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师院祁东附高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高考模拟试卷(二)

湖南省衡阳师院祁东附高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高考模拟试卷(二)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人,他可以算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7万册藏书都读遍外,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读书笔记。但是,他只注意储存知识,从不创造,结果终生一事无成。

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写有《灵宪》《浑天仪图注》《算罔论》等涉及天文、立法、数理方面的科学著作,他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伟大的科学发明,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读书与创造”的关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地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作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文姬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材料二:

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客观方面言。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家的方面———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它处处表现民族性或个性。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顷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

艺术的性质,古来说者不一,亚里士多德“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因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且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它从那艺术家的理想情感里发展进化到一个完满的艺术品,也就同一个生物细胞发展进化到一个完全的生物一样。所以我后来的观察,以为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品的过程,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并且是一种最高级的、最完满的自然创造的过程。因为艺术是选择自然间最适宜的材料,加以理想化、精神化,使它成了人类最高精神的自然的表现。其实各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也很不同。譬如建筑艺术在建作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顺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音乐也不是取象于自然;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

材料三:

艺术家中的古典派,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信奉理想的自然主义。他们承认自然之中有美也有丑。两只燕子,飞得最快而姿态最轻盈的一只是美的;许多耕牛中,最强壮耐劳的是美的;一个少女和一个老妇,前者是美的;两个青年,一个气色红润,一个贫血早衰,壮健的是美的。总之,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在无生物或自然景色中间,予人以伟大、强烈、繁荣之感的为美。反之,自然的丑是,不合于种族特征的,非典型的,畸形的,早衰的,病弱的。在精神生活方面,反乎一切正常性格的是丑的,例如卑鄙、懦怯、强暴、欺诈、淫乱。艺术既是自然的再现,凡是自然的美丑,当然就是艺术的美丑了。

(摘编自傅雷《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1. (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提出“文以载道”,这一创作理论把艺术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而忽略了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B . 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者情感的主观流露,但是表达需要客观化处理,只有站在客观审视的角度上才能创造艺术。 C . 从主观上讲,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艺术也离不开创作者的创作自觉和想象能力。 D . 音乐和抒情诗并没有取象于自然,表明艺术并非一味地模仿自然。艺术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一段自然的实现。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哥特式”教堂的雕像将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地延长,这种创作师承了埃及雕刻将人体抽象化的表现方式。 B . 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决定了艺术的民族性或个性,因为理性知识对艺术创作影响微弱。 C . 艺术家中的古典派和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认为自然存有美丑之分,这种观点也对其艺术主张产生了影响。 D . 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的一项是( )
    A . 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 B .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C . 断桥残雪,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成为西湖胜景。 D . 在梵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中,天空是旋涡状的,星云呈现出流动感。
  4. (4) 材料二在反驳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时论证说服力强,请简要分析。
  5. (5)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千古传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其蕴含的美学意义的理解。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月亮和六个便士(节选)

[英]毛姆

我一边走一边想,他到这里来究竟是个怎样的状况呢?在这里的这段时间,我总能听到关于思特里克兰德的不少轶事,是该认真思考一下这里的环境了。他在这个遥远的海岛上似乎同在欧洲不一样,人们丝毫不讨厌他,如果是在英国或法国,思特里克兰德可以说是个与潮流格格不入的人,都说“方枘圆凿”,然而这里的孔是多种多样的,什么样子的塞子都能各得其所。我并不认为他到这里以后脾气比过去变好了,不那么自私了,或者更富于人情味儿了;而是这里的环境对他比以前适合了。假如他过去就在这里生活,人们就不会刻意挑出他的缺点。他在这里所经历到的是他在本乡本土不敢希冀、从未要求的——他在这里得到的是同情。

我觉得这些想法很离奇,便与布吕诺船长交谈了一番。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我。

“我对他感到同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最后他开口说,“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求同一个东西,虽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

“你同思特里克兰德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人,有什么东西会是你们俩共同追求的?”

“美。”

“这个追求也太高了,”我咕噜了一句。

“你知道吗?一个坠入情网的人,眼里除了他的爱人,就看不到其他事物了,就像古代被锁在木船里摇桨的奴隶一样,没有身心的自由。把思特里克兰德俘获住的热情正同爱情一样,把他紧紧地禁锢住了。”

“啊,真想不到,你也会这么说?”我回答道,“很久以前,我也有这种想法。我觉得他这个人是被魔鬼抓住了。”

“使思特里克兰德着了迷的是一种创作欲。他热切地想创造出美来。这种激情叫他一刻也不能宁静。他就像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一块圣地,穷尽所有去跋涉。为此,哪怕要打破原先的生活,他也在所不惜。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和常人不同的是,他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我从心眼里同情像他这样的人。”

“你说的这一点也很奇怪。有一个他曾经伤害过的人也这样对我说,说他非常同情思特里克兰德。”我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我很好奇,我一直无法理解他这种奇怪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你是不是已经找到了答案,你是怎么想明白这个问题的?”

他对我笑了笑。

“我不是告诉你了,从某一个角度讲,我也是个艺术家吗?我在自己身上也深深感到激励着他的那种热望。只不过他是利用绘画来实现的,而我却是拷生活。”

这时,布吕诺船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想我应该在这里说一说。因为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何况,这故事本身就非常美。

布吕诺船长是法国布列塔尼地方的人。年轻时在法国海军服过役。结婚以后,他就退役了,定居在坎佩尔附近。在这里,他有一小份产业。他准备在恬静的乡居生活中过自己的后半生。悲剧的是,他在一夜之间破了产,因为他的财务代理人出了点小差错。他们夫妇在当地原本有一定的地位,他们不想因此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于是决定离开这个地方。早年他在远涉重洋时,曾经到过南太平洋群岛,这时他就打定主意再到南海去闯一闯。他先在帕皮提住了几个月,一方面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一方面积累一些经验。几个月以后,他从朋友手里借了一笔钱,在包莫图斯群岛里买下一个很小的岛屿。那是一个环形小岛,正中间有一个咸水湖,岛上长满了灌木和野生的香石榴,从来没有人居住过。

他的老婆是个很勇敢的女人,他就带着她和几个土著登上这个小岛。他们首先盖房子,清理灌木丛,准备种植椰子。那是二十年以前的事了。现在这个荒岛已经种满椰子,成了一座整饬的种植园。

“将来有一天,等我女儿结了婚,我儿子娶了妻子,能够把我在岛上的一番事业接过去,我就和我妻子回到故乡去,在我出生的那座老房子里度过余生。”

“到了那时候,你回顾过去,一定会感到这一辈子过得很幸福。”

我在脑海里思索船长的这番话。

“你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不仅靠坚强的意志,更要靠坚强的性格。”我说。

“或许你说得没错。但我认为这其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会一事无成。”

“你说的是什么呢?”

他停下脚步,将两只胳膊抬起来。

“信仰。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早就迷失了方向。”

谈到这里,我发现我们已经走到了库特里斯大医生的家门口。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思特里克兰德生活的南太平洋的小岛环境怡人,岛上的居民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思特里克兰德这样的怪人,在这里不乏知音。 B . 文中用“方枘圆凿”这个成语,批评了英国和法国本土所谓的潮流,恰恰是迂腐的没落的,遏制了艺术家的创作天赋予个性。 C . 布吕诺船长说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艺术家,是因为他携妻子和几个土著一起在荒岛上开垦出一个种植园,用生活创造了美。 D . 文章结尾“到了那时候,你回顾过去,一定会感到这一辈子过得很幸福”“你说的是什么呢”中的“你”,都是作为叙述者的“我”。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节选部分在思特里克兰德这一形象的刻画上主要借助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尽管他并没有出场,但我们仍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 B . 小说选用第一人称“我”这一有限视角,讲述了一个追求艺术理想、为欧洲传统和世俗所不容的“怪才”的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代入感。 C . 小说在情节转换上十分自然,一方面通过“我”与布吕诺船长的对话来展开情节;另一方面通过“我”的内心独白来转换故事场景。 D . 小说节选部分的人物语言不仅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色彩,而且其中不少的语句富有哲思,耐人寻味,能够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3. (3) 小说中嵌套了关于布吕诺船长的故事,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4. (4) 有人评价《月亮和六个便士》这部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观念的艺术化”,所谓“观念的艺术化”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态度、美学理想借助小说表现出来。请根据节选部分,分析文中的“观念”的内涵。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 ,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之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蓐食:在睡觉时用的草垫子上吃饭。②漂:漂洗衣服。③蒲伏:同“匍匐”,在地上爬行。④齐王:破楚之前,韩信灭齐,被封齐王。

  1. (1) 下列对文中划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B .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C .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D .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布衣,借指平民。富贵人家穿绸缎,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B . 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 C . 高祖,刘邦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自汉高祖。 D . 垓下,古地名,是楚汉相争最后决战的战场遗址,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信家境贫寒,当初为平民时,一连数月在南昌亭长家寄食,被亭长妻子赶了出来。 B . 韩信知恩图报。他尽管穷困潦倒,但对多日赐饭的漂母,仍表示将来要重重地报答。 C . 韩信能屈能伸。面对“屠中少年”的挑衅、侮辱,能够审时度势,隐忍不发,委曲求全。 D . 韩信恩怨分明。有功业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千金;而只给了南昌亭长百钱。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②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5. (5) 韩信为什么没有惩治那个曾经侮辱过自己的“屠中少年”,反倒给他封了官?请简要说明。
5.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游泰山(其六)

李 白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注释】①玉真:仙子名。②匏瓜:星宿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朝饮”“暝投”两句,表现出诗人登山时间之长,也引人想见泰山景色之雄奇。 B . 在泰山静美的夜色中,李白独自一人抚琴、赏月、听松,借以排解仕途失意的痛苦。 C . 诗中“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等句与“霓为衣兮风为马”几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D . 此诗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的愉悦之情,也流露出他在泰山仙境消失后的遗憾之意。
  2. (2) 李白《游泰山》(其六)描写泰山景色,将实景与幻境融合,请结合诗句赏析这一艺术特色。
6.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被联合国推崇为国与国交往最高法则的孔子的思想,也就是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所认为的“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处世准则,它在行动上表现为“。”
  2. (2) 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们解释不能从师的原因时,其中的借口“”反映了他们拒绝从师的傲慢,“”则反映了他们害怕别人说自己溜须拍马、攀龙附凤的心理。
  3. (3)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杜鹃(或子规)啼声哀怨动人,听起来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因叫声凄切,古诗词中常用杜鹃(或子规)意象抒发悲苦哀怨之情。如:“。”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船行湖中,眼看山穷水尽,可船头一转,待过得山来,便又           了。这道山横陈湖心,据方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平谷发生大地震,竟把半座山“咣当当”震坍下去,才形成现在的东半山峭壁,乱石峥嵘,犹如魔鬼般青面獠牙,数个山峰形如锯齿,拱卫于侧;而西半山坡缓道平,松柏苍翠。山上一亭,人道半山亭。举目畅望,才觉金海湖四周皆山,而山外依然是山。东南有一塔           , 高矗山巅,擎举古塔的是盘山。东面及北面呢,           , 明代万里长城蜿蜒其间,留一座古老的关隘守护苍生。而           远入云霄的,不是别的,正是赫赫燕山主峰!园林建造注重借景,这里就把名山胜景巧妙地借到湖中来了。望着这一切,想当年的设计者,起初图纸上估计没有这些,也可能不会想到这些。是啊,事物的发展正如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发展,往往超出人的想象!

我下船在大坝上流连,眺望远山近水,走过壮丽美景。回想六十年前,那时平谷人民一股干劲截河成湖,如今仍令人肃然起敬。而勤劳智慧的人们后来又把这劳动果实化为胜景,以壮我祖国大地、中华河山。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恍然大悟   影影绰绰  崇山峻岭   莽莽苍苍 B . 豁然开朗   影影绰绰  层峦叠嶂   莽莽苍苍 C . 恍然大悟   若隐若现  层峦叠嶂   苍苍茫茫 D . 豁然开朗   若隐若现  崇山峻岭   苍苍茫茫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下船在大坝上流连,眺望远山近水,走过壮丽美景。回想六十年前,那时平谷人民凭一股干劲截河成湖,如今人们仍肃然起敬。 B . 我下船在大坝上流连,眺望远山近水,走过壮丽美景。回想六十年前,那时平谷人民一股干劲截河成湖,如今仍令人肃然起敬。 C . 我下船在大坝上流连,眺望远山近水,欣赏壮丽美景。回想六十年前,那时平谷人民一股干劲截河成湖,如今人们仍肃然起敬。 D . 我下船在大坝上流连,眺望远山近水,欣赏壮丽美景。回想六十年前,那时平谷人民凭一股干劲截河成湖,如今仍令人肃然起敬。
  3. (3) 请赏析文中画双横线句子的艺术手法。
8.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随着春天到来,不少乔木需要靠风传播大量花粉进行授粉。这些风媒花粉通过空气传播,   ①  。正常人吸入风媒花粉并没有任何感知,但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来说,会产生强烈、过激的免疫反应。( )。医学专家介绍,②     :一个与生活习惯有关,比如经常食用高热量、低纤维素的快餐,或者生活环境过分洁净;另外是有足够的过敏原,当过敏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那么过敏体质强弱不等的人群就陆续过敏了。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又到了踏青出游的好时节。但是,要警惕花粉过敏,特别是易敏人群,③      。如果一定要外出,易敏人群要注意戴上过滤密度较高的口罩,鼻腔局部涂抹花粉阻断剂。佩戴眼镜,穿戴长袖的衣物,减少接触花粉的几率。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比如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由于附着于呼吸道黏膜、眼结膜的花粉而被引发,进而使人出现过敏症状 B . 比如花粉附着于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引起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进而使人出现过敏症状 C . 比如附着于呼吸道黏膜、眼结膜的花粉,引起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进而使人出现过敏症状 D . 比如或轻或重的炎症反应由于花粉附着于呼吸道黏膜、眼结膜而被引发,进而使人出现过敏症状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