉,有敕令严厉追究。 D . 萧宏所宠幸的江无畏生活奢侈。她喜好吃鲫鱼头,常常每天要进三百条,其它珍奇的膳食也充盈过度。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爱宏者兄弟私亲,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

    ②而纵恣不悛,奢侈过度,修第拟于帝宫。

5.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米芾是一位不肯与世俯仰的画家、诗人,仕途不顺利,被世人称为“米颠”。一生喜好山川之胜,晚年过镇江,因喜爱其江山胜境而定居下来,这首诗是他定居镇江后的作品。②铁瓮:宋时望海楼在镇江城内,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句用夸张的手法,写铁瓮城矗立云间,烘托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B . 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三峡江声,虚写六朝时江上帆影。 C . 涛声阵阵,片片帆影,激发诗人作诗的逸趣,引起诗人饮酒的雅兴。 D . 尾联面对如画美景,诗人倍感欢欣快乐、心情舒畅。
  2. (2) 姜白石论诗曾说“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白石诗说》),请从全诗的情感变化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6.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2. (2)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绩的两句是:
  3. (3)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词中的经典语句极富美感,被歌手和作词人化用到现代歌曲中本是好事,但结果却是______。比如伊能静的《念奴娇》,旋律低劣且置一边,可当那句“羽扇纶(lún)巾”传入耳中时,使人不由嗟叹:古人为锤炼一个字而“捻断数茎须”,(   ),更别提品味其中蕴含的美了。如果说这种经典美的丧失属于个人素养的______造成的无心之失还可以原谅,那么以追求金钱为目的的对先贤古圣的戏说和亵渎,则______!

传统经典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是中华崛起的文化之基。消费时代一切为了消费,在消费“传统文化”的大潮里,一旦传统文化被功利性地融入现代元素,被人为地涂上铜臭色彩,经典不再是经典,而是变成了______的东西,或许会流行一时,但流行过后,便被永远的埋葬到那所谓的“时尚追求”中。

为了我们民族的延续,为了民族更好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千万别让铜臭亵渎了经典!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背道而驰    淡薄    不可饶恕    画虎不成 B . 适得其反    浅薄    不容宽宥    不伦不类 C . 背道而驰    浅薄    不容宽宥    画虎不成 D . 适得其反    淡薄    不可饶恕    不伦不类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目的是符合诗歌的语意语境 B . 达到诗意的尽善尽美 C . 现代人引用经典却连准确都难以保证 D . 现代人却不能准确引用经典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传统经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崛起的文化之基, B . 传统经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崛起的文化之基,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C . 传统经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崛起的文化之基。 D . 传统经典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崛起的文化之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
8. 语言表达
现在,各地交通部门采取措施,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在公交车上,公交车司机小陈与乘客高中生小华有下面一段对话。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司机小陈:这位同学,你好!

小华:现在坐公交车还要戴口罩吗?

司机小陈:为了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市民公共出行健康安全,市公交公司规定乘客乘坐公交车需佩戴口罩。你可以想象,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这一规定,

小华:我明白了。可是,我确实没有口罩,这周边也没有商店,如果现在回家去拿,恐怕会迟到。

司机小陈:这样吧,

小华:好的。那我给您钱。

司机小陈:这个口罩我免费送给你,不收钱。

小华:太谢谢叔叔了!

司机小陈:不客气。请上车坐好,要开车了。

9. 语言表达
请对下面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4个字。

中国家长对孩子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屈一指,但在引导孩子参与体育、爱好体育这件事情上,大概还需要唤起更多共识和行动。用体育陪伴孩子的成长,养成可以相伴终生的锻炼习惯,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但是,在青少年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问题上,家长显然还存在缺位的现象。有调研表明,我国目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比例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不能苛求家长都把孩子培养成职业运动员,毕竟职业运动员的培养是金字塔形的结构。但应当认识到的是,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这不仅是给孩子一个健康体格,更是培养孩子拥有健全人格。强壮孩子的身体,应该先从改变家长的认识开始。

10.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平凡的岁月谱写不平凡的篇章。每个人都是一束光,照亮黑暗的角落,点亮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人以生命赴生命,用挚爱护苍生,诠释着“生命至上”带给人的力量。我们应把生命的闪耀坚持到底,为每个生命点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这一百年间有无数个生命让我们感动,正是这些生命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穿过惊涛骇浪,奏响中华乐章!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怀抱理想,敬畏生命。你们想对走过这百年征程中“最可爱的人”说些什么?请以复兴中学李华的身份,给你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