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三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历史的河流汇入大海后,仍以波涛和漩涡的方式互相冲撞。游牧文化告诉我们,只有草原大野芳菲,亘(gèn)古犹新,人类才能于万类之中永续苍生。 B . 雾,是衔枚而行的忍者。来无痕,去无踪。海岛气象有时诡谲多变。我记起一位女诗人脍炙人口的诗句,说雾踮(diàn)着猫的碎步降临,十分传神。 C . 真正的“老饕”都知道,吃日式沙茶火锅,蘸(zàn)料中最不可替代的有两样东西,那就是中国台湾的“牛头”牌沙茶酱和日本的“龟甲万”酱油膏。 D . 书籍装桢应让著作的内涵与品位一目了然,这是极深奥的艺术创作工作,但今日书店里的书籍虽琳琅满目,却一片花里胡哨(shào),连书名都认不出来。
2.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40年来的小说创作,由短篇小说先行、中篇小说崛起、长篇小说勃兴主导了40年文学锐意进取的历史进程。不仅在蹈厉奋发中继往开来,在持续演进中硕果累累,况且也在筚路蓝缕奋进中积累了不少重要的文学经验。

    40年来,现实主义不断更新,主要推动了两类小说创作的长足发展。[乙]一类是家族历史与文化的创作,这类小说以家族历史为主干故事,通过一个家族在一个时期的荣辱盛衰,来透视文化精神的嬗变,折射社会变迁与时代更替。代表性作品如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李锐《旧址》莫言《丰乳肥臀》等。另一类是“反腐”小说写作,这类小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主写义利抉择、正邪较量。[丙]代表性作品有周梅森《人间正道》、《人民的名义》、张平《抉择》、陆天明《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周大新《曲终人在》等。可以说,由于运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写法,贯注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做到了思想精深与艺术精湛的桴鼓相应 , 达到“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较高标准。

  1. (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况且 B . 筚路蓝缕 C . 贯注 D . 桴鼓相应
  2. (2) 文中的画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3.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应牢牢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推进新技术应用、数字经济等各领域的合作,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彰显二十国集团的生命力和领导力。 B . 高质量的扶贫,除了思想引导、精神鼓励,更重要的还在于物质给予、技术指导。让贫困户得实惠、增本领,明事理、长志气,扶贫才扶到根子。 C . 中华骨髓库在26日首次向西班牙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标志着西班牙成为中华骨髓库对外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之一。 D . 在2018年的第八届中欧论坛汉堡峰会上,与会嘉宾将以“一带一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中欧绿色经济和投资合作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4.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30年以前,足球是①,比如欧洲爱打长传冲吊,南美洲则主打脚法细腻,有时候一个人盘带,动不动就能过好几个人,但是今天我们看世界杯,这些风格就都不那么明显了。巴西队也追求快速推进,英格兰也不打长传冲吊了。这是没有个人风格的时代,②。韩非子有句话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竞争越充分,个人风格和绝招就越没用。今天的球星想出人头地,靠的是天赋、科学训练和③

5.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高扬的类似兰花的香味,常见的兰花香有两种风格,如其中一种风格比较尖锐,香气霸,具有很强的冲力,刚性十足,令人印象极深,普遍被茶友作为衡量产品是否高档的基准。

  1. (1)     怎样品鉴铁观音,概括其要点,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你写一段品茶的文字,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80字左右。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18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2017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图书阅读率为58.9%,较2016年的58.8%上升了0.1个百分点。超过半数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热衷微信阅读,而这也导致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越来越低。

    (摘编自2018年4月20日《广西日报》)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1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10年间变化)                     (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

    (摘编自(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材料三:

    数字化阅读,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载体不是平面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一言蔽之:数字化阅读=浏览,阅读=纸质媒体阅读,而浏览≠阅读。

    如今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善莫大焉。但问题是,数字化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排在实体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单,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各类成功学和养生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再看数字阅读平台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幻和惊悚小说。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发挥培养阅读习惯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摘编自张磊《数字阅读是不是纸质阅读的敌人?》)

    材料四:

    在新零售时代来临之前,实体书店经历过图书电商崛起、数字阅读热潮、折扣战比拼等多次危机,曾一度陷入“寒冬期”,民营书店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而当下,实体书店回暖似乎成为一股潮流。在北京,24小时不打烊的三联韬奋书店进驻三里屯。在四川,当地将实体书店纳入公益性文化设施加以建设。2016年6月,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颁布,在政策引导下各大城市书店数量显著增长。

    此外,潮流背后还有商业资本的身影——据央视财经频道调查,各地购物中心给予书店的租金价格普遍为商业业态的50%,有的甚至为10%到20%,购物中心的商业、金融资本让利于实体书店,是看好实体书店的引流效应,目的是共同抗击新零售业态带来的冲击。

    “新零售”和“可持续发展”,正是抓到了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行业的痛点。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全面、持续、深入拥抱互联网时代,对书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重塑业态结构,是实体书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如今越来越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自我提升的新中产阶级崛起,新零售顺应了大众从价格消费时代向价值消费时代全面转型的消费升级。以书籍为例,相较于价格,他们更在意质量、服务以及相应的附加价值,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摘编自《新零售时代,实体书店如何探路未来?》)

  1. (1) 对“数字化阅读”和“新零售”的理解,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 . 数字化阅读因阅读内容的数字化、图书载体的电子化,阅读方式的便捷化,比纸质阅读更有利于促进深度阅读。 B . 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数字化阅读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已让人们养成了新的阅读习惯。 C . 新零售依托互联网,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商品生产、流通、销售升级改造,对线上、线下及物流进行深度融合。 D . 新零售利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大数据减少成本,从而降低了商品价格,符合如今人们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理念。
  2.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数字化阅读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但出现了图书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B . 网民上网以社交娱乐生活为主,数字阅读其实并没有让人们真正喜欢上阅读。 C . 当下人们的阅读心态功利化,手机成为阅读的主要载体,微信阅读成为新宠。 D . 实体书店的发展,曾一度陷入“寒冬期”,这和新零售时代的冲击有很大关系。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和对国民阅读引导的方法。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木质的村庄

王芸

    ①潮流而上,大致可以发现,木质的多寡,是判断村庄古老程度的一种标尺,也决定着一座村庄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

    ②南方的传统村庄,多木。木的包容、温和质感,渗透于宅屋的角角落落。我喜欢这样的村庄,除了天然的草本木本植物四处见缝生长,数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栖息在村头村尾、桥边河沿,还有一座座进去就能感觉清凉与妥帖的老宅。

    ③村中那些老树,巨枝虬结在半空中,如巨大的手掌托住了流转不定的时光。树下,总有一群群不知疲累的孩子玩耍着,捉迷藏、抓蚯蚓、滚泥球、抓沙包……他们一茬接一茬地长大,老去,最终消匿了身影。而树还在那里,成为村庄不离不弃的陪伴。

    ④有了这些树,再寡静人稀的村庄,也有了安慰。在江西宜丰采风时,去过一个叫坪上的古村。绕村半壁的石垒古墙上,散布着数十棵八百至千岁的古树,大多为樟树,看起来三四人方可伸臂合围,还有生长极缓慢的石楠和罗汉松,腰身紧致。它们与村庄的年岁相仿,一路绵延成环抱的姿态,护卫着这个村庄。村民出门抬头便见它们的身影,一年四季被它们荫庇。它们仿佛一条隐秘的时光通道,连接着村庄的源头。

    ⑤盛夏,慕名至婺源,随古村落立档调查人员走访古村。同行的当地女子有个男儿气的名字,显峰。她家在一个尚未被旅游开发的古村,村内老宅不少。她家的宅子建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族谱上可查找到源头。在这些上百年的老宅里,每一年都有木质的部件在悄悄地裂变、腐烂、风化,在眼睛看不见的地方,直到坍塌碎裂才被惊觉。

    ⑥每走进一处老宅,当我们留意着那些难以复制的精美细节时,显峰却专注于询问房主如何保全,如何维修,如何保持品质地仿旧。她与古宅是一体的,即使她已经搬进县城,住进水泥楼房多年,只在年假时偶尔回一趟老宅,但她与老宅有过相同的呼吸节奏,成长的记忆渗透着被老宅过滤的光线的质感,生活习惯也延续着对老宅的迁就与贴合。无论离开多久,她对老宅始终怀有亲人般的牵挂和担忧。与我们说起老宅,她的语气里有些许骄傲,也似连缀着无声的叹息。那是时光的馈赠,也是无法挽留的遗憾。无法,却又拼力想去挽留。

    ⑦在虹关村,詹姓老人正在翻修老宅。三米长的横梁是精挑细选的好木,前一日进屋时,因为老宅低调的门脸、高耸的板壁、紧凑的结构,木匠师傅们想了很多种办法。此时,它安卧在老宅正中,比周遭的木色都新、都亮,却有一股安妥的气息。似乎有它稳稳地坐镇一方,这满屋的狼藉躁动之气,都不足为虑了。不远的天井一角,堆放着比人高的沙土、瓦当,瓦当是从老宅屋顶上揭下的,有着让今天的匠人称羡的结实质地。梁的下方,几位木匠师傅正在赶活儿。进门的一侧厢房里,也有木匠师傅在忙,木屑散布在老人稀疏的头发、圆眼镜片和脸颊、鼻端。他端举着一张被木屑粉尘“装饰”的脸,好奇地探出头来打量我们。

    ⑧在上海工作退休的詹老,对这座老宅念念不忘,对这座古村也是。街头巷尾的粉墙上,都能看到墨色涂写的巷名,这都是他的作为。他乐之不疲地将时光打发在这些事情上,全然出于自觉自愿,似乎想在老年一气偿还远离古村的那些时光。

    ⑨也是在虹关村,我们路过一处只剩支离骨架的老宅,颓败的脏腑隐没在半人高的草木中。野草恣肆地横逸斜出,疯狂滋长,改写了老宅原本封闭自洁的空间。已经没有门扉的木框上,挺立的杂草丛中,悬有一枚蓝色簇新的门牌:“浙源乡虹关村100”。新与旧,如此突兀地组配在一起,颇为触目惊心。不知这老宅是无人居住而自行毁败的,还是主人主动地放弃,在他处改建了新宅。

    ⑩在古村,你会不断地与呈现颓态的老宅相遇。颓而不败的它们,支撑着骨架,挺立在同样古老的街巷与树影中。你也会不断地与形态如旧但质地簇新的新屋相遇。人们改善生活空间、生活质地的渴望,是无法阻挡的。老宅的好,老宅的亲,老宅的贵,老宅的不可复得,只能在懂得、体恤、珍惜它的人那里,才能得以保全并延续。

    ⑪也有老宅被移植。人挪活,树挪死,那么老宅呢?它们被从埋入土中的基础上挖掘而出,远离了自己植根多年的村庄,整体标记后迁至新地,再按标记组装起来。移植者,多是承包了某一村落旅游业的投资者。他们出于打造景区的目的,将一座古村的村民迁空后,再填置进一些移植来的老宅。看起来整个村落的古宅生态更加丰美,可被抽空的村庄,还能葆有多少本真的活泼泼的生气?

    ⑫那些老宅在被移植的过程中,也被修复。朽败的骨架,用水泥框架支撑。门头檐角,借用日益高端的修旧如旧的技术,老的与新的、真的与假的,混淆一体,看起来面目无异,可气息不对。那种走进老宅可以闻见的,从老宅骨子里、木缝中散发出的天然木香,被生硬粗暴的水泥气取代。我静静地望着这些被拆骨又接骨的老宅,在夜深人静时发出压抑的呻吟,在体内留下反复发作的伤痛。这些,都只有老宅来默默地承受了。

    ⑬颓败的老宅与簇新的门牌,存留在相机里,那一点亮蓝和一片深暗的木色之上,有挺立的生气勃勃的草茎。在按下快门的一刻,我记得有风吹过,轻轻摇动它们。这一切构成了某一时刻的记忆,留于感觉,留于影像,留于文字。但,这不是完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2. (2)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①它们与村庄的年岁相仿,一路绵延成环抱的姿态,护卫着这个村庄。

    ②也是在虹关村,我们路过一处只剩支离骨架的老宅,颓败的脏腑隐没在半人高的草木中。

  3. (3) 本文着重记叙了显峰和詹姓老人两个人物,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 (4) 第⑫段“被移植的老宅”为什么会“发出压抑的呻吟”,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

义田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生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只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赢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鸣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已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注释】①义田:指官府建立以其收入救济灾民的田产。②齐侯:指齐景公。齐是侯爵,所以称它的国君为侯。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置负郭常之田千亩               稔:庄稼成熟,丰收 B . 昔晏平仲车赢马                 敝: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C . 稍之充                         廪:粮仓 D . 操壶瓢为沟中者                 瘠:通“胔”,指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养济群族之人               常身翼蔽沛公 B . 而时共出纳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C . 贫终其身                   弃甲曳兵 D . 是皆公之罪人               师道之不传久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范文正公在没有显贵发达的时候就有了施与贫者贤者的愿望,但很多年之后才能付诸实践,他的后世子孙也继承了他的志向,继续经营义田。 B . 文章先叙后议,层次清晰的叙述写出了范仲淹的仁心与无私,纵横捭阖的议论极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在引古叹今的大开合中波澜起伏。 C . 文章善用反衬来刻画人物,以晏子之行反衬范仲淹,以达官显贵“享万钟禄”与范仲淹“贫终其身”构成对比,以此突出范文正公的贤能和义行。 D . 作者通过选取范仲淹设置义田悉心尽力一事,以小见大,既彰显了事件的意义,更赞美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族之聚者九十只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②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选自(论语·里仁篇》)

    君子战虽有陈 , 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

(选自《墨子》)

【注释】①陈:阵法。②丰:繁盛。

  1. (1) 简括儒家与墨家关于“君子”的行为准则。

    儒家:

    墨家:

  2. (2) 对于“君子”之道,你欣赏儒家的还是墨家的?请作简要评析。
10.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鹊踏枝

宋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①,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①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1. (1) “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中的燕子、落絮、红杏、清明雨、莺等意象,表达了之情。
  2. (2) 词的上阕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赏析。