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十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中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nà)      半(xiǎng)      惟妙惟(xiào)      叱风云(zhà) B . (jìn)     懂(méng)       自怨自(yì)        白驹过(xī) C . (bǒ)      望(liào)       五脏六(fǔ)        探得珠(lí) D . 言(zhēn)    餐(juàn)       面面相(qù)        退避三(shě)
2. 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缭草    馥郁    融汇贯通    纷至沓来 B . 瑕疵    颤粟    浑身懈数    矫揉造作 C . 胡茬    取谛    壁垒森严    深居俭出 D . 决计    皱缬    问鼎苍穹    扶摇直上
3.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_________“零落成泥碾作尘”, _________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

②月亮是别在乡村上的一枚徽章,禾苗上_________的月光,溪流上_________的月光……月亮无时不在乡村美景上留下时间的烙印。

A . 虽然     但      跳动     飘摇 B . 宁可     也      飘摇     跳动 C . 即使     也      跳动     飘摇 D . 不但     而且    飘摇     跳动
4.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欣赏丹江水的浩渺,便想武当山的灵秀;探寻野人谷的神秘,就思五龙河的清幽。十堰风光美如画,怎能不让人见异思迁 B . 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仍有学生用一纸空文为自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画上句号。 C .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 . 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
5.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B . 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C . 为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再次发生,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启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D . 《厉害了,我的国》这部记录电影,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绿色中国等角度,宣传了我国的大国风采。
6. 单选题
下面对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

②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一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

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襟怀。

④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它需要心灵有足够大的空间。

⑤也就是说,心里面想着绝望、仇恨,与怀着向往、宽容,其心灵空间截然不同。

A . ④③②①⑤ B . ①⑤②③④ C . ④②①③⑤ D . ①②⑤④③
7.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集音、形、义于一体。汉字中的形声字是由形旁、声旁构成的。 B .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却被如来佛祖的两位大弟子索要好处费,令人哑然失笑。鲁迅评价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C .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 我们学过的古文中关于年龄的称谓很多,如“黄发”,形容老人;如“弱冠”,指未成年男子。
8. 默写
古诗词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 (1) 君去沧江望澄碧,。(李白《赤壁歌送别》)
  2. (2)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王安石《浪淘沙令》)
  3. (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4. (4) 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对统治阶级残暴的痛恨,对老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5. (5)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三句与白朴《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法相同,意境相似。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迎着风,一顶草帽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信妈妈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

    ⑥“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仿佛从来就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累酸了,爸爸才停下来擦汗。

    ⑦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⑧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⑨现在依稀记得,那系在帽檐上的布条总是红色的,像一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多像一只金黄色的鸟,摆动着火红的尾天空遨游。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

    ⑩那时候,我总会边吃边说,说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我这样夸奖爸爸,一旁的妈妈总会撅起嘴唇。我一看妈妈吃醋了,忙用爸爸交给我的“招数”----妈妈,你是个美食家啊!接着,我们一家人都哄堂大笑。

    ⑪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

    ⑫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1. (1)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2)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我”的印象里,爸爸练习蒙古摔跤,为“我”嬉戏,伴“我”童年。 B . 文中第②段,“我”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的叙述,为下文情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C . 文中第③段,爸爸笑起来的皱纹分明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在脸上浮动,说明爸爸为“我”跳起舞来,仿佛从来没有疲惫过。 D . 文章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清新隽永,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3. (3) 草帽相撞怎会发出“哐哐”的声音?请结合第④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 (4) 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子。
  5. (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⑫段中“重操旧业”在文中的意思。
  6. (6) 分析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的含义和作用。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拓展人生的宽度

郑伟钦

    ①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体现了对书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②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

    ③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这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作用便得以体现。

    ④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诫全党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总书记也说:“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

    ⑤读书无止境。勤于思考、善于解码,才能实现读得其所,学有所用。

    ⑥一贵在坚持,忌躁贵恒。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如锻炼,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在坚持阅读中,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

    ⑦二贵在系统,忌窄贵广,忌浅贵深。总有人说,读书到底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在我看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前者就是“量的积累”,后者就是“深度挖掘”。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地联想,发散思维。这时就需要从古今中外寻找答案,一本书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一类观点说服不了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书读多了,也就读广了。另外,也要兼顾深入挖掘。曾经有人在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哲学著作,但到周末则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这样,渐渐地,所读过的哲学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这就是“读薄”,是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⑧三贵在应用,忌虚贵实。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读《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要求我们立身用权、廉洁奉公、求真务实,那么我们就要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断反思工作中是否有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习.平总书记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激励我们落实改革举措,切实为人民服务。

    ⑨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中“书香”一词表明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B . 第②段的作用主要是启下,和③④两段是分总关系。 C . 第⑦段中“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一个是“量的积累”,一个是“深度挖掘”,它们并不矛盾。 D . 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古今资料的使用,既有趣味性,又有现实性。
  3. (3) 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4. (4) 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